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暮雪旧灯(民国)
本书标签: 幻想  民国 

旧灯长明

暮雪旧灯(民国)

腊月三十,傍晚。

山城西南的冰河已彻底开冻,碎冰在夕阳里闪着细碎的金光。

姜晚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桥,从游击区土屋走向河岸那株歪脖子老槐树。

树上,挂着一盏旧宫灯。

灯罩裂过,又被桐油与报纸细细糊起,灯光透出时,像给雪原披了一层柔黄的纱。

老赵在树下生了一堆松柴,火舌舔着锅底,锅里是半只解冻的野山羊,骨汤滚得雪白。

小豆子拄着拐,把最后一串干辣椒挂在灯柄上,红得耀眼。

小豆子“守岁喽——”

少年清亮的嗓音被风送出很远,又被远山送回,像回声,也像祝福。

灯,是钟楼废墟里刨出来的。

灯骨是竹,灯罩原先是糊纱,被雪崩压裂后,姜晚用沈砚青留下的桦皮情书剪成细条,一圈圈缠补。

桦皮上的炭字被灯火一烘,微微凸起,像一行行暗纹。

“雪夜渡你,亦渡我……”

补灯那夜,她每缠一圈,就低声念一句。

念完最后一句,灯也亮了,像把整段烽火岁月重新点燃。

戌时,天边最后一抹霞光收尽。

远处传来马蹄踏冰的脆响,一匹马自雪雾中缓缓行来。

马上的人披着破呢斗篷,左臂吊着绷带,右手提着一盏风灯。

风灯罩裂了,火光却亮得惊人。

姜晚站在树下,双手背在身后,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马停在十步外,马上的人翻身落地,斗篷扬起一阵雪尘。

人站在灯影里,声音沙哑。

沈砚青“我来收灯。”

姜晚笑了,眼泪却先一步滚落。

她侧身,让他看清那盏旧宫灯。

灯芯剪得极短,火苗却倔强地跳。

沈砚青把风灯挂在树桠,与旧宫灯并肩。

两盏灯的光晕交融,投在雪地上,像两枚重叠的月。

他从怀里掏出一只小小的铁皮盒,打开,里头是一枚铜质徽章。

用钟楼残片敲成,正面刻着“暮雪”,背面刻着“长明”。

沈砚青“我答应过你,把钟楼带回来。”

姜晚把徽章别在相机背带,指尖摩挲那两个字。

沈砚青又取出一方红纸,纸上是新写的春联。

上联:雪埋钟楼灯未灭

下联:风渡山河春又生

横批:旧灯长明

小豆子欢天喜地,把春联贴在土屋门框。

老赵拍开一坛封存三年的高粱酒,酒香冲得火塘里的松柴噼啪作响。

火塘边,众人围坐。

老赵把第一碗酒递给姜晚。

老赵“敬无声快门。”

第二碗递给沈砚青。

老赵“敬雪夜渡人。”

第三碗高举过头。

老赵“敬我们熬到的这个除夕。”

三碗酒下肚,火光映得每张脸通红。

沈砚青从怀里摸出一只油纸包,层层打开,是半块冻得发白的年糕。

沈砚青“路上遇见逃荒的老乡,换了这块年糕,说讨个吉利。”

姜晚把年糕掰成小块,分给每个人。

年糕入口,带着冰碴的甜,像把这一年的苦都压下去。

子时,钟声不知从何处传来。

也许是远处村庄的残钟,也许是记忆里的回音。

姜晚把旧宫灯提到屋外,放在冰河岸边的老槐树下。

沈砚青划燃火柴,点燃灯芯。

火苗“噗”地跳起,像一只终于归巢的鸟。

灯影投在冰面,碎冰反射出万点金光,像一条流动的星河。

姜晚举起相机,对准灯与河。

快门无声地按下。

照片里,旧灯长明,冰河解冻,远处山峦的轮廓被晨光镶上一道金边。

沈砚青站在她身后,轻声道。

沈砚青“山河无恙,旧灯不灭。”

正月初一,黎明。

游击队电台向全国播发消息:

“暮雪山城光复,钨砂走私链彻底终结。

向所有在风雪中点亮灯火的人致敬。”

广播末尾,加了一段话。

“旧灯长明,长明在人心。”

姜晚坐在冰河边,把相机镜头对准初升的太阳。

快门无声地按下。

照片里,阳光穿过旧宫灯的裂缝,在地上投下一道长长的光斑。

像一条通往春天的路。

上一章 雪崩 暮雪旧灯(民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