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宫探:死神秀女不好惹
本书标签: 古代  古装探案言情小说  古风 

第三十五章 金殿请旨允查案,卷宗室里斗嘴忙

宫探:死神秀女不好惹

太和殿的龙涎香还没散,王尚书就急匆匆地再次求见。他石青色的官袍沾着赶路的尘土,鬓角汗湿,对着龙椅上的祁连砚躬身行礼时,声音都带着点急促:“陛下,刑部卷宗室出了命案,张主事被杀,死状蹊跷,还牵扯到漕运贪墨,臣恳请陛下恩准,让梅良玉姑娘协助查案!”

祁连砚正翻着奏折,玄色龙袍的袖口轻轻扫过纸面,闻言抬眸,深邃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探究:“哦?连你都搞不定?还要让一个后宫女官插手刑部的事?”

“非臣无能!”王尚书赶紧解释,“张主事手里握着漕运贪墨的关键证据,凶手杀人灭口,现场没留下任何线索。梅姑娘心思缜密,屡破奇案,说不定能从蛛丝马迹里找出破绽。而且此案若真与漕运有关,怕是牵扯甚广,多个人手,多份把握!”

祁连砚沉默片刻,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殿内的空气都跟着紧绷。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准了。传朕旨意,梅良玉暂调刑部协助查案,期间可调用刑部衙役,但若敢越权行事,朕绝不轻饶。”

“谢陛下!”王尚书松了口气,躬身退下,脚步都轻快了几分——有梅良玉在,这案子总算有了点盼头。

而此时的刑部衙门外,梅良玉正对着朱红大门叹气。她穿着月白色的女官服,领口的团花纹被风吹得微微晃动,春喜和双夏跟在身后,一个背着装点心的包袱,一个攥着帕子,活像要去赴鸿门宴。

“姑娘,咱们真要进去啊?”春喜小声问,“听说刑部的人都可凶了,尤其是那个李修主事……”

“凶什么?他还能吃了我?”梅良玉挺直腰板,心里却吐槽:【吃倒是不会吃,就是会跟我抬杠,比我娘念叨我还烦。】

刚进衙署,就见李修穿着宝蓝色的主事袍,双手抱胸站在廊下,脸色臭得像刚吃了黄连。看到梅良玉,他鼻子里哼了一声:“梅姑娘倒是来得快,怎么?后宫的案子查完了,又来刑部抢功劳?”

“抢功劳?”梅良玉挑眉,水绿色的裙摆(她换了身方便行动的襦裙)扫过石阶,“李主事要是有本事破案,也不用劳烦王大人去宫里请我了。怎么?查了半天,连凶手是男是女都没头绪?”

“你!”李修气得脸通红,宝蓝色的官袍都跟着晃了晃,“我只是没找到关键线索,不像某些人,只会捡现成的!”

“行了!”王尚书的声音从里屋传来,他刚从宫里回来,石青色的官袍还没来得及换,看到两人又在斗嘴,眉头皱成了疙瘩,“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张主事的尸体还在卷宗室,漕运的案子牵扯到多少人的身家性命,你们当这是儿戏?”

李修悻悻地闭了嘴,却还是梗着脖子,眼神里满是不服气。梅良玉也收敛了笑意,跟着王尚书往卷宗室走——她知道,这次的案子,比后宫那些宅斗案要复杂得多。

卷宗室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旧纸张的霉味,让人闻着就不舒服。烛火摇曳,映得满墙的卷宗影子忽明忽暗,像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人。张主事的尸体已经被抬到了角落的木板上,从六品的青色官袍胸口处,插着一支狼毫毛笔,笔尖的墨汁混着鲜血,在衣料上晕开一大片暗沉的痕迹。

“姑娘,您小心脚下。”春喜扶着梅良玉,眼神躲闪着不敢看尸体,双夏则强装镇定,帮着衙役整理散落在地上的卷宗。

梅良玉蹲下身,避开地上的血迹,仔细查看那支毛笔——笔杆是普通的紫竹,却在靠近笔尖的地方,刻着一个极小的“漕”字,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她又翻了翻张主事手里攥着的半截文书,上面的“漕运”二字写得格外用力,墨迹都透了纸背,旁边还有几个模糊的数字,像是银钱的数目。

“王大人,”梅良玉站起身,指着毛笔上的“漕”字,“这支笔不是张主事的吧?我看他桌上的笔,笔杆都是檀木的,而且没有刻字。”

王尚书凑过来一看,点头道:“没错!张主事最讲究笔墨,用的都是上好的檀木笔,这支紫竹笔,定是凶手带来的!”

李修也走了过来,看到笔杆上的“漕”字,眉头皱得更紧:“难道凶手是漕运的人?可漕运的人怎么会进得了刑部的卷宗室?”

“这就是关键了。”梅良玉拿起那半截文书,对着烛火仔细看,“文书上的数字,像是每月的账目,张主事应该是发现了漕运每月都有一笔不明支出,想上报,结果被人杀了灭口。”

她顿了顿,又吐槽道:“就是你们这查案工具也太简陋了,连个放大镜都没有,看个小字费死劲了——要是有我娘缝衣服的顶针,说不定还能放大点。”

李修忍不住反驳:“胡说八道!查案靠的是脑子,不是什么放大镜!”

