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院子里就传来了动静。路昭晨早早起了床,煮了一锅小米粥,又蒸了几个馒头,还炒了盘咸菜——今天是去地里收玉米的日子,秦景然说要早点去,避开中午的大太阳。
路昭昀穿了件耐脏的蓝色劳动布褂子,把头发扎成紧实的马尾,还特意从空间里拿了双防滑的胶鞋——听秦景然说,玉米地里的土松软,容易崴脚。她刚收拾好,安臣就敲门了:“昀昀,准备好了吗?秦大哥已经在村口等着了!”
几人赶到村口时,秦景然正领着几个村民等着,手里拿着镰刀和装玉米的麻袋。见他们来,秦景然笑着递过一把镰刀:“这把镰刀磨好了,不费力气。收玉米的时候注意点,别被玉米叶划到脸。”他特意把最轻便的一把镰刀递给路昭昀,还多给了她一副粗布手套:“戴上这个,手上不容易起茧子。”
路昭昀接过镰刀和手套,心里暖暖的,轻声说了句“谢谢”。秦景然看着她认真戴手套的样子,嘴角弯了弯,转身领着众人往玉米地走。
玉米地一望无际,金黄的玉米穗沉甸甸地垂着,风一吹,叶子沙沙作响。秦景然先示范了一遍:“左手抓住玉米秆,右手用镰刀割断根部,然后把玉米穗掰下来,放进麻袋里。注意别割到手,也别把玉米穗落在地里。”
路昭昀跟着学,左手抓住玉米秆,右手挥起镰刀,“咔嚓”一声,玉米秆就断了。她刚要掰玉米穗,就被玉米叶划了一下脸颊,虽然不疼,但留下了一道红印。秦景然看到了,立刻走过来,从口袋里拿出块手帕,轻轻帮她擦了擦:“小心点,玉米叶边缘锋利,别靠太近。”
路昭昀脸颊微红,点了点头,重新拿起玉米秆,这次格外小心。安臣和路昭晨在她旁边,见她动作慢,就主动帮她掰玉米穗:“昀昀,你负责割玉米秆就行,掰穗子的活交给我们!”宋煜和顾奕舟也过来帮忙,几人分工合作,效率快了不少。
太阳渐渐升高,晒得人后背发烫,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浸湿了衣服。路昭昀擦了擦汗,感觉胳膊有点酸,她悄悄从空间里拿了颗葡萄糖含片放进嘴里,甜味在嘴里散开,体力很快恢复了不少。
秦景然一直留意着她,见她脸色发白,就喊了声:“大家先歇会儿!喝点水!”他从背包里拿出个军用水壶,递给路昭昀:“这是凉白开,你喝点解解暑。”又从口袋里拿出个烤红薯,“我妈早上烤的,你垫垫肚子。”
路昭昀接过水壶和红薯,心里满是感激。红薯还是热的,咬一口,甜得流心,瞬间驱散了疲惫。她看着秦景然,发现他的额角也满是汗水,衣服都湿透了,却还在帮着村民搬玉米,心里忽然觉得,这个高大的男人,不仅正直可靠,还格外细心。
歇了会儿,众人又继续干活。路昭昀渐渐找到了窍门,割玉米秆的速度快了不少,掰玉米穗也熟练了,手上虽然戴了手套,却还是磨出了淡淡的红印。路昭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趁休息的时候,悄悄给她手上涂了点药膏——这是他从家里带来的,治擦伤很管用。
中午的时候,秦大娘让人送来午饭,是玉米饼和咸菜,还有一大桶绿豆汤。众人坐在玉米地边的树荫下,吃着简单的午饭,喝着清凉的绿豆汤,感觉格外香甜。宋煜咬着玉米饼,笑着说:“这玉米饼比城里的白面馒头还好吃!”秦景然笑着点头:“这是新下来的玉米磨的面,格外香,你们要是喜欢,我让我妈多做些,给你们送过去。”
下午的太阳更毒了,玉米地里的温度越来越高。路昭昀的衣服湿透了,贴在身上,很不舒服,但她没说累,一直跟着众人干活。安臣看她实在辛苦,就提议:“昀昀,你去树荫下歇会儿吧,这里有我们呢!”路昭昀摇摇头:“不用,我能行!大家都在干活,我不能偷懒。”
直到傍晚,众人终于把分配的玉米地收割完了。看着装满玉米的麻袋,路昭昀心里满是成就感——这是她第一次干农活,虽然累,但很充实。秦景然看着她脸上的汗水和笑容,心里也跟着高兴:“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晚上我请大家吃炖肉!”
回去的路上,晚风徐徐吹来,带着玉米叶的清香,驱散了一天的燥热。路昭昀走在队伍中间,身边是说说笑笑的伙伴,前面是秦景然挺拔的背影,心里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却很踏实。
回到小院,路昭昀第一件事就是去洗脸。她看着镜子里脸颊上的红印,还有手上淡淡的磨痕,忍不住笑了——这是属于下乡生活的印记,是汗水与努力的证明。路昭晨给她端来一盆温水:“快洗洗,我煮了绿豆汤,喝了解解乏。”
晚饭的时候,秦景然果然让人送来了一大盆炖肉,还有几个玉米饼。众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炖肉,喝着绿豆汤,聊着白天收玉米的趣事,笑声不断。路昭昀吃着炖肉,看着身边的伙伴,忽然觉得,下乡的日子虽然有辛苦,但更多的是温暖与幸福——有伙伴的互相照应,有秦家人的热情帮助,还有自己空间里的底气,这样的日子,真好。
夜深了,路昭昀躺在火炕上,听着窗外的晚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梦里,她又回到了玉米地,和伙伴们一起收玉米,秦景然在旁边笑着指导她,阳光正好,晚风不燥,一切都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