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荷开砚月时
本书标签: 古代  1V1  双男主   

雪亭温酒

荷开砚月时

立冬前的第一场薄雪落下来时,莲池的水面结了层浅冰,枯荷梗斜斜戳在冰面上,像幅被冻住的墨画。苏枕月裹着厚棉袍,怀里揣着温好的米酒,踩着积雪往石亭跑,棉鞋踩在雪上“咯吱”响,惊得池边的麻雀扑棱着翅膀,抖落满身雪粒。

“先生!”他在亭口呵出白气,扬起纯真的笑脸望着沈砚秋,两个小梨涡可爱的紧。见沈砚秋正俯身拂去石桌上的雪,月白长衫沾了细碎的雪沫,倒比池中的冰更显清透。沈砚秋回头时,清冷的眉眼瞬间软下来,伸手接过他怀里的酒壶,指尖触到温热的壶身,又替他拢了拢歪掉的棉帽:“雪天路滑,怎的不慢些走?”

苏枕月笑着钻进亭内,从袖中掏出油纸包,里面是母亲刚炸好的藕夹,还冒着热气:“知道先生爱食藕,特意让母亲多做了些,就着热酒吃,暖得很。”他掰了块藕夹递过去,油香混着藕的清甜漫开,沈砚秋接过时,指腹擦过他的指尖,触到一片温热——少年总把暖的东西先递给他,自己的手却冻得发红。

两人相对而坐,酒壶搁在石桌上,热气顺着壶口往上冒,在冷空气中凝出白霜。沈砚秋抿了口米酒,暖意从喉咙滑到心口,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苏家夫妇用温酒给他擦伤口,也是这样的暖。他望着苏枕月吃得鼓起来的腮帮子,像只揣了食的小松鼠,忍不住伸手替他拂去唇角的碎屑:“慢些吃,没人跟你抢。”

“先生,您看那残荷。”苏枕月忽然指着池面,雪落在枯荷上,像给墨色的梗裹了层银,“虽枯了,却比夏天的荷更有劲儿,像先生写的字,藏着韧气。”沈砚秋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忽然从袖中取出支竹笛,笛身泛着旧色,是他离乡时带的旧物:“给你吹支曲吧,从前在江南,雪夜常吹这个。”

笛声漫出石亭时,雪落得更轻了。调子清润,混着雪粒落在残荷上的“簌簌”声,竟比春日的荷香更让人安心。苏枕月托着腮听着,目光黏在沈砚秋执笛的手上——指节分明,笛身在他指间转动时,带着种说不出的温柔。他忽然想起前日整理书房,翻出先生夹在《爱莲说》里的纸条,上面写着“枕月今日读诗又走神”,字迹清劲,末尾却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荷。

笛声停时,沈砚秋见他盯着自己的手发呆,耳尖泛了红,慌忙把笛收进袖中:“怎的又走神?”苏枕月猛地回神,伸手抓过他的手,触到指腹的薄茧——那是握笔、吹笛留下的痕,却比任何暖炉都让人安心:“先生的手怎的还是凉?我给您暖暖。”说着便把他的手揣进自己棉袍的衣襟里,用体温裹着。

沈砚秋的指尖触到少年温热的肌肤,心口猛地一颤,却没抽回手,只望着他泛红的耳尖,轻声道:“枕月长大了,会疼人了。”苏枕月抬头,撞进他眼底的柔波,里面映着满池的残荷、亭外的雪,还有他自己的影子,忽然觉得,这雪天的石亭,比任何地方都暖——有热酒,有藕夹,有先生的笛声,还有藏在掌心的温。

雪渐渐停了,日头透过云隙洒下来,落在冰面上,映出细碎的光。苏枕月把最后块藕夹递到沈砚秋嘴边,轻声道:“先生,明年夏天,我们还来这里好不好?看新荷开花,听您吹笛,再吃母亲做的藕夹。”沈砚秋张口接住,清甜的滋味漫开,混着少年指尖的温度,轻声应道:“好,岁岁都来。”

风又起时,残荷在冰面上轻轻晃,笛声的余韵还绕在亭间。两人并肩坐着,手揣在同个衣襟里,望着池面的雪光,都没说话,却觉这立冬的雪日,比暮春的雨、深秋的荷,都更让人记挂——因为身边有彼此,所以再冷的天,也成了暖的时光。

未完待续……

宝宝们请保持催更状态哦~多多点赞评论关注收藏谢谢大家~૮₍˃̶ꇴ˂̶₎ა

我30号就是明天要开学了,以后只能周末更新了૮₍ɵ̷﹏ɵ̷̥̥᷅₎ა我不想上学

上一章 荷畔课读动心弦 荷开砚月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