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云层,养心殿外的内侍就捧着一封染血的军报,跌跌撞撞地跑来。墨寒笙与太子刚到殿门口,就听到皇帝压抑的怒喝声,二人对视一眼,快步走了进去。
“父皇!”太子上前一步,见皇帝手中的军报边缘沾着暗红血迹,心头一紧,“雁门关那边出事了?”
皇帝将军报扔在案上,指节泛白:“北境王动手了!三天前他以‘清君侧’为名,突袭雁门关,守将拼死抵抗,却还是被他攻破了城门!现在他正带着五万兵马,往京城方向赶来,最多五日,就能抵达城下!”
墨寒笙捡起军报,目光扫过“雁门关破,守将战死”的字样,心脏猛地一沉。雁门关是京城最后的屏障,如今屏障已破,北境王的兵马畅通无阻,京城危在旦夕。
“父皇,儿臣请求即刻前往京郊布防!”太子躬身请命,语气坚定,“京郊有三道防线,只要我们守住第一道,就能为京城争取时间,再调周边州府的兵马前来支援!”
皇帝点头,眼中满是期许:“好!朕给你三万禁军,务必守住京郊防线!寒笙,你留在这里,协助朕调度粮草,安抚百姓,还要提防京城内的余党作乱。”
“儿臣遵旨!”二人齐声应下,转身分头行动。
墨寒笙刚走出养心殿,就见林姑姑带着几名忠勇侯府的旧部赶来,他们身着铠甲,手持长刀,神色肃穆。“小殿下,臣女已召集了三百名忠勇侯府的旧部,都是当年跟着父亲征战过的老兵,愿随殿下守护京城!”林姑姑躬身行礼,语气铿锵。
墨寒笙心中一暖,看着眼前的老兵,他们虽已两鬓斑白,却依旧眼神锐利。他拱手道:“多谢林姑姑,有你们相助,京城定能守住!”
他将老兵们交给暗卫统领,让他们负责巡查京城街巷,防止有人趁机作乱。随后,他又赶往内务府,亲自督办粮草调度——京中禁军加上百姓,每日需消耗大量粮草,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内务府的库房里,总管太监正指挥着宫人搬运粮草,见墨寒笙进来,连忙上前:“小殿下,粮草已备好,足够支撑半个月。只是……周边州府的粮草还没到,恐怕撑不了太久。”
“再派十队人马去催,务必让他们三日之内将粮草送到!”墨寒笙沉声道,“另外,打开粮仓,给京中百姓分发粮食,告诉他们,朝廷定会守住京城,让他们安心。”
总管太监领命而去。墨寒笙站在库房中,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心中稍安。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若太子守不住京郊防线,再多的粮草也无济于事。
傍晚时分,京郊传来第一封战报——太子在第一道防线与北境王的兵马展开厮杀,双方伤亡惨重,但太子暂时守住了防线。墨寒笙刚松了口气,第二封战报又接踵而至:北境王分兵绕过第一道防线,突袭了第二道防线,防线已破,太子正率军往第三道防线撤退。
“不好!”墨寒笙猛地站起身,“北境王这是想包抄太子的后路!”他立刻召集暗卫,“备马!带五百暗卫随我去京郊支援太子!”
春桃连忙拉住他:“殿下,您身上还有伤,而且父皇让您留在京城调度,您不能去啊!”
“现在不是管这些的时候!”墨寒笙甩开春桃的手,眼神坚定,“太子若出事,京城就完了!我必须去!”
他翻身上马,带着五百暗卫往京郊赶。夜色渐浓,路上随处可见逃亡的百姓和受伤的士兵。墨寒笙心中焦急,不断催促马匹加速,终于在午夜时分赶到了第三道防线。
防线之上,太子正手持长枪,与北境王的士兵厮杀,身上已沾满鲜血。“皇兄!”墨寒笙大喊一声,带着暗卫冲了上去。暗卫们个个武功高强,很快就杀开一条血路,冲到太子身边。
“寒笙,你怎么来了?”太子见他赶来,又惊又喜,“京城那边……”
“京城有林姑姑和老兵们守着,暂时安全。”墨寒笙接过一把长刀,与太子背靠背抵抗敌人,“我们得守住这道防线,等周边州府的援兵赶来!”
北境王的兵马源源不断地冲上来,防线摇摇欲坠。墨寒笙肩头的旧伤被撕裂,鲜血浸透了铠甲,却依旧咬牙坚持。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是周边州府的援兵到了!
“援兵来了!”太子大喊一声,士气大振。北境王的士兵见援兵赶到,顿时慌了阵脚,开始往后撤退。
墨寒笙抓住机会,下令追击:“杀!别让他们跑了!”
双方又厮杀了半个时辰,北境王的兵马终于溃败,往雁门关方向逃去。太子和墨寒笙站在防线之上,看着远去的敌军,终于松了口气。
“我们守住了。”太子拍了拍墨寒笙的肩膀,声音沙哑。
墨寒笙点头,嘴角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北境王还在雁门关,只要他没死,就还会卷土重来。
次日清晨,墨寒笙与太子带着援兵返回京城。皇帝亲自在城门口迎接,见他们平安归来,眼中满是欣慰:“好!好!你们守住了京城,守住了大胤的江山!”
墨寒笙躬身行礼:“父皇,北境王虽退,但仍在雁门关,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儿臣请求率军前往雁门关,彻底平定叛乱!”
皇帝沉默片刻,点头道:“好!朕给你五万兵马,再让林姑姑率忠勇侯府的旧部协助你。记住,务必活捉北境王,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墨寒笙接过兵符,目光坚定。他知道,前往雁门关的路充满危险,但他必须去——为了母亲的在天之灵,为了忠勇侯府的冤案,为了大胤的江山,他必须彻底平定这场叛乱,让天下恢复太平。
离开京城的那天,阳光正好。墨寒笙骑着骏马,率领五万兵马,身后跟着林姑姑和忠勇侯府的旧部。他回头望了一眼京城的方向,心中默念:皇兄,父皇,等着我,我定会平安归来,还大胤一个真正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