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带着暖意,吹进星华大学的创客空间。王大空正在调试长笛调音器的指示灯亮度,杨一击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张创客比赛的报名表,反复催他:“快填啊!报名截止到今天下午,你要是再犹豫,名额就没了!”
“再等等,”王大空调整着电路,“指示灯在强光下辨识度不够,我得换个高亮度的LED灯珠,不然比赛时展示会受影响。”他手里的调音器已经接近完美——金属外壳打磨得光滑发亮,侧面刻着细小的音阶标记,是他用激光雕刻机一点点刻上去的,既实用又好看。
杨一击无奈地叹口气,却还是起身:“我去器材室帮你找灯珠,你要什么型号的?”
“3mm的暖白色,亮度至少8000mcd,”王大空抬头,“谢谢,顺便帮我带瓶水。”
等杨一击拿着灯珠和水回来时,王大空已经把旧灯珠拆了下来。两人配合着安装新灯珠,杨一击递工具,王大空焊接电路,动作熟练得像合作了很久的搭档。“搞定!”王大空按下开关,调音器的指示灯亮起,暖白色的光在阳光下也清晰可见,“现在可以报名了。”
杨一击立刻把报名表推到他面前,递过笔:“我都帮你填好基本信息了,你就签个名就行。对了,比赛那天我陪你去,帮你搬设备,还能当你的‘专属观众’。”
王大空笑着签字,心里满是感激。他知道,杨一击最近在准备省武术比赛,训练很紧张,却还是愿意花时间陪他参加创客比赛。
比赛当天,王大空带着调音器来到赛场。现场人很多,各个高校的参赛选手都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有智能花盆、自动分拣机器人,还有各种新奇的电子设备。杨一击帮他把调音器放在展示台上,又拿出一块干净的布,仔细擦了擦台面:“别紧张,你的调音器很实用,肯定能吸引评委注意。”
轮到王大空展示时,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长笛和调音器,开始演示——他先吹了一段没有调音的音阶,调音器的红灯亮起,提示音准偏差;接着根据调音器的提示调整长笛,再吹时,绿灯亮起,音准完美。评委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纷纷凑过来查看调音器的结构。
“这个调音器很巧妙,体积小,精度高,还很适合初学者,”一位评委拿起调音器,仔细看了看,“你是怎么想到用机械结构结合电子感应的?很多人做调音器都只注重电子部分,忽略了便携性。”
“我自己学长笛时,觉得传统调音器太大,不方便携带,”王大空如实回答,“所以想做一个小巧的,能随时用的。机械结构参考了长笛的按键设计,电子感应部分则用了高精度的声音传感器。”
就在演示快要结束时,意外突然发生——旁边展位的选手不小心碰倒了自己的设备,一个金属零件飞过来,正好砸向王大空的展示台。杨一击眼疾手快,一把推开王大空,自己却被零件砸到了胳膊,疼得皱了皱眉。
“你没事吧?”王大空立刻扶住他,查看他的胳膊——虽然没有流血,但已经红肿了一片。
“没事,小伤,”杨一击摆摆手,看向那位选手,“下次小心点,别毛手毛脚的。”
评委们也围了过来,关心地问杨一击的情况。王大空拿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包,帮杨一击冷敷:“都怪我,刚才太专注演示,没注意周围。”
“跟你没关系,是他不小心,”杨一击笑着说,“别影响比赛,你继续展示,我没事。”
王大空心里一暖,继续向评委介绍调音器的功能。虽然刚才的意外打断了演示,但评委们对调音器的评价很高,还问了很多关于量产和改进的问题。
比赛结束后,王大空扶着杨一击去了校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只是轻微的软组织挫伤,敷点药,休息几天就好了。走出校医院时,杨一击突然说:“你那个调音器肯定能拿奖,刚才评委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
“要是拿了奖,我请你吃火锅,”王大空说,“就当谢谢你今天救了我。”
“好啊!我要吃特辣的!”杨一击立刻来了精神,完全看不出胳膊还疼着。
接下来的几天,王大空每天都会帮杨一击换药。杨一击的训练也没停,只是尽量不用受伤的胳膊发力。有一次,王大空去训练场看他,发现他正在用单手做俯卧撑,额头满是汗水,却没喊一句累。
“别练了,再练胳膊该肿了,”王大空走过去,递给他一瓶水,“医生说要多休息,你怎么不听?”
“马上就要武术比赛了,不能偷懒,”杨一击接过水,喝了一口,“我爷爷说,练武的人不能怕疼,这点小伤不算什么。”他顿了顿,看向王大空,“你不是也一样?上次做调音器时手被蹭到,还不是第二天就去创客空间了。”
王大空愣了一下,没想到杨一击把这些小事都记在了心里。他知道,他们都是一样的人——认定的事,就会坚持到底,哪怕受伤也不放弃。
一周后,创客比赛的结果公布,王大空果然拿了二等奖。他拿着奖杯和证书,第一时间找到杨一击:“我们去吃火锅!”
火锅店包间里,杨一击看着奖杯,兴奋地说:“我就知道你能行!下次咱们再一起做个项目,比如智能武术护具,我负责功能设计,你负责技术实现,肯定能拿一等奖!”
“好啊,”王大空笑着点头,给杨一击夹了一块肥牛,“多吃点,补补你受伤的胳膊。”
吃饭时,王大空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安平静打来的。他接起电话,就听见安平静兴奋的声音:“阿空!我和阿能高考结束了!我们估分了,应该能考上星华大学!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去找你玩?”
王大空心里一暖,笑着说:“随时欢迎,我带你们参观学校,还请你们吃火锅。”
挂了电话,杨一击好奇地问:“是你高中的朋友?”
“嗯,”王大空点头,“他们也想考来星华大学,以后我们就是校友了。”
杨一击眼睛一亮:“太好了!到时候咱们一起玩,我还能跟他们请教学习经验,我文化课可差了。”
王大空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安平静和叶万能的到来,会让他的大学生活更加热闹,也会让他和伙伴们的羁绊更加深厚。
走出火锅店,夜色渐浓,路灯亮起。王大空和杨一击并肩走在马路上,聊着未来的计划——杨一击想参加全国武术比赛,王大空则想继续完善智能护具,还想提前修完大二的课程,早点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王大空看着身边意气风发的杨一击,心里满是感慨。他知道,这段和杨一击相处的日子,是他大学时光里最珍贵的回忆之一。他们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分享喜悦,一起在成长的路上并肩前行。
他也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他,还有很多伙伴在等着他重逢。但他不着急,他会慢慢成长,慢慢积累,就像他做的长笛调音器一样,在一次次打磨中变得更加优秀。而身边这些温暖的陪伴,终将成为他最坚实的力量,让他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