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巷口老桂树的枝叶,筛下细碎的金斑,落在安诺攥着向日葵种子的手背上。她蹲在木架旁,指尖轻轻拂过向日葵苗展开的花盘,昨夜沾着的月光早已化作晶莹的露珠,顺着嫩黄的花瓣滚落到泥土里,洇出一小圈湿润的痕迹。
“安诺,发什么呆呢?翻土的工具都给你备好啦!”小宇的声音从巷口传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他扛着一把旧铁铲,另一只手拎着竹编的小篮子,篮子里装着筛过的细土和几块腐熟的豆饼——那是昨天傍晚专门去张大爷的菜园里讨来的,说是给新种子当底肥,能让芽儿长得更壮实。
安诺猛地回过神,抬头就看见小宇站在晨光里笑,蓝色外套的衣角被风轻轻吹起,发梢还沾着几片桂树的碎叶。她赶紧站起身,把手里的种子纸包往口袋里塞了塞,快步走过去接过铁铲:“没发呆,就是看这小苗好像又长高了一点,你看,花盘边缘的花瓣都要舒展开了。”
两人并肩走到巷尾的空地上,这里原本堆着些旧木箱和枯枝,昨天傍晚陈野和顾盼特意过来收拾了半天,清出了一块约莫两平米的空地,还用木板围了个简易的小花坛。小宇放下篮子,蹲下身用手扒拉了一下土块,指尖捻了点泥土凑到鼻尖闻了闻:“土还挺松软的,应该不用再深耕了,咱们稍微翻一遍,把豆饼拌进去就行。”
安诺点点头,学着小宇的样子拿起小锄头,小心翼翼地顺着地面划开浅沟。她的动作有些生疏,锄头时不时会碰到埋在土里的小石子,发出“叮”的轻响。小宇看她皱着眉专注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你慢点儿,又不是赶时间,别把自己的手蹭到了。”说着,他把自己手里的铁铲递过去,“用这个吧,铲面宽,翻土更省力,我用你的小锄头就行。”
交换工具的时候,两人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了一起,安诺的指尖瞬间泛起热意,她赶紧低下头,假装专注地铲着土,耳朵却悄悄红了。小宇也愣了一下,随即挠了挠头,把目光移到花坛边缘的杂草上,轻声说:“等会儿种完种子,咱们把这些杂草拔一拔,省得它们跟向日葵抢养分。”
晨光渐渐爬高,桂树的影子缩成了小小的一团,巷子里开始传来街坊们的动静。张大爷推着小推车从家里出来,车上装着刚摘的青菜,路过花坛时停下脚步,笑着朝他们喊:“小宇、安诺,翻土呢?要不要浇点水再种?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凉丝丝的,正好润润土。”
“谢谢张大爷!”小宇直起身子应道,“我们把豆饼拌进去就浇水,您这青菜看着真新鲜,是今早刚摘的吧?”
“可不是嘛,菜园里的露水还没干呢!”张大爷拍了拍车把手,“中午要是想吃青菜豆腐汤,就来我家拿,让你李大婶给你们炖上,配着昨天的月饼正好解腻。”说完,他推着小推车慢悠悠地往巷口走,还不忘回头叮嘱,“种子别埋太深,一指头的深度就行,埋深了芽儿钻不出来!”
安诺把张大爷的话记在心里,等小宇把豆饼碎均匀地拌进土里,她赶紧跑去井边拎了桶水过来。两人拿着瓢,一勺一勺地往花坛里浇水,清水顺着土沟漫开,带着豆饼的清香渗进泥土里,连空气里都多了几分湿润的暖意。
“好啦,现在可以放种子了。”小宇蹲下身,从篮子里拿出安诺昨天攥了一路的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的向日葵种子比普通的品种略小一些,外壳是浅褐色的,带着细密的纹路,放在手心里轻轻一搓,能感觉到细微的颗粒感。
安诺也蹲了下来,学着小宇的样子,把种子一颗一颗地摆进事先挖好的小坑里。她的动作格外轻柔,像是在安放什么珍贵的宝贝,每放一颗种子,就用指尖轻轻按一下周围的泥土,嘴里还小声念叨:“快快发芽,快快长大,长成跟小宇一样高的向日葵。”
小宇听见她的话,忍不住笑了:“哪有向日葵长到人高的?顶多到我肩膀就不错啦。”
“怎么没有?”安诺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我之前在书上看到过,有一种巨型向日葵,能长到两米多高呢!说不定咱们种的这些种子里,就有能长那么高的。”
“那要是真长那么高,咱们巷口的这个小花坛可就装不下了。”小宇笑着说,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他把最后几颗种子摆进坑里,然后用旁边的细土轻轻盖住,“等它们发芽了,咱们再分几棵移栽到院子里,这样不管在巷口还是院子里,都能看到向日葵了。”
安诺用力点头,看着小宇认真盖土的侧脸,心里忽然觉得暖暖的。晨光落在他的发梢上,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连他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都像是碎钻一样闪着光。她想起昨天晚上小宇刚回来的时候,风尘仆仆的样子,还有他从帆布包里掏出种子时,眼里藏不住的期待,忽然觉得,原来幸福就是这样简单的事——有人远行归来,有人陪你种下种子,有人等着和你一起看花开。
“对了,小宇,你在外地的时候,有没有见过特别好看的向日葵花田?”安诺忽然问道,她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刚盖好土的地方,像是在跟土里的种子打招呼。
小宇停下手里的动作,抬头望着巷口的方向,像是在回忆什么:“见过一次,在一个小镇的郊外,一大片向日葵花田,远远望去,就像铺了一地的小太阳。风一吹,花盘都朝着一个方向转,特别壮观。”他转过头,看着安诺,“等明年咱们种的向日葵开花了,虽然没有那么大的花田,但咱们巷口和院子里的这些,肯定也很好看。到时候咱们可以在花旁边摆张桌子,泡上桂花茶,吃着月饼,肯定特别舒服。”
