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与世无争(另类宫斗)
本书标签: 古代  姐妹情深  宫斗 

第三十七章 继后议,暗流藏

与世无争(另类宫斗)

“娴贵妃或将继后”的流言,像藤蔓般在宫墙内疯长,缠得人心头发紧。

朝堂之上,争议渐起。吏部尚书率先上奏,称娴贵妃“德容兼备,抚育皇长子有功,宜正位中宫,以安社稷”。此议一出,立刻得到不少大臣附和,尤以与赵家交好的官员为甚。

然反对之声亦不弱。礼部侍郎直言:“贵妃虽贤,却无子嗣傍身,恐难孚众望。且中宫之位关乎国本,当择世家贵女,以固根基。”言下之意,无非是嫌柳依依家世不够显赫,镇不住场面。

皇上将奏折悉数留中,不置可否,却在一次议政后,单独留下了赵老将军。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皇上看着这位鬓染风霜的老臣,缓缓道:“赵将军以为,立娴贵妃为后,可行?”

赵老将军躬身答道:“皇上,娴贵妃品性端方,待皇长子视若己出,于先皇后娘娘有旧恩,于赵家有大恩。论情论理,皆是不二人选。”他顿了顿,又道,“至于子嗣与家世,老臣以为,心术端正远胜虚名,家世并非万全。”

皇上沉默颔首。赵老将军的话,说到了他心坎里。他何尝不知,后宫之中,真心待皇长子、又能让他稍感安心的,唯有柳依依。

只是,那位置太沉,他怕她扛不住,更怕……重蹈赵清婉的覆辙。

消息传回后宫,更掀起千层浪。

曾依附庄贵妃的几位妃嫔,如今失了靠山,正愁找不到新的依附,听闻流言,纷纷往永寿宫跑,或送礼,或请安,姿态放得极低。

柳依依一概淡然处之,礼物拒收,请安便淡淡应付几句,不多言,也不亲近。她心里清楚,这些人不过是趋炎附势,一旦风向有变,转脸便能捅她一刀。

长信宫的旧人却真心为她高兴。卫常在捧着新绣的帕子,笑得眉眼弯弯:“娘娘若是成了皇后,咱们长信宫的人,腰杆也能挺得更直些。”

蒋容华却忧心忡忡:“树大招风。这后位之争,从来都是血光剑影。娘娘如今已是贵妃,安稳度日不好吗?”

韩嫔轻叹:“不是咱们想不争,就真的能躲过去的。你看那些人,明里暗里盯着的,何止是后位,更是皇长子。娘娘若不站得更高些,如何护得住殿下?”

一句话,让殿内瞬间安静。

柳依依抚摸着皇长子的小手,那温热的触感让她心头一紧。是啊,她早已不是孤身一人。她肩上扛着的,是赵皇后的托付,是皇长子的安危,容不得她退缩。

可她终究意难平。夜里对着孤灯,她总会想起赵皇后临终前的眼神,那般疲惫,那般释然。中宫之位,于她而言,从来不是荣耀,而是一副沉重的枷锁。

偏偏有人不愿让她安生。

几日后,一份匿名奏折递到御前,称“娴贵妃暗中培植势力,与赵家过从甚密,恐有外戚干政之嫌”,甚至暗指皇长子“体弱多病,恐非福泽深厚之人”,隐隐有质疑其储君之位的意思。

皇上震怒,将奏折摔在地上,厉声问李德全:“查!给朕查清楚是谁在背后嚼舌根!”

李德全吓得魂飞魄散,连忙领命。这等奏折,无疑是在触碰皇上的逆鳞——皇长子是他唯一的嫡子,柳依依是他默许护着皇长子的人,质疑他们,便是质疑他的决定。

柳依依得知此事时,正在教皇长子认“安”字。小小的孩童握不住笔,只知道用肉乎乎的手指在宣纸上乱涂,嘴里咿咿呀呀地喊着“母妃”。

她的心瞬间沉了下去。暗箭果然来了,而且一出手就直指要害。

“娘娘,要不要……”卫常在急得想找人去查。

“不必。”柳依依按住她的手,眼神沉静,“皇上心里有数。咱们越是慌乱,越是中了别人的计。”

她转身对乳母道:“抱殿下回内殿歇息,今日不必再出来了。”

待皇长子离开,她才对众人道:“从今日起,永寿宫的人,非必要不得外出。往来信件、物件,一律仔细查验。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急着跳出来。”

韩嫔点头:“娘娘说得是。咱们先稳住阵脚,静观其变。”

果然,不出三日,李德全便查到了线索——那匿名奏折的字迹,与礼部侍郎府上的一位幕僚极为相似。而礼部侍郎,正是极力反对立她为后的人之一。

皇上没有立刻处置礼部侍郎,却在朝会上不点名地斥责了“以流言惑乱朝纲、妄议储君者”,言辞严厉,吓得众人噤若寒蝉。

此事虽未掀起大浪,却让柳依依彻底明白,后位之争,早已不是她想躲就能躲开的。暗处的眼睛,正死死盯着她和皇长子,随时准备扑上来咬一口。

她走到窗前,望着天边沉沉的暮色。风吹过庭院,卷起几片落叶,带着深秋的寒意。

“看来,这副担子,我是非挑不可了。”她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为了皇长子能平安长大,为了不让赵皇后的心血白费,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她也必须一步一步走下去。

只是,那看似近在咫尺的后位,究竟是护佑她的铠甲,还是将她推向深渊的陷阱?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能再仅仅是那个只求安稳的娴贵妃了。她要变得更强,强到足以护住身边的人,强到让所有宵小之辈不敢再轻举妄动。

深宫的夜,依旧漫长。而永寿宫的灯火,却比往日亮得更久了些。

上一章 第三十六章 初立足,起微澜 与世无争(另类宫斗)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万国贺,舞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