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动漫同人小说 > 因灵感而突发
本书标签: 动漫同人  巨神战击队  日常生活 

第六十六章 盛夏的告别与启程,独自奔赴的大学路

因灵感而突发

六月的风裹着栀子花的香气,吹进高三(2)班的教室。讲台上,班主任正在分发大学录取通知书,王大空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轻轻摩挲着桌角——这张桌子陪了他两年,上面还留着叶万能画的歪歪扭扭的机器人,和安平静帮他贴的物理公式便利贴。

“王大空,录取通知书!”班主任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他走上前,接过那个印着“星华大学”字样的信封,心里没有太多意外——凭借提前修完的高中课程和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的加分,他拿到了星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保送资格,比安平静和叶万能早一年踏入大学校园。

回到座位,叶万能立刻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阿空!星华大学!全国最好的机械系!你也太牛了!我跟阿静还得再熬一年,等我们考上大学,一定要去你的学校找你玩!”

安平静也递过来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这是我给你准备的毕业礼物,里面是我整理的机械系基础课程笔记,还有一支钢笔,你记笔记时能用得上。记得常给我们发消息,别到了大学就忘了我们。”

王大空接过盒子,拆开一看——笔记本的扉页上画着三个小小的人影,分别拿着长笛、机器人零件和物理书,是他们三人最常做的事;钢笔的笔帽上刻着“赤猿”两个字,是安平静模仿徐威震钥匙扣的字体刻的。“谢谢你们,”他声音有点哑,“我会常跟你们联系的,等你们高考完,我来接你们。”

毕业典礼结束后,三人一起去了常去的炸串店。叶万能点了满满一桌子菜,还特意要了三瓶汽水:“今天不醉不归!阿空,你到了大学要是有人欺负你,就跟我说,我马上坐高铁过去帮你!”

安平静笑着摇头:“就你最冲动。阿空,你到了大学要照顾好自己,冬天记得加衣服,别总熬夜看书。我给你寄的围巾要是不够暖,就跟我说,我再给你织一条。”

王大空看着两人,心里满是不舍。他想起这两年的日子——运动会上的守护、文化节的长笛、机器人模型的调试,还有无数个一起刷题、一起吃炸串的夜晚。这些记忆,就像栀子花的香气,会一直留在他心里。

七月末,王大空背着背包,独自踏上了前往星华大学的火车。安平静和叶万能本来要去送他,却被他拦住了:“你们还有一年高考,别耽误复习,等你们考上了,我再去接你们。”

火车开动时,他收到了徐风发来的消息:“听说你提前去大学了,机械系的张教授是我爸的朋友,我已经跟他打过招呼,你要是有学习上的问题,可以找他请教。阿震让我给你带句话,说等你放假回来,跟你比一场篮球。”

王大空笑着回复:“谢谢学姐和学长,放假我一定回去。”他放下手机,看向窗外——熟悉的街道渐渐远去,新的风景在眼前展开。他知道,这是一段独自成长的旅程,也是他朝着未来迈进的重要一步。

星华大学的校园很大,绿树成荫,随处可见抱着书本的学生。王大空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地址,找到了机械工程系的教学楼。报到处,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师笑着对他说:“你就是王大空吧?张教授跟我提过你,说你物理竞赛成绩很好,还会机械设计,是个好苗子。”

办理完入学手续,王大空跟着学长来到宿舍。宿舍是两人间,他的室友还没到,收拾好东西后,他拿出安平静给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阿空,别怕独自前行,我们永远在你身后”。他想起前世,他也是这样独自踏入战击队的基地,那时心里满是紧张,而现在,更多的是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王大空很快适应了大学的生活。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去操场跑步,然后去图书馆看书;上午听专业课,下午泡在实验室里,跟着教授做机械设计的项目;晚上则在宿舍里学习编程,偶尔练一会儿长笛——长笛是他从家里带来的,安平静说“想我们的时候,就吹吹长笛,我们能听到”。

由于比同班同学小一岁,王大空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他提前修完了大一的课程,还主动申请加入了张教授的科研团队,参与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项目。团队里的学长学姐都很喜欢他,说他“不仅学习好,还很懂机械设计,总能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

周末的时候,王大空偶尔会给安平静和叶万能打视频电话。安平静会跟他分享高考复习的进度,叶万能则会兴奋地跟他说“我又做了个新的机器人模型,等你回来给你看”。他也会跟他们分享大学的生活,说“实验室里的机器人很有意思,等你们来了,我带你们去看”。

转眼到了年底,王大空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寒假。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留在学校,跟着张教授做项目。除夕那天,他收到了徐风发来的年夜饭照片,徐威震在照片里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安平静和叶万能则给他发了段视频,视频里,他们在他家的院子里放烟花,喊着“阿空,新年快乐”。

王大空站在实验室的窗边,看着外面的烟花,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虽然现在他独自在大学成长,但伙伴们的牵挂,就像烟花一样,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新学期开始后,王大空更加忙碌。他不仅要学习大二的课程,还要负责科研团队里的部分工作。三月的一天,他在实验室里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杨一击穿着灰色的运动服,背着一个运动包,正在跟张教授讨论着什么。

“你好,我叫杨一击,是武术系的,”杨一击看到他,笑着伸出手,“张教授说你机械设计很厉害,我想跟你请教一下智能护具的设计问题,我想做一个能监测运动损伤的护具。”

王大空愣了一下,随即握住他的手:“你好,我叫王大空。智能护具的设计我之前也了解过,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落在两人身上。王大空看着杨一击,心里满是感慨——前世,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这一世,他们在大学相遇,从朋友做起。他知道,这段新的友谊,将会成为他大学时光里最珍贵的回忆之一,也会为未来的羁绊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大空和杨一击经常一起讨论智能护具的设计。杨一击负责提出护具的功能需求,王大空则负责机械结构和传感器的设计。他们一起泡在实验室里,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一起在食堂吃饭,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杨一击经常跟王大空说起他的武术训练,说“练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专注力”;王大空则跟杨一击分享他的机械设计理念,说“好的设计要兼顾功能和安全”。两人虽然专业不同,却有着很多共同话题。

周末的时候,杨一击会约王大空去操场打羽毛球,王大空则会教杨一击一些简单的机械维修技巧。他们的友谊,就在这些平凡的日常里,一点点加深。

王大空知道,他的大学时光还有很长,还有很多知识要学,还有很多朋友要认识。但他不着急,他会慢慢成长,慢慢积累,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就像此刻实验室里的智能机器人,在一次次调试中不断完善,他也在独自成长的旅程中,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上一章 第六十五章 文化节的旋律与意外,并肩的温度 因灵感而突发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实验室的晨光与伤痕,无声的默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