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病娇皇子的逆袭
本书标签: 古代  炮灰逆袭 

第二十九章 案宗疑窦

病娇皇子的逆袭

养心殿内,皇帝指尖捏着那半块青铜兵符,目光久久未移。墨寒笙将血书与林姑姑的书信一并呈上,殿内静得只余龙涎香燃烧的细微声响。

“苏凝霜……忠勇侯府嫡女……”皇帝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语气里满是复杂,“当年忠勇侯府通敌一案,是朕亲自下的旨,若真是冤案,朕岂不是错怪了忠臣?”

太子上前一步,语气沉稳:“父皇,当年案宗或许有假。儿臣已让青鸦去大理寺调取卷宗,待查清证据链,便能知道真相。”

正说着,青鸦捧着一叠泛黄的卷宗匆匆进来,额间满是汗珠:“陛下,太子殿下,主子,这是忠勇侯府当年的案宗。属下查了半天,发现关键证人的供词有问题——当年指证忠勇侯通敌的信使,早在案发前就已病逝,供词竟是旁人伪造的!”

墨寒笙心中一震,连忙接过卷宗,快速翻到供词那一页。果然,供词末尾的签名虽与信使名字一致,字迹却与此前留存的书信笔迹截然不同,甚至还有几处涂改的痕迹。更可疑的是,卷宗中记录的“通敌密信”,并未附在案宗里,只写着“密信已焚”四个字。

“焚了?”皇帝猛地拍向龙椅扶手,脸色铁青,“如此关键的证据,怎会说焚就焚?当年负责此案的官员是谁?”

“是太后的兄长,柳丞相。”青鸦低声道,“当年柳丞相是刑部尚书,主审忠勇侯府一案。”

墨寒笙攥紧卷宗,指节泛白:“这么说来,当年是柳丞相伪造证据,诬陷忠勇侯通敌,再由太后在宫中推动,父皇才下了抄家的旨意!他们这么做,就是为了夺取忠勇侯府手中的兵符碎片!”

太后被禁在寿安宫,却仍能通过柳丞相操纵朝政,如今柳家失势,柳丞相也早已告老还乡,可当年的冤案,终究是皇帝亲手造成的。皇帝看着卷宗,眼中满是愧疚与愤怒:“柳氏一族,竟敢如此欺瞒朕!不仅诬陷忠臣,还觊觎兵符,妄图掌控兵权!”

“父皇,当务之急是找到柳丞相,问清当年的真相。”太子道,“还有林姑姑,她带着第三块兵符离开,若被柳丞相的余党找到,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点头,对内侍下令:“传朕旨意,即刻派人去柳丞相的老家,将他押回京城审问!再加派人手,追查苏凝霜的下落,务必保证她的安全。”

内侍领命退去后,墨寒笙忽然想起一事,对皇帝道:“父皇,儿臣怀疑,先母当年发现皇后与镇北侯勾结,或许也查到了忠勇侯府冤案的真相,才被皇后下毒灭口。母亲的手记里曾提过‘柳氏一族的阴谋’,只是没来得及细说。”

皇帝沉默片刻,拿起先淑妃的手记,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字迹,语气沉重:“是朕对不起你们母子,也对不起忠勇侯府。待查清所有真相,朕定会为他们平反,还他们一个公道。”

墨寒笙躬身行礼:“谢父皇。”他心中却清楚,平反容易,可逝去的人再也回不来了。母亲的冤屈、忠勇侯府的悲剧,都是这深宫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离开养心殿时,夕阳已西斜,将宫墙染成一片暗红。太子拍了拍墨寒笙的肩膀,轻声道:“别太自责,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查清真相,不让更多人受牵连。”

墨寒笙点头,目光看向远处的宫门。他知道,柳丞相被押回京城后,定会牵扯出更多秘密,而林姑姑带着第三块兵符,不知会遇到多少危险。这场风波,远未结束。

刚回到东宫,春桃就匆匆跑来,递上一封密信:“殿下,这是暗卫从城外传来的,说林姑姑在西郊的破庙里被柳丞相的余党围住了,情况危急!”

墨寒笙心中一紧,立刻拿起短剑:“备马!带暗卫去西郊破庙!”他知道,林姑姑手中的兵符是关键,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更重要的是,他要从林姑姑口中,问清忠勇侯府冤案的最后一丝真相。

夜色渐深,墨寒笙带着暗卫快马加鞭赶往西郊。寒风卷着尘土,打在他的脸上,却丝毫没有减缓他的速度。他握紧手中的缰绳,眸色坚定——这一次,他一定要护住兵符,查清真相,不让母亲和忠勇侯府的悲剧重演。

上一章 第二十八章 血书秘辛 病娇皇子的逆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章 西郊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