“好啊好啊!”安诺眼睛更亮了,“到时候还要叫上顾盼姐姐和陈野哥,还有张大爷和李大婶,大家一起坐在向日葵旁边聊天,就像去年中秋一样。”
“嗯,还要比去年更热闹。”小宇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递给安诺,“你看,这是我在外地的时候画的,想着回来跟你一起种向日葵的样子,还有咱们巷口开花的场景。”
安诺接过笔记本,只见纸上画着一个小小的花坛,里面长着几株向日葵,花坛旁边站着两个小小的身影,一个蹲着浇水,一个站着递种子,背景里还有巷口的老桂树和挂着的灯笼。画得虽然简单,线条却很温暖,能看出画的时候有多用心。
“这是我吗?”安诺指着那个蹲着浇水的小身影,小声问道。
“嗯,”小宇点点头,耳朵有点红,“我记得你去年给向日葵浇水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蹲在那里,特别认真。”
安诺看着画,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暖暖的。她把笔记本小心地合起来,递还给小宇:“你画得真好看,等明年向日葵开花了,咱们再照着这个样子画一张,到时候要把所有人都画进去。”
“好。”小宇接过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放进外套口袋里,像是在珍藏一件宝贝。
两人正说着话,顾盼的声音从巷口传来:“小宇、安诺,快过来吃早饭啦!我煮了南瓜粥,还蒸了昨天剩下的南瓜饼,再不吃就要凉啦!”
“来啦!”小宇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然后伸手拉了安诺一把,“走,先去吃早饭,等吃完了再来给种子盖层薄草,这样能保住水分,芽儿长得更快。”
安诺握住小宇的手,他的手掌暖暖的,带着刚翻过土的粗糙感,却让人觉得格外安心。两人并肩往巷口走,晨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叠在一起,落在刚种好种子的花坛上,像是给土里的希望,又添了一层温暖的守护。
走到顾盼家的院门口时,安诺忽然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巷尾的小花坛。阳光正好落在那里,刚浇过水的泥土泛着湿润的光泽,仿佛能看到种子在土里悄悄苏醒,正努力地想要冲破外壳,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她轻轻拉了拉小宇的手,笑着说:“你说,它们什么时候会发芽呀?”
小宇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快了,只要咱们好好照顾它们,过不了几天,就能看到小芽儿冒出来了。就像咱们的约定一样,只要心里记着,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顾盼站在院门口,看着两人相视而笑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她转身走进屋里,把刚热好的南瓜粥端出来,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又摆上几碟小菜和蒸好的南瓜饼。晨光透过院子里的葡萄架,落在桌子上,把粥碗里的南瓜粥染成了暖暖的金黄色,就像巷尾花坛里,那些正孕育着希望的向日葵种子,在时光里慢慢积攒着力量,等着在某一个清晨,破土而出,向阳而生。
巷子里的桂花香又浓了几分,混着南瓜粥的甜香和泥土的清新,飘在晨光里。街坊们陆陆续续地起床了,有的在门口洒水扫地,有的在院子里摆弄花草,偶尔传来几句闲聊的话语,都带着平和的暖意。安诺坐在石凳上,喝着甜甜的南瓜粥,看着身边的小宇正和顾盼说着在外地的见闻,忽然觉得,这样的清晨,这样的时光,就是最珍贵的幸福——有熟悉的人在身边,有共同的约定在心里,有正在生长的希望在土里,一切都刚刚好,温暖而安稳。
小宇像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转过头来,对她笑了笑,然后夹了一块南瓜饼放在她碗里:“快吃呀,南瓜饼凉了就不好吃了。等吃完早饭,咱们去陈野哥家看看,他昨天说要给咱们画一张向日葵花田的画,说不定已经画得差不多了。”
安诺点点头,咬了一口南瓜饼,甜糯的口感在嘴里散开,混着桂花香,让人心里暖暖的。她看着碗里的南瓜饼,又望了望巷尾的方向,忽然想起昨天晚上小宇说的话——不管走多远,这里永远都是最温暖的地方。原来真的是这样,因为这里有等着你的人,有你牵挂的事,有藏在时光里的约定,还有那些正在慢慢生长的希望,所以不管走多远,只要回来,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晨光渐渐升高,把整个巷子都笼罩在温暖的金色里。巷尾的花坛里,那些小小的向日葵种子,正在泥土里悄悄苏醒。它们不知道,在不远的将来,自己会破土而出,长成一棵棵向阳的向日葵,会陪着巷子里的人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日子,会见证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约定,如何在岁月里慢慢开花结果,长成满巷的阳光,满院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