雨是突然落下来的。
沈知意站在便利店门口,手里攥着一把湿透的伞,发梢滴水,顺着脖颈滑进衣领。冷得她微微一颤。
手机震动了三下。
她低头,锁屏上跳出一条微信提示:「在吗?」
发信人:程叙。
她盯着那两个字,像盯着一场旧火复燃的灰烬。指尖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没有点开。
五年前,也是这样的雨夜。她最后一次见他,在机场安检口,他穿着深灰风衣,背影笔直,头也不回地走进登机通道。没有告别,没有解释,只有一条凌晨两点发来的消息:「我走了,别找我。」
她等了三个月。拉黑、解封、再拉黑,像一场自我凌迟。
后来听说他去了冰岛,做极光摄影师,彻底消失在朋友圈。有人说他有了新女友,有人说他病了,还有人说,他只是不想再面对她。
而她,成了市图书馆最年轻的古籍修复师,日复一日地修补泛黄的纸页,把破碎的字迹一点点拼回原样。
就像,试图修复一段早已断裂的关系。
可现在——他回来了?
她深吸一口气,手指滑动,点进对话框。
聊天记录空空如也。
她愣住。
不是拉黑后恢复的那种空白,而是……系统提示:「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你还不是他好友。」
她明明没删他。
除非——是他先删的。
心口猛地一缩。
她翻通讯录,找到那个标注为“C”的号码,拨了出去。
嘟——
“您好,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她怔住。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屋檐,像无数细碎的责问。
她转身走进便利店,买了一瓶温水,坐在窗边长椅上,打开相册。
翻到五年前最后一张合照:他们在京都的樱花树下,她笑得眼睛弯成月牙,他低头看着她,眼神温柔得像能化雪。
照片右下角,时间戳是2019年4月5日,16:27。
她忽然注意到一件事——
那天下着雨。
可照片里,樱花纷飞,天光晴好。
她猛地坐直。
不对劲。
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天京都暴雨,他们被困在神社屋檐下,撑着一把伞,等雨停。根本没拍过这张照片。
她放大图片,细节浮现:花瓣飘落的方向与风向不符,光影过渡生硬,连她耳垂上的珍珠耳钉,也不是那天戴的那对。
这是一张P图。
她心跳加速。
翻遍相册,她发现更多异常——
三年前她生日那天,她记得自己独自在家煮面,朋友圈却有一张她和程叙在海边看日落的照片;
两年前她母亲葬礼上,她哭到脱力,可相册里竟有一张她笑着靠在程叙肩上的合影,背景是墓园松林。
全是假的。
她颤抖着手指,点开“最近删除”,恢复了几张被自动清理的旧图。
其中一张,让她瞳孔骤缩。
那是她卧室的角落,镜头对准她的床头柜。柜子上放着一本翻开的日记,纸页泛黄,字迹熟悉——
是她的笔迹。
但内容,她从未写过。
上面写着:
2023.12.17
他又发来消息了。
我还是没回。
可我在备忘录里,偷偷写下了“晚安”。
像五年前一样。
明明删了他,可心还在替我惦记。
她猛地合上手机。
冷汗顺着脊背流下。
谁拍的?谁上传的?谁在监视她?
她冲出便利店,雨水瞬间打湿全身。她拦了辆出租车,报了住址。
车行至半路,司机忽然开口:“姑娘,你是不是最近老做噩梦?”
她一惊:“你怎么知道?”
司机从后视镜看了她一眼:“你刚才上车时,一直摸左手腕。”
她低头。
手腕内侧,有一道淡粉色的疤痕,细长,像被什么割过。
她不记得是怎么来的。
回到家,她翻箱倒柜,终于在床底找到一个铁盒。
盒子里,是一本真正的日记。
她颤抖着翻开。
第一页写着:
2019.4.6
他走了。
我割了手腕。
血流了很多,但没死成。
医生说,我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建议记录每天的真实经历。
可我记不清了。
记忆像被谁剪碎了,拼不回去。
她继续翻。
2019.4.8
我梦见他回来了。
我们在图书馆,他站在我身后,呼吸落在我颈边。
醒来发现,枕头上全是泪。
可日记说,那天我去了超市买菜。
我……到底活在哪一天?
她翻到最近一页。
2024.3.15
今天,我删了他的微信。
可凌晨两点,我醒了。
手机亮着。
备忘录里,多了一条新记录:
“晚安,知意。”
不是我的字。
是他的。
她猛地抬头。
房间安静得可怕。
她打开手机备忘录。
最新一条,赫然在列:
晚安,知意。
——程叙
发布时间:今天凌晨2:17
她没睡着的时候,谁替他发的?
她颤抖着点开备忘录设置,查看设备同步记录。
iCloud账号:chengxu_1988@icloud.com
最后同步时间:2024年3月15日 02:17
设备:iPhone 14 Pro Max(序列号:F2LN……)
她认得这个序列号。
那是她五年前送他的生日礼物。
她冲到电脑前,登录iCloud官网,输入账号。
需要验证码。
她点“找回密码”,系统提示:
“该账号已绑定手机号:138****1988”
她愣住。
那个号码,是她的旧号,三年前停用了。
可为什么,程叙的iCloud,会绑定她的手机号?
她忽然想起什么,翻出身份证。
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1996年8月3日
可她记得,小时候妈妈说过——她原本的生日是1996年12月17日。
后来不知为何,改了。
她浑身发冷。
打开浏览器,搜索“程叙 冰岛 极光摄影师”。
结果寥寥无几。
只有一条三年前的新闻:
《冰岛失踪华人男子确认身份,系前神经科医生程叙》
据冰岛警方通报,一名在极光观测站附近失踪的华人男子遗体已被找到。
经DNA比对,确认为原京都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医生程叙,年仅32岁。
据同事称,程叙因研究“记忆重构”项目遭学术质疑,精神受创,独自前往冰岛寻求自我放逐。
其随身笔记本中,多次提及一名女性患者:“她忘了我,但我不能忘了她。”
目前,其研究成果尚未公开。
她盯着屏幕,呼吸停滞。
程叙……死了?
那微信是谁发的?备忘录是谁更新的?那些假照片,是谁P的?
她忽然想起——程叙的研究方向,是记忆植入与情感唤醒。
他曾告诉她:“人的记忆,90%都是重构的。我们以为记得的事,其实只是大脑拼凑的幻觉。”
她猛地翻开日记最后一页。
2024.3.14
我开始怀疑,我不是沈知意。
我是他的实验品。
他把我记忆打碎,植入虚假情节,让我以为我们相爱过。
可真正的沈知意,早在五年前就死了。
我只是他造出来的“她”。
如果这是真的……
那“我”是谁?
她合上日记,瘫坐在地。
窗外,雨声渐歇。
手机忽然亮起。
微信弹出一条新消息:
「知意,我回来了。」
发信人:程叙。
她盯着那条消息,手指发抖。
下一秒,手机自动跳转到备忘录,新建一条:
晚安,知意。
明天见。
她抬头看向镜子。
镜中的女人,脸色苍白,眼神空洞。
可嘴角,却缓缓扬起一抹笑——
不是她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