“哦?那李主事靠脑子想出什么了吗?”梅良玉挑眉,“是想出凶手怎么进来的,还是想出那笔不明支出去哪了?”

“你!”李修又要发作,被王尚书一眼瞪了回去。

“都闭嘴!”王尚书的声音带着威严,“梅姑娘,你继续查,有什么发现随时说。李修,你去查漕运的账目,看看最近有没有异常的支出。”

两人都应了声,李修狠狠瞪了梅良玉一眼,转身走了——他可不想再跟这个牙尖嘴利的女人待在一起,免得气出病来。

梅良玉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跟王尚书小声吐槽:“大人,您这下属,脾气比我家隔壁的老母鸡还大,一点就炸。”

王尚书被她逗笑了,板着的脸也缓和了些:“他就是嘴硬心软,人不坏。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梅良玉点点头,又蹲下身,在张主事的桌案上翻找起来。桌案上堆满了卷宗,大多是关于漕运的,其中一本卷宗的封皮上,沾着点淡褐色的粉末,和她之前在兰才人案里见过的松香有点像,但又更细腻些。

“春喜,拿张纸来。”梅良玉把粉末刮下来,放在纸上,对着烛火看,“这粉末……像是船板上用的桐油灰,用来补船缝的。漕运的人,经常会接触到这个。”

双夏凑过来看:“姑娘,您连这个都认识?”

“以前在书上看的。”梅良玉随口胡诌,心里却在想:【还好穿越前看了不少纪录片,不然连桐油灰都不认识,岂不是要露馅?】

王尚书走过来,看着纸上的粉末,脸色凝重:“这么说,凶手不仅是漕运的人,还很可能经常上船,对漕运的情况了如指掌。”

梅良玉点头,又翻到一本夹在卷宗里的纸条,上面写着“三更,西市码头,老地方见”,没有署名,也没有日期,但纸条的边缘有些潮湿,像是刚被人摸过。

“三更,西市码头?”梅良玉眼睛一亮,“说不定张主事死前,跟凶手约好了在西市码头见面,结果被凶手提前在这里杀了!”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月白色的襦裙上沾了点墨渍,却毫不在意:“王大人,我想去西市码头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好!”王尚书点头,“我让李修跟你一起去,他熟悉京城的地形。”

梅良玉:“……” 【能不能换个人啊!跟他一起去,怕是没找到线索,先吵起来了!】

可她也知道,王尚书是好意,只能硬着头皮答应:“行吧,不过得约法三章,他不许跟我抬杠,不许抢我找线索,更不许在我查案的时候叽叽歪歪。”

王尚书笑着答应:“没问题,我去跟他说。”

走出卷宗室,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刑部衙署的灯笼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照在青石板路上,映得人影忽长忽短。春喜递过来一块糖糕:“姑娘,先垫垫肚子,一会儿去西市码头,说不定要走很久。”

梅良玉接过糖糕,咬了一大口,甜意瞬间驱散了刚才的烦躁:“还是春喜贴心。双夏,你跟我去西市码头,春喜留在这里,帮着整理张主事的卷宗,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

“是!”双夏兴奋地答应,终于能跟姑娘一起去查案了,比听戏文还带劲。

不一会儿,李修就走了过来,宝蓝色的主事袍外面套了件黑色的披风,脸色依旧不太好:“走吧,别耽误时间。”

梅良玉白了他一眼,率先往前走:“急什么?查案讲究的是细心,不是速度——你要是走太快,漏了线索,可别赖我。”

李修哼了一声,跟在她身后,却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

夜色渐浓,京城的街道上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夜的打更人敲着梆子,声音悠远。梅良玉和李修一前一后地走着,双夏跟在中间,手里提着个小灯笼,光晕不大,却照亮了前方的路。

“我说,”梅良玉突然开口,“你是不是其实挺佩服我的?就是不好意思说?”

李修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谁佩服你!我只是觉得你运气好!”

“运气好也是本事啊。”梅良玉笑得得意,“再说,你要是不佩服我,怎么会乖乖跟我去西市码头?”

李修:“……” 他决定闭嘴,跟这个女人说话,只会让自己更生气。

梅良玉看着他气鼓鼓的背影,忍不住笑了——其实李修也不算坏,就是傲娇了点。要是他能改改这脾气,说不定还能当个不错的搭档。

西市码头的方向越来越近,隐约能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梅良玉握紧了手里的纸条,心里盘算着:【希望这次能找到有用的线索,别再像上次那样,被“演技派”骗了。不然,别说查漕运的案子,我这七品女官的乌纱帽,怕是都保不住了!】

夜风拂过,带着河水的湿气,吹得她的裙摆轻轻晃动。远处的西市码头一片漆黑,只有几盏渔火在水面上闪烁,像一双双等待猎物的眼睛。梅良玉深吸一口气,加快了脚步——她知道,前面等着她的,不仅是可能的线索,还有更深更复杂的谜团。

但那又怎样?她可是梅良玉,自带“探案光环”,还怕破不了案?

【大不了,查完案让王大人请我吃红烧肉!】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脚步也轻快了不少。

上一章 第三十四章 金殿求官护家人,刑部惨案再上门 宫探:死神秀女不好惹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夜访疑凶陷险境,傲娇主事护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