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重生怀表:我在民国解密永生
本书标签: 现代  推理悬疑 

红绸锁魂:裴昭的杀戮仪式

重生怀表:我在民国解密永生

回廊里的风突然变得粘稠,像浸了血的棉絮糊住口鼻。陈溯的皮鞋跟刚碾过最后一级石阶,周遭的光影便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雕花廊柱渗出朱砂般的液珠,悬在穹顶的琉璃灯骤然炸裂,碎片却凝滞在半空,折射出无数个他错愕的脸。

“嗡——”

耳鸣声里混着齿轮错位的钝响,下一秒,他后背撞上冰凉的墙面。鼻尖涌入呛人的龙涎香,混杂着陈旧木料与红绸的甜腻气息,像极了老宅里尘封多年的喜棺被撬开时的味道。

满墙都是他的照片。

从襁褓里皱巴巴的婴儿,到军校毕业时穿制服的青年,甚至上周在咖啡馆皱眉看报纸的侧影,全被红绸死死钉在檀木壁板上。那些猩红绸缎在天花板与地面间缠绕成密不透风的网,每一寸褶皱里都藏着细碎的金粉,在昏暗的光线下浮动,像无数只窥视的眼睛。

“咔哒,咔哒。”

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不疾不徐,却精准地踩在心跳的间隙里。陈溯猛地转头,看见裴昭站在红绸垂落的阴影里,月白色旗袍开衩处露出一截玉似的小腿,腕间银镯随着抬手的动作轻晃,反射出冷冽的光。

“喜欢这份礼物吗?”她笑的时候眼角会泛起细密的纹路,让那张过分精致的脸突然有了烟火气,可说出的话却淬着冰,“找齐这些照片,花了我整整三十年。”

陈溯的手在身侧攥成拳,指节泛白。他认得这个地方,民国时期留存的公馆主楼,去年考古队清理地基时,他作为顾问来过三次。可眼前的布置绝非现代手笔——墙上的照片边缘泛着自然的黄褐,红绸的经纬里还嵌着早已停产的玻璃纱线,就连空气里的尘埃都带着属于旧时光的滞重感。

“1937年6月13日。”裴昭突然抬手,银镯贴在他耳侧,冰凉的金属触感里,那些凹陷的数字硌得人发麻,“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

陈溯喉结滚动,没应声。他在档案馆见过这个日期,淞沪会战爆发前两个月,城南教堂那场离奇的爆炸,卷宗里记载着三十七具烧焦的尸体,其中就有位姓裴的女学生。

“那天我本该嫁给你祖父。”裴昭突然凑近,旗袍领口的盘扣蹭过他的下巴,“红绸都备好了,就像现在这样。”她指尖抚过最近的一张照片,那是陈溯十岁生日时拍的,背景里隐约能看见祖父书房的博古架,“可惜啊,他选了家国大义,把我留在了火场里。”

红绸突然像活过来的蛇,猛地从墙面弹起!陈溯只觉脖颈一紧,绸缎边缘的金粉簌簌落在衣领里,带着灼烧般的疼。他挣扎着抬头,看见裴昭手里握着块铜制怀表,表盖打开着,指针正以疯狂的速度倒转。

“别急。”她笑得诡异,“每月朔日,我都会给你留个纪念。”

怀表的滴答声突然消失。

陈溯发现自己动弹不得,身体像被冻在琥珀里。红绸越收越紧,勒得他几乎窒息,眼角的余光里,满墙的照片开始扭曲变形——婴儿照里的他长出了白胡子,军校制服上沾满了血,咖啡馆的玻璃窗裂成蛛网,后面站着个穿婚纱的女人,脸却像被水泡过的纸,模糊不清。

“看这里。”裴昭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他艰难地转动眼球,看见怀表的表盘变成了面镜子,镜子里映出座教堂。哥特式的尖顶在夕阳下泛着铁锈色,门前的台阶上站着穿西装的男人,正弯腰给新娘戴戒指。那是祖父年轻时的样子,而新娘的脸……分明是裴昭现在的模样。

“轰——”

镜子里的教堂突然炸开。火焰像活过来的野兽,吞噬了尖顶,吞噬了台阶,吞噬了那对新人。陈溯听见了尖叫声,混杂着怀表齿轮断裂的脆响。红绸突然松开,他踉跄着后退,撞翻了墙角的花瓶。

青花瓷碎在地上的声音里,怀表的指针停了。

停在1937年6月13日。

裴昭不见了。满墙的照片还在,只是每张照片里都多了样东西——陈溯的左肩上,有个指甲盖大小的红印,像块没干透的朱砂。红绸依旧缠绕在墙上,只是那些金粉聚成了字,歪歪扭扭地写着:

“下个月初一,记得穿件方便脱的衣服。”

陈溯捂着脖子咳嗽,喉咙里全是铁锈味。他低头看向地上的瓷片,其中一块映出他的脸,眼角不知何时多了道细纹,像极了裴昭笑时的纹路。怀表落在碎片堆里,表盖合上了,背面刻着的花纹在光线下流转,仔细看才发现,那是无数个重叠的“朔”字。

窗外的天色暗了下来,回廊里的风又开始流动,带着深秋的凉意。陈溯捡起怀表,金属外壳冰凉刺骨,表盖内侧贴着张泛黄的小照片,是个穿学生装的女孩,站在教堂门前,笑得眉眼弯弯。

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行小字:

“等你第三次忘记我,我们就一起留在民国。”

红绸突然簌簌作响,像是在应和这句话。陈溯猛地抬头,看见最顶上的那张照片里,他自己的眼睛动了动,嘴角勾起个诡异的笑。

上一章 雨夜追凶:白舒洁的双重异常 重生怀表:我在民国解密永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数据漩涡:三重时空的叠加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