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雾隐奇途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双月秘陵

雾隐奇途

穿过暗河的石阶突然开始震动,起初只是轻微的摇晃,渐渐地,整块石阶都在上下颠簸,仿佛底下有什么巨兽在拱动。沈砚秋扶着湿漉漉的岩壁往上攀爬,指尖抠进潮湿的石缝,摸到些细碎的骨渣,那骨渣带着黏腻的湿意,在指尖碾开后化作灰白色的粉末。苏曼卿在他前头数着台阶,每数到第七级,沈砚秋怀里的符牌就会发出一声轻颤,像是在回应某种古老的契约。“总共四十九级,对应北斗七星的隐曜。”她的白旗袍下摆被尖石划破了道长长的口子,露出的小腿上有片青紫的瘀伤——那是方才被锁魂藤拖拽时,撞到岩壁尖角留下的痕迹,此刻在苍白的皮肤映衬下,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爬到第三十七级时,溶洞顶端突然亮起两道光柱,如同两轮皎洁的圆月悬在半空,将整个石阶照得如同白昼。沈砚秋仰头望去,只见岩壁上嵌着数十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它们按照某种奇特的规律排列着,组成一幅巨大的星象图,其中最亮的两颗珠子恰好位于头顶,散发着柔和却不容忽视的光芒。苏曼卿从贴身的衣袋里掏出块破碎的铜镜,镜面边缘不规则,恰好能与暗河水镜上的裂纹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我祖父临终前说,双月同辉时,必须用沈家血脉才能打开陵门。”她的指尖有些发抖,将铜镜轻轻按在面前的石壁上,镜面与岩石接触的瞬间,竟发出“嗡”的一声轻响。​

沈砚秋看着她的动作,突然明白过来,他握紧符牌,用边缘在指尖用力一划,殷红的血珠立刻涌了出来。他将指尖按在铜镜上,血珠顺着镜面的纹路缓缓流淌,所过之处,竟泛起淡淡的金光。刹那间,头顶的夜明珠光芒骤然变强,刺得人睁不开眼,周围的岩壁开始轻微震动,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原本浑然一体的石壁上,竟缓缓显露出一道隐藏的门扉——门扉由整块青石雕琢而成,两侧的门环是两只衔着铜铃的蟠虺,它们的身体盘绕成环,嘴里的铜铃轻轻晃动,铃舌上赫然刻着“沈”“苏”二字,笔画深处还残留着暗红色的痕迹。“我外祖父姓沈。”苏曼卿的声音带着哽咽,她抬手抚摸着门环上的“苏”字,指腹在冰冷的石头上摩挲,“我娘说,当年是沈老爷救了被军阀追杀的守陵人,还把女儿许配给了外祖父。”​

陵门缓缓开启时,一股腐朽却奇异的香气扑面而来,像是陈年的檀香混合着某种花朵的芬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门后的甬道约有两丈宽,两侧的石壁上画满了彩绘壁画,虽然历经岁月侵蚀,有些地方已经斑驳,但依然能看清上面的内容:第一幅画里,穿玄色长袍的女子捧着青铜符牌,站在飞瀑前,身后跪着无数戴青铜面具的军队,他们的头颅低垂,像是在朝拜;第二幅画中,月圆之夜,无数只纸鸢从高耸的城楼上飞出去,翅膀上的月牙纹在月光下闪烁,如同散落的星辰;第三幅画最为模糊,只能隐约看到一片火海,以及一个抱着孩子的男子背影。“这是雾隐城的兴衰史。”沈砚秋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第三幅画里的男子,他的轮廓与记忆中父亲的身影渐渐重合,“他不是失踪了,是留在这里当守陵人。”​

甬道尽头是间宽敞的石室,中央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水晶棺,棺体透明如冰,能清晰地看见里面的景象。棺里的男子穿着件熨帖的民国十年款长衫,领口处别着枚银质领针,胸前抱着个青铜匣子,他的面容安详,仿佛只是睡着了,正是沈砚秋日思夜想的父亲。苏曼卿绕到棺椁的侧壁,突然发出一声轻呼,那里用小篆刻着行极细的字:“长女明月,次女砚秋。”沈砚秋猛地回头,看见她眉骨处的朱砂痣在夜明珠的光芒下格外清晰,与水镜中女婴的印记完全一致。​

“原来我不是独子。”他的声音发颤,手指微微发抖,怀里的青铜符牌从掌心滑落,“当啷”一声掉进棺内的青铜匣子里。匣子像是被触发了机关,突然“咔哒”一声弹开,里面没有金银珠宝,也没有秘籍卷宗,只有半张泛黄的牛皮地图,上面用朱砂圈着秦岭深处的一个坐标,旁边还标注着行小字:“终焉之地,亦是归途。”此时,整个石室开始剧烈摇晃,头顶的夜明珠纷纷坠落,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壁画上的青铜面具突然活了过来,它们的眼睛里冒出红光,从石壁里伸出带着尖利利爪的手,朝着两人抓来。​

上一章 溶洞诡影 雾隐奇途最新章节 下一章 秦岭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