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晨光刚漫过窗棂,林小晚就被客厅里的动静吵醒。她揉着眼睛走出卧室,看见五岁的儿子高念安正踮着脚,扒着书架最上层的木盒子——那是他们专门用来装婚礼纪念物的收纳盒。
“慢点,别摔着。”高育良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刚热好的牛奶,语气里满是无奈的纵容。小家伙已经不止一次想“研究”这个盒子里的“宝贝”了,每次都被他以“等你再长大点”搪塞过去。
林小晚走过去,笑着打开盒子:“今天就给你看看,爸爸妈妈的‘秘密’。”
盒子里的东西不多,却每一件都藏着故事:泛黄的《牡丹亭》唱本、画着玉兰的素描肖像、婚礼上交换的玉兰花戒,还有那本同事们送的《高林调解录》。高念安指着一张拍立得照片,照片里的玉兰树下,年轻的爸爸妈妈正相视而笑。
“这是哪里呀?”小家伙歪着脑袋问。
“是政法大学的玉兰园,爸爸妈妈第一次‘正式说话’的地方。”林小晚捏了捏儿子的脸蛋,眼里满是温柔。
高育良放下牛奶,接过话头:“那天你妈妈站在玉兰树下,手里拿着唱本,紧张得连页都翻错了。”
“明明是你先问我‘花开得好不好’,还故意绕远路送我回家!”林小晚不服气地反驳,夫妻俩相视一笑,满室都是岁月静好的暖意。
“要不去看看吧?”高育良忽然提议,“听说今年的玉兰花,开得比往年还盛。”
半小时后,一家三口站在了熟悉的玉兰园里。白瓣层层叠叠,像落了一地的月光。高念安兴奋地跑在前面,一会儿捡花瓣,一会儿追蝴蝶。林小晚挽着高育良的胳膊,慢慢走在花树下,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心跳加速的日子。
“还记得张秘书当年说的‘案卷宗’吗?”林小晚忽然想起什么,笑着说,“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我们,还真是别扭。”
“不别扭怎么能记住这么久?”高育良握紧她的手,“就像这玉兰,要经过一整个冬天的等待,才能开得这么好看。”
正说着,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哟,这不是高老师和林助理吗?”
回头一看,是带着家人来踏青的小宋,还有同行的张秘书。多年过去,小宋还是当年那副爱热闹的样子,一见面就打趣:“这是带着‘小证人’来重温恋爱现场啊?念安,快说说,你爸妈在家是不是也这么‘黏糊’?”
高念安眨巴着大眼睛,脆生生地回答:“爸爸每天都会给妈妈泡柠檬水,妈妈会给爸爸的砚台添墨!”
小家伙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张秘书笑着拿出手机:“得拍下来发给院长,让他看看,当年的‘模范搭档’,现在成了‘模范夫妻’。”
阳光透过花瓣,洒在每个人身上。高育良看着身边笑靥如花的林小晚,又看看不远处和小宋孩子玩得开心的儿子,心里满是踏实。他忽然明白,最好的日子,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这样寻常的周末,有花,有你,有我们。
临走时,高念安把捡来的玉兰花瓣小心地夹进笔记本里,认真地说:“我要把它送给我的同桌,告诉她,爸爸妈妈的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
林小晚和高育良相视一笑,在彼此的眼里,看到了岁月最好的模样——砚香依旧,玉兰常开,而我们,永远都在。
完
我更完这篇,我要休息一段时间,为下一篇更好的写文的状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