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东大图书馆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月假装专注于眼前的《刑法总论》,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斜前方的身影——诺亚正低头翻看着一本封面泛黄的旧书,浅灰色的连帽衫袖口随意地挽着,露出手腕上那截醒目的红绳。
这是连续第五天,诺亚出现在图书馆,并且始终保持着“可视”状态。他会和借阅台的管理员轻声交谈,会在自动贩卖机前停留,甚至会对经过的学生点头示意。这些举动看似平常,却精准地落在了L布下的监控网里。
“他又在那边了。”L的秘密基地中,少年指尖轻点屏幕,画面瞬间拉近,定格在诺亚翻动书页的动作上。屏幕右下角的数据显示着时间、地点以及与月的直线距离——2.7米,这个距离连续三天没有超过三米。
渡推了推眼镜:“根据监控记录,他每天都会在月进入图书馆后十分钟内出现,离开时间则总是晚于月五分钟。这种规律性的同步,绝非偶然。”
L咬了一口巧克力,眼神锐利如鹰:“更关键的是,他的身份。”屏幕上弹出一行红色警告——“诺亚,身份不明,无户籍、学籍记录,社会关系空白,首次出现时间与基拉案件爆发时间高度吻合。”
“一个查无此人的人,却持续出现在重点嫌疑人夜神月的活动范围内。”L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渡,你觉得他会是什么人?”
“基拉的同伙。”渡毫不犹豫地回答,“负责为月传递信息,或者观察周围环境,协助他避开监控。”
“很合理的推测。”L点头,屏幕上切换出月与诺亚在图书馆短暂交谈的画面——两人隔着两张桌子,说话声音极低,肢体语言克制,看上去更像偶然的寒暄。“但他们的交流太谨慎了,谨慎得像在刻意避开什么。如果是同伙,没必要保持这种刻意的距离。”
他顿了顿,调出图书馆的人流热力图:“而且,他只在图书馆出现,活动范围严格限定在月的视线可及之处,从不涉足监控盲区。这更像是……在故意让我们看到他的存在,同时又不留下任何实质性的证据。”
“那我们该怎么办?”渡问。
“同步监视。”L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既然他们形影不离,就把监控资源一分为二,一半盯着月,一半盯着他。记录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眼神交汇,甚至是无意识的肢体反应。我要知道,当月在记录‘罪犯’信息时,他在做什么;当新闻播报心脏麻痹事件时,他的表情有何变化。”
指令迅速传达至负责监控的探员。从当天下午开始,两组人马分别聚焦于月和诺亚,数据流如潮水般涌入L的数据库:
14:32,月翻动书页的频率加快,指尖在某一页停留超过十秒——此时,财经新闻正在播报某企业高管涉嫌挪用公款的消息。
14:35,诺亚起身走向贩卖机,投币时抬头看了一眼月的方向,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0.5度。
14:40,月取出手机看时间,屏幕亮起的瞬间,诺亚恰好低头合上书,动作衔接精准得像经过排练。
这些细碎的信息被L逐一标记、分析,最终在屏幕上形成一条清晰的关联线——两人之间存在某种隐秘的默契,这种默契绝非普通的“偶然相识”所能解释。
当天傍晚,夜神总一郎接到了L的电话。
“夜神局长,”L的电子合成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请你确认,夜神月是否向你提起过‘诺亚’的更多信息?比如他的职业、住址,或者交谈的具体内容。”
总一郎握着电话的手微微收紧,他看向正在厨房帮忙的儿子,声音压得很低:“月只说见过几次,没深聊。L,你怀疑……这个人是基拉的同伙?”
“可能性极大。”L的回答简洁而肯定,“一个身份不明、行为诡异且与月高度同步的人,必须纳入重点怀疑对象。从明天起,警方将对两人实施同步监视,包括图书馆外的活动轨迹。”
挂了电话,总一郎的心情格外沉重。他看着月的背影,那个从小引以为傲的儿子,此刻却被两个“嫌疑”缠身——一个是基拉,一个是身份不明的“同伙”。
晚饭时,总一郎状似无意地提起:“月,今天警方在图书馆附近加强了巡逻,说是为了防范基拉的潜在威胁。你最近尽量早点回家。”
月夹菜的动作顿了顿,随即自然地回答:“知道了爸。对了,今天好像看到有警察在跟一个穿浅灰连帽衫的人,是在查什么案子吗?”
总一郎的心猛地一沉。月果然注意到了监控,甚至主动提起诺亚,这更印证了L的猜测——他们之间一定有关联。
“不清楚。”总一郎尽量让语气显得平淡,“可能是在查别的案子吧。”
月没有再追问,低头安静地吃饭,心里却已一片清明。L果然把诺亚列为了“同伙”,同步监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很可能会有更直接的试探。
回到房间,月刚关上门,就看到诺亚靠在书架上,手里转着一支笔。
“看来L把你当成我的‘帮凶’了。”月的语气带着一丝嘲讽。
“‘帮凶’?”诺亚笑了笑,棕色的眼眸里闪过一丝玩味,“这个定位可比‘死神’安全多了。至少他现在不会往超自然的方向联想。”
“但同步监视意味着我们的任何互动都会被放大分析。”月皱眉,“一旦被抓到传递信息的证据,我们都会被锁定。”
“所以?”诺亚挑眉,“你要和我划清界限?”
月没有回答。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闪烁的警灯——L的网已经收紧,而诺亚这个“意外变量”的存在,让原本就艰难的处境更加危险。
琉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要不干脆让他消失?用死亡笔记……”
“不行。”月立刻打断,“现在杀他,等于不打自招。L正等着我们露出破绽。”
诺亚看着月紧绷的侧脸,忽然笑了:“放心,我比你更擅长躲监控。倒是你,”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提醒,“L很可能会安排‘意外事件’来测试我们的关系。比如让你陷入某个小麻烦,看我会不会出手。”
月的瞳孔微缩。这正是他担心的。L最擅长用这种看似无意的试探,撕开对方的伪装。
“我知道该怎么做。”月的声音冷了下来,“从现在起,我们在图书馆保持距离,不交谈,不对视,就当是完全陌生的两个人。”
诺亚摊了摊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随你。反正对我来说,看戏就够了。”
他转身走向阴影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月看着他消失的方向,握紧了拳头。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警灯的光芒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一张不断收紧的网。月知道,从明天起,他不仅要隐藏自己的秘密,还要时刻提防那个“疑似同伙”的存在带来的风险。
而在L的秘密基地里,少年正盯着屏幕上并排显示的月与诺亚的监控画面,嘴角勾起一抹期待的笑。同步监视只是开始,他要的不是捕捉“同伙”的证据,而是通过两人的互动模式,反推基拉的思维逻辑。
这场围绕着“关联”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而那个身份不明的诺亚,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不仅激起了怀疑的涟漪,更让原本清晰的线索,变得愈发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