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动漫同人小说 > 因灵感而突发
本书标签: 动漫同人  巨神战击队  日常生活 

第六十七章 实验室的晨光与伤痕,无声的默契同行

因灵感而突发

四月的星华大学,樱花飘落在实验室的窗台上。王大空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智能护具设计图,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他和杨一击约定这周完成传感器模块的调试,此刻正反复优化数据传输的延迟问题。

“还没弄完?”杨一击推开实验室门走进来,手里拎着两个热乎的肉包和一杯豆浆,把早餐放在王大空手边,“我早上路过食堂,看你常去的那家包子铺开门了,就给你带了两个,还是你喜欢的笋丁肉馅。”

王大空抬头,才发现窗外的天已经亮透,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显示“7:23”。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接过肉包:“谢了,昨晚改程序忘了时间。传感器的信号稳定性还是有点差,传输延迟总在0.3秒左右,达不到预期。”

“别急,先吃早饭,”杨一击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他旁边,指着设计图上的传感器位置,“你看这里,是不是可以把传感器往护肘内侧移一点?我上次戴样品测试,发现外侧容易受运动幅度影响,信号会飘。”

王大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心里一动——前世战狼卫的护具就是把核心传感器放在内侧,能减少外界干扰,只是他不能直接说。他假装思考片刻,点头:“有道理,我调整一下模型,等下打印出来试试。”

吃完早餐,两人分工合作:王大空修改3D模型,杨一击则去器材室取新到的柔性传感器。没过多久,实验室门口传来“哐当”一声响,接着是杨一击的闷哼。王大空立刻跑出去,就看见杨一击蹲在地上,右手捂着左手手腕,器材箱倒在一旁,传感器散了一地。

“怎么了?”王大空蹲下来,小心地拉开他的手——杨一击的手腕擦破了一块皮,渗着血珠,是刚才搬器材箱时没站稳,被箱子边角划到的。

“没事,小伤,”杨一击想站起来,却被王大空按住,“我包里有创可贴,自己处理就行。”

“别动,”王大空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急救包——这是安平静帮他整理的,里面不仅有创可贴,还有碘伏、纱布和消炎软膏,“先消毒,不然容易感染。”他用棉签蘸着碘伏,轻轻擦拭伤口周围,动作比自己受伤时还小心。

杨一击看着他专注的样子,突然笑了:“你怎么随身带这么全的急救包?比我们武术队的还专业。”

“以前朋友总受伤,习惯了,”王大空避开“前世”的话题,快速贴好创可贴——是安平静特意选的卡通图案,他一直没舍得用,“好了,别用左手用力,等下我来搬器材。”

两人把传感器搬回实验室,王大空已经提前调整好3D模型,正在打印新的护具外壳。等待打印的间隙,杨一击突然想起什么,从运动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这是我爷爷留下的武术图谱,里面有很多卸力技巧,你不是说想学长点防身术吗?给你看看,看不懂的地方我教你。”

王大空接过笔记本,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上面画着流畅的武术动作,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批注,是老一辈的手写体。他想起前世杨一击确实教过他卸力技巧,在一次任务中帮他避开了敌人的攻击。“谢谢,”他认真地翻着,“我周末有空的时候看,不懂的再问你。”

中午,护具外壳终于打印完成。王大空把传感器安装好,杨一击立刻戴上测试——他做了几个简单的出拳、格挡动作,电脑屏幕上的数据传输延迟稳定在了0.1秒以内,完全符合预期。

“成了!”杨一击兴奋地摘下护具,拍了拍王大空的肩膀,“你这技术也太牛了!等咱们把这个护具完善好,说不定能申请专利!”

王大空看着屏幕上稳定的数据,心里也松了口气。他想起这一个多月来,和杨一击一起泡实验室的日子——杨一击会提前帮他占图书馆的位置,会在他熬夜时带早餐,会在他遇到技术瓶颈时提出不一样的思路;而他也会帮杨一击修改护具的舒适度设计,会在杨一击训练受伤时帮他处理伤口,会在杨一击遇到物理难题时给他讲解。

两人的友谊,就在这些无声的默契里,慢慢加深。

下午没课,王大空去了学校的创客空间。这里有各种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是他最喜欢待的地方。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机械零件——是他上周画的长笛调音器图纸,想自己加工一个,解决长笛音准难把控的问题。

“又来做东西?”创客空间的管理员李师傅笑着跟他打招呼,“上次你做的那个机器人小车,我还跟其他老师夸呢,设计得很巧妙。”

“李师傅好,”王大空笑着点头,“这次想做个长笛调音器,麻烦您帮我看看这个零件的加工精度。”

李师傅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没问题,我给你调一下车床,保证精度达标。对了,下周有个高校创客比赛,你要不要参加?我看你这个调音器就不错,很实用。”

王大空愣了一下——他练长笛时确实觉得调音麻烦,做这个调音器只是为了自己用,没想过参加比赛。“我再想想,”他说,“等做好了,先试试效果。”

接下来的几天,王大空一有空就泡在创客空间。杨一击有时会来找他,帮他递工具,或者在他加工零件时,在旁边练一会儿武术基本功。有一次,王大空不小心被车床的边角蹭到了手背,虽然只是轻微的红肿,杨一击却比他还紧张,立刻拉着他去水龙头下冲洗,还从包里拿出冰袋给他敷——那是他为了应对训练受伤准备的,却第一时间给了王大空。

“你也太不小心了,”杨一击一边帮他敷冰袋,一边念叨,“加工零件时要注意力集中,别总想着其他事。下次我陪你过来,帮你盯着点。”

王大空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一暖。他知道,杨一击虽然看起来大大咧咧,却很细心,就像前世,每次执行任务前,杨一击都会帮他检查赤猿卫的武器,确保没有问题。

周末,王大空终于完成了长笛调音器。这个小小的金属零件,能精准地检测长笛的音准,还能通过指示灯提示调整方向。他拿着调音器,在创客空间的角落吹了一段《卡农》,音准比以前好了很多。

“真不错!”杨一击凑过来,拿起调音器仔细看,“这个要是量产,肯定很多学长笛的人喜欢!你听我的,参加创客比赛,肯定能拿奖!”

王大空看着手里的调音器,又看了看杨一击期待的眼神,点了点头:“好,那我试试。”

他拿出手机,想给安平静发个消息,却发现上次联系还是一个月前——安平静和叶万能正在紧张地准备高考,他不想打扰他们,只在朋友圈偶尔看到他们发的复习动态。他编辑了一条消息:“平静,我做了个长笛调音器,等你们高考完,吹给你们听。”想了想,又删掉,改成了简单的“高考加油”。

放下手机,王大空看着窗外的樱花,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大学的日子还在继续,他还有很多技术要学,还有很多挑战要面对。但他不着急,他会慢慢成长,慢慢积累,就像这个长笛调音器,在一次次打磨中变得完美。而身边有杨一击这样的朋友陪伴,这段独自成长的旅程,也多了几分温暖和力量。

上一章 第六十六章 盛夏的告别与启程,独自奔赴的大学路 因灵感而突发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创客比赛的波折与守护,成长路上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