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废后当晚,他跪求我别走
本书标签: 古代 

废后当晚,他跪求我别走

废后当晚,他跪求我别走

晨雾未散,我披着外衣往御花园去。昨夜的雨把青砖洗得发亮,檐角铜铃还在滴水,一声接一声敲在人心上。

走到偏僻的凉亭前,就看见青禾独坐石凳。她手里攥着片素绢,指节都泛了白,面前放着个空食盒,盖子内侧刻着太子府旧印。看我走近,她慌忙把素绢藏进袖中,动作太急,鬓边的珍珠步摇都晃了几下。

"这雨洗过的竹叶最是清润。"我缓步走到亭中,在她对面坐下。她垂着眼,睫毛在晨光里投下一片阴影,像是没睡好。

"奴婢只是来打扫落叶。"她轻声说,声音比往常更低。

我笑着指了指那食盒:"这是尚膳监新制的点心?怎的还未启封就丢了?"

她没接话,只是伸手去够桌上的茶盏。我注意到她手腕内侧有道淡青的痕迹,像是墨渍,又像是胎记。她察觉我的目光,立刻将手藏到身后。

"昨夜那场雨,倒像要把旧账都冲净似的。"我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看着她袖口露出的素绢一角。那纹路,竟与我在密档中见过的前朝印记相似。

她忽然站起身:"娘娘恕罪,奴婢该去给太后娘娘送早膳了。"

转身离去时,我瞥见她袖口那素绢的一角。半枚残破的族徽纹样,在晨光里若隐若现。

回到东宫书房,我让小满取来朱砂印泥。摊开青禾近三月领取脂粉银钱的单据,细细对照尚宫局记录。果然发现其中两笔大额支出无据可查,数目之大,足够买下整座胭脂铺子。

"娘娘,这是要查青禾姑娘?"小满递来印泥时小心翼翼地问。

我没回答,只是蘸取松烟墨,轻轻拓印在一张宣纸上。渐渐地,纸上浮现出两个字——河阳。

这正是前朝重臣青氏的祖籍。当年抄斩时有个七岁女童侥幸逃脱,据说就是被个老宫人偷偷带进了宫。

烛火跳动,我凝视着逐渐清晰的字迹。想起昨夜徐氏被抓时踢翻的花盆,泥土里混杂的墨渍,与青禾袖中素绢的纹路,或许并非巧合。

当夜,我携密档前往东宫书房。萧景行正在批阅奏折,见我进来微微蹙眉。我把拓印的"河阳"二字推至他面前,他手指一顿,朱笔在纸上洇开墨团。

"她若真是前朝遗孤,为何这些年从未有过异动?"他语气冷淡,却将那纸拓印悄悄压在奏折最底层。

我盯着他袖口蹭到的墨渍,缓缓道:"正是因为隐忍至今,才最是可怕。殿下可知昨日徐氏搜出的禁书,夹页中藏着的正是青氏旧族联络名单?"

他突然起身,打翻了茶盏。青瓷碎片溅起,划破我手腕。他未作歉意,只沉声道:"你太过疑心了。青禾...她不是那种人。"

门外传来轻微响动,我透过雕花窗棂看见一抹青色衣角匆匆掠过。那方向,正是青禾的居所。

青禾寝殿外廊,她靠在朱漆柱旁,指尖深深掐进掌心。远处传来更鼓声,她望着自己映在窗纸上的影子,忽然轻笑出声。

拂袖取出袖中素绢,对着月光可见其上隐约浮现的水印。那正是她每晚用特制药水反复描画的族徽,如今已深深刻进织锦纹理。

忽听得远处脚步声,她迅速将素绢藏入发间,转身时碰落案上诗笺。那上面写着半阙未完成的词——"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风起时,她望着东宫方向,眼中情绪复杂难辨。远处书房烛火犹亮,映出两个模糊的身影轮廓。

子时钟声响起,她轻轻抚摸腕间红绳,绳结处缀着颗黯淡的珠子——正是当年逃亡时,从母亲裙裾上扯下的最后一颗装饰。

上一章 废后当晚,他跪求我别走 废后当晚,他跪求我别走最新章节 下一章 废后当晚,他跪求我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