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病娇皇子的逆袭
本书标签: 古代  炮灰逆袭 

第二十六章 太后疑云

病娇皇子的逆袭

东宫清和院的烛火彻夜未熄。墨寒笙将先淑妃的手记铺在案上,指尖顺着“太后”二字反复摩挲,春桃端来的参汤早已凉透。殿外传来轻响,是暗卫青鸦回来了,手中还攥着一卷泛黄的旧卷宗。

“主子,这是十年前忠勇侯府抄家的卷宗,属下从大理寺库房里找到的。”青鸦将卷宗递上,声音压得极低,“当年抄家由太后宫里的总管太监监办,最后登记的‘查抄物品清单’里,少了一件‘镶金玉盒’——清单底页有被撕过的痕迹。”

墨寒笙猛地翻开卷宗,果然在最后一页看到参差不齐的撕口。他想起云袖说的“兵符藏于太后宫”,心口一沉:“太后让心腹监办抄家,还撕了清单,那镶金玉盒里装的,怕是第二块兵符。”

“还有一事。”青鸦补充道,“属下查到,前几日皇后被废后,太后派过两次人去冷宫,每次都带了食盒,却没人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墨寒笙捏紧卷宗,指节泛白:“她去见废后?是怕废后漏了兵符的事,还是想杀人灭口?”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太后居住的寿安宫方向,那里灯火稀疏,却像一头蛰伏的巨兽,让人猜不透深浅。

次日清晨,墨寒笙刚换好朝服,太子便派人来请。他赶到东宫前殿时,太子正对着一份奏折皱眉,见他进来,立刻将奏折递过去:“你看,太后上了奏折,说先淑妃‘德行兼备’,求父皇下旨恢复她的淑妃封号,还让史官重写她的生平。”

墨寒笙接过奏折,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心中疑窦更深:“太后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我们查到兵符线索时提恢复母亲封号,她想干什么?是想示好,还是想稳住我们,不让我们查寿安宫?”

“不管是哪样,我们都得去寿安宫走一趟。”太子起身,语气凝重,“既为谢恩,也为探探她的口风。你记着,见了太后,别先提兵符,看她怎么说。”

二人带着薄礼前往寿安宫,刚踏入宫门,就见太后身边的李嬷嬷迎上来,脸上堆着笑:“太子殿下、墨小将军,太后娘娘在暖阁等您二位呢。”

暖阁里燃着银丝炭,暖意融融。太后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捏着一串佛珠,见他们进来,缓缓抬眼,目光落在墨寒笙身上时,多了几分复杂:“寒笙都长这么大了,跟你母亲年轻时生得真像。”

墨寒笙躬身行礼,语气平静:“谢太后娘娘记挂先母。此次娘娘为恢复先母封号上奏,儿臣感激不尽。”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示意他们坐下:“先淑妃是个好孩子,当年她去后,哀家心里也不好受。如今皇后犯了错,也该还先淑妃一个公道。”她端起茶盏,指尖却微微颤抖,“听说你们前些日子在尼寺遇到危险?还好太子及时赶到,不然……”

“多亏了太子皇兄和云袖姑姑。”墨寒笙话锋一转,似不经意般提起,“云袖姑姑还说,先母当年有个镶金玉盒,里面装着她最珍视的东西,可惜在忠勇侯府抄家后就不见了。不知太后娘娘当年有没有见过那玉盒?”

太后捏着佛珠的手猛地一顿,随即又恢复如常,淡淡道:“哀家记不清了。当年忠勇侯府抄家的事,哀家虽派了人监办,却没管过具体物品。或许是清单登记错了,也未可知。”

墨寒笙看着她眼底一闪而过的慌乱,心中已有定论——她在撒谎。可他没再追问,只顺着她的话道:“许是儿臣记错了。只是不知太后娘娘近日有没有去看过废后?听闻她在冷宫里过得不太好。”

太后放下茶盏,脸色沉了几分:“哀家去过两次,不过是念着她曾是皇后,送些衣物吃食。她犯了谋逆大罪,哀家也救不了她。”说罢,她挥了挥手,“哀家年纪大了,身子乏了,你们先回去吧。”

二人起身告退,刚走出寿安宫,太子便低声道:“太后肯定知道兵符的事,她刚才的反应太反常了。”

墨寒笙点头,目光看向寿安宫的飞檐:“她不仅知道,还在护着那兵符。还有,她去冷宫见废后,绝不是送衣物那么简单——说不定是在逼废后保守兵符的秘密,甚至……”他顿了顿,语气冰冷,“甚至已经杀了废后,永绝后患。”

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名内侍跌跌撞撞地跑来,脸色惨白:“太子殿下!墨小将军!不好了!冷宫里……废后娘娘自尽了!”

墨寒笙和太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果然,太后动了手。而废后的死,不仅让兵符的线索断了一截,更意味着,太后为了守住秘密,已开始不择手段。一场围绕着太后与兵符的新风波,已正式拉开序幕。

上一章 第二十五章 余波未平 病娇皇子的逆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冷宫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