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的喧嚣散去后,现实的压力以另一种形式悄然回归。
专辑《真实的声音》获得了商业和口碑的双重成功,但张真源却感觉苏然似乎在刻意拉开距离。她以“需要陪伴妹妹准备手术”为由,推掉了大部分后续宣传活动,甚至连专辑的庆功巡回演出都未能全程参与。
一个周二的下午,张真源来到苏然的工作室,发现她正在整理文件,将一些私人物品装入纸箱。
“这是做什么?”张真源疑惑地问。
苏然没有抬头,继续手中的工作:“我决定休息一段时间,陪妹妹去国外治疗。已经向公司提交了休假申请。”
张真源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慌:“要去多久?”
“不确定,看治疗情况。”苏然终于停下动作,看向他,“真源,这张专辑已经成功了,你不再需要我了。”
“这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张真源脱口而出,随即压低声音,“我以为...我们之间不止是工作关系。”
苏然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变得坚定而疏离:“王斌的案件即将开庭,我需要集中精力应对。而且...”她停顿片刻,“这个行业从不缺少新人新事,很快就会有新的歌手需要我的帮助。”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张真源头上。他不敢相信苏然会如此轻易地将他们共同经历的一切轻描淡写地带过。
“所以那些共同奋斗的日子,那些深夜的讨论,那些...”他艰难地寻找合适的词语,“那些情感,对你来说都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苏然转过身,望向窗外:“这个行业最不需要的就是感情用事。你我都很清楚这一点。”
接下来的几周,张真源试图联系苏然,但她的电话总是转入语音信箱,消息也鲜少回复。偶尔的回复都简洁而客气,仿佛他们只是普通的同事关系。
与此同时,王斌的案件开庭在即,媒体又开始旧事重提。虽然大部分舆论已经转向支持张真源,但仍有一些小报不断挖掘所谓的“内幕消息”。
一天晚上,张真源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某娱乐周刊的记者,声称有“确凿证据”显示苏然与王斌之间有过秘密交易。
“据说苏然老师早就知道王斌的计划,甚至提供了一些你的私人信息作为交换,”记者的声音带着刻意的同情,“她之所以现在选择退出,是因为拿到了王斌承诺的报酬。”
张真源当即挂断电话,但那些话语像毒蛇一样钻入他的心中。尽管理性告诉他这很可能是诽谤,但不安的种子已经种下。
第二天,他决定直接去苏然的住处问个明白。
到达公寓楼下时,他看见苏然正从一辆豪华轿车上下来。驾驶座上的男人看上去有些面熟,张真源很快认出那是某大型娱乐公司的老板赵明宇。
苏然笑着与对方道别,神情轻松自如,完全不像一个正为妹妹病情担忧的人。
张真源的心沉了下去。他站在原地,看着那辆车驶远,然后走向刚刚转身的苏然。
“真源?”苏然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来了?”
“那是赵明宇?”张真源直接问道,“你已经在找下家了?”
苏然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你在说什么?”
“有记者告诉我,你和王斌有秘密交易。现在我看到你和竞争对手公司的老板会面...”张真源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痛苦和怀疑,“告诉我这不是真的,苏然。告诉我你没有背叛我们的信任。”
苏然的眼神从惊讶转为失望,最后变得冰冷:“如果你这么容易就相信那些谣言,那我们之间确实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她转身走向公寓大门,留下张真源独自站在寒风中。
当晚,张真源收到了苏然的正式邮件,内容简洁明了:因个人原因,她将退出所有与他相关的项目,包括即将开始的巡回演出。她已经推荐了另一位制作人接替她的工作。
随邮件附上的还有一份法律文件,是之前他们共同注册的几首歌曲的版权转让协议,苏然放弃了自己那部分的所有权益。
张真源感到一阵心痛和困惑。苏然的举动既像是承认了那些指控,又像是某种他无法理解的自我保护。
巡回演出的准备工作中,新制作人李勋虽然专业能力不俗,但与张真源缺乏默契。排练变得机械而乏味,音乐失去了灵魂。
演出前一晚,张真源独自站在空旷的舞台上,试着感受这个即将面对成千上万观众的空间。他拿出手机,再次拨打苏然的号码,依然是冰冷的语音提示。
“为什么?”他对着空旷的场馆轻声问道,自然没有回答。
首场演出当晚,场馆座无虚席。粉丝们的热情几乎能掀翻屋顶,但张真源却感觉心中空了一块。每首歌的间隙,他都会下意识地看向控制台方向,但那里坐着的已不是那个能与他眼神交流的人。
演出进行到中途,在演唱那首 ballad 时,张真源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观众席的最后一排,一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女性正悄然起身离开。
即使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张真源也能认出那是苏然。
他的心跳漏了一拍,歌声也随之微微颤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他在歌曲结束后临时增加了一段原本没有的独白。
“有时候,我们创作音乐是为了表达无法说出口的情感。”他对着麦克风说,眼睛仍盯着那个正在离去的身影,“有时候,我们聆听音乐是为了寻找那些已经失去的联系。”
观众席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段即兴发言的不同寻常。
“今晚,有一首不在歌单上的歌,我想唱给某个可能已经离开,但永远留在音乐中的人。”
他没有说歌名,没有解释,直接开始演唱——那是他们最初相遇那晚,他在录音室里修改的那首歌。从未正式发行,只有他们两人知道的版本。
唱到一半,张真源看到那个身影在出口处停顿了一下,然后彻底消失在场馆的黑暗中。
演出结束后,张真源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很棒的演出。保重。”
他立刻回拨过去,但电话已经关机。
随后的巡演中,张真源尝试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苏然,但都石沉大海。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切断了与娱乐圈的所有联系。
直到巡演最后一站回到北京,张真源才从李姐那里得知:苏然已经带着妹妹前往国外治疗,归期未定。王斌的案件因主要证人缺席而延期审理。
“她还留了一样东西给你。”李姐递给他一个信封。
里面是一张手写的乐谱,是那首 ballad 的原始版本,页边空白处有一行小字:“有些旋律只适合留在心底。——苏”
那一刻,张真源终于明白,苏然的离开并非背叛,而是一种他尚未能理解的牺牲与保护。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但张真源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成功带来了荣耀与掌声,却带走了那个让音乐有了特殊意义的人。
他走到钢琴前,手指轻轻抚过琴键,奏出那首 ballad 的旋律。音乐在空荡的房间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未曾说出口的话语,那些已经成为沉默旋律的情感。
在音符起落间,张真源许下一个承诺:无论苏然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他都会继续唱下去,直到他们的旋律再次交汇的那一天。
而此刻,在遥远国度的医院病房里,苏然正看着手机上张真源演出的片段,泪水无声地滑落。她轻声哼唱着那首熟悉的旋律,窗外是异国他乡的陌生星空。
两条平行线,曾经短暂交汇,又各自延伸向未知的远方。但音乐的纽带已经形成,无论距离多远,总有一种旋律能将彼此连接。
夜深了,两地的旋律渐渐消散,但心中的乐章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