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转站出发时,天色已经擦黑。商务车行驶在苏丹的戈壁公路上,车灯劈开浓稠的夜色,路边偶尔能看见废弃的帐篷,风卷着沙粒打在车窗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后排的明恩没了来时的热闹,正拿着地图和谢祁特小声核对路线,谢祁特手里攥着那张写满地名的纸条,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他刚才听毅峰说“科马市附近不太平”,就一直紧绷着神经。
毅峰坐在副驾,眉头始终皱着,手放在腰间的通讯器上,时不时和前方接应的车队联络。“还有三十公里到科马市边界,”他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更冷,“注意观察四周,刚才通讯器里说,附近有武装分子活动。”
我的手心瞬间攥紧方向盘,从后视镜看了眼谢祁特——他明显僵了一下,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慌乱,下意识地往明恩身边靠了靠。明恩立刻拍了拍他的肩膀,故作轻松地说:“别怕,咱们有接应的人,没事的!”话虽这么说,他手里的地图却攥得更紧了。
车子又行驶了大概十分钟,远处忽然传来几声枪响,紧接着,两辆无牌照的越野车从路边的沙丘后冲了出来,直逼我们的车。“坐稳!”我立刻踩下油门,同时打方向盘避开对方的冲撞,毅峰也迅速拿起通讯器,对着里面吼道:“我们在科马市边界遇袭,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后排的谢祁特发出一声轻呼,手里的纸条掉了几张在地上,明恩赶紧扶住他,同时弯腰帮他捡纸条:“别慌!抓紧座椅!”谢祁特点点头,却还是忍不住回头看——那两辆越野车越来越近,车斗里的人正举着枪,枪口在夜色里泛着冷光。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车笛声,三辆涂着联合国标志的越野车从斜后方冲了过来,车灯照亮了车身上“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字样。“是接应的人!”毅峰的声音里终于有了点起伏,他对着通讯器喊,“我们在这儿!”
接应车队的车速极快,很快就挡在了我们的商务车和袭击者之间,车窗降下,几名武装人员举枪对准了那两辆无牌照越野车。袭击者见势不妙,骂了几句后迅速掉头,消失在夜色里。
直到袭击者的车彻底看不见了,明恩才松了口气,瘫在座椅上:“我的天……刚才差点以为要交代在这儿了。”谢祁特也慢慢放松下来,却还是攥着明恩的胳膊,蓝色的眼睛里满是后怕,他低头看了看地上的纸条,赶紧捡起来,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口袋,嘴里还小声念叨:“没丢……还好没丢……”
我停下车,和毅峰一起走过去跟接应的人对接。为首的是个当地向导,操着一口带口音的英语:“抱歉来晚了,路上遇到点阻碍。现在安全了,我们送你们去科马市的物资分发点。”
重新出发时,谢祁特的脸色还是有点白,却没再像刚才那样慌乱。他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渐渐亮起灯火的科马市,小声跟明恩说:“那些孩子……肯定等急了。”明恩拍了拍他的手:“快到了,咱们马上就能给他们送物资。”
车子驶入科马市时,天已经蒙蒙亮。物资分发点设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区,远远就能看见一群孩子围在帐篷外,睁着大眼睛朝这边望。车刚停稳,谢祁特就推开车门跳下去,手里攥着物资清单,快步朝帐篷区走——他忘了刚才的后怕,满脑子都是要给孩子分物资。
我和毅峰、明恩跟在后面,看着他蹲在一个穿破洞衣服的小女孩面前,拿出一件崭新的棉衣,小心翼翼地帮她穿上,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画着向日葵的纸条,递给她说:“这个送给你,像太阳一样好看。”小女孩接过纸条,露出了一个腼腆的笑容。
明恩立刻拿出相机,拍下这一幕,笑着说:“这张照片一定要洗出来,太珍贵了!”毅峰则走到物资堆放处,开始核对粮食和药品的数量,虽然依旧没什么表情,却会在看到孩子拿到粮食时,眼底闪过一丝柔和。
我站在旁边,看着谢祁特忙碌的身影——他正帮一个小男孩系棉衣的扣子,灰发被风吹乱了,却没在意,嘴角挂着自出发以来最真切的笑。口袋里的纸条露出来一张,上面写着“科马市:给孩子分物资,别忘带棉衣”,字迹虽然有点歪,却满是认真。
风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混着谢祁特温柔的法语叮嘱声,我忽然觉得,刚才路上的惊险都值了。至少现在,我们把温暖和希望,送到了最需要的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