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初级会计实务
本书标签: 现代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基础

初级会计实务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基本假设概念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时间和空间范围以及所采用的主要计量单位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会计假设对于履行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要求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二)会计基本假设主要内容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应当集中反映某一特定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如果某项经济交易或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个体所发生的,则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如果企业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或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则属于企业会计主体的核算范围。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企业的资产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债务将按照既定的债务合约条件进行清偿,企业会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估计并选择相应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是据以分期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会计期间通常分为会计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等。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选择货币作为共同尺度进行计量,具有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其结果的作用。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难以对不同性质、不同种类、不同质量的交易或事项按照统一的计量单位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难以汇总和比较。采用货币计量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排斥采用其他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单位可以对货币计量单位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例如,在原材料的实物量度(吨、千克等)中可以补充说明原材料的储存、耗费等经管责任的落实状况。

二、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础,具体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款项收付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本期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而不能确认为本期的收入;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与本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无关而不能确认为本期的费用。为了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和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目前,我国政府会计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工会会计、社会保险基金等基金(资金)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下会计处理结果的差异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相对应的两种会计核算基础。相较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下会计处理较为复杂,其会计处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款项收付时间不一致时产生两种会计核算基础下确认的利润差额。例如,在商品销售收入已经实现而销售款项尚未收到时,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的当期收入和利润高于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的当期收入和利润。

上一章 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初级会计实务最新章节 下一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