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吧夜话之后,关雎尔和陈朗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更加松弛而自然的阶段。那层薄薄的、介于邻居与朋友之间的窗户纸似乎被捅破了,交流变得更加随意和频繁。
他们依然不会每天联系,但微信上的对话不再局限于物业通知或求助。陈朗会分享他遇到的有趣的代码段(配以哭笑不得的解释),或者某个游戏里惊艳的美术设计截图;关雎尔也会在写作卡壳时,发个“抓狂”的表情包过去,偶尔能得到他跳出常规思维的建议。有时深夜,如果看到对方窗口还亮着灯,会发一句“还在奋战?”的问候,像是一种无声的陪伴。
这种互动让关雎尔感到舒适。它填补了工作写作之外的一些碎片时间,提供了一种轻松的精神交流,又不会过度侵入她的个人空间。她开始习惯生活里有这样一个可以随时聊上几句、分享点滴的“伙伴”。
姐妹们似乎也默认了这种新常态,不再一惊一乍,只是偶尔打趣两句“你的专属技术支持今天上线没?”。
然而,平静的湖面下,暗流仍在涌动。
关雎尔逐渐察觉到陈朗的一些细微变化。他的关心变得更加具体和频繁。比如,上海发布高温预警,他会提醒她注意防暑;知道她晚上常写作,会分享一些护眼小技巧;甚至有一次,她随口提了句嗓子不太舒服,第二天门口就挂了一盒润喉糖。
这些举动体贴周到,远超普通邻居或朋友的界限,但又做得不算逾矩,让人难以严词拒绝。
关雎尔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她享受这种被细心关照的感觉,没有人会真正反感他人的善意;另一方面,她内心的警报器又开始低声鸣响。她清楚地知道,这些行为背后意味着什么。
她尝试过委婉地拉开距离。比如,对于那盒润喉糖,她真诚地道了谢,但第二天回赠了一盒同等价位的进口咖啡胶囊,保持了某种“礼尚往来”的平衡,暗示不想亏欠太多。
陈朗接收到了信号吗?似乎有,又似乎没有。他依旧保持关心,只是方式变得更含蓄了些。
更大的考验发生在一个周末。关雎尔受邀参加一个在杭州举办的文学论坛,需要出差两天。她只是在群里随口提了一句行程安排。
出发那天早上,她拉着行李箱刚出电梯,却意外地发现陈朗也等在楼下,同样背着双肩包,像是要出门的样子。
“早啊,”他很自然地打招呼,“去杭州?”
关雎尔有些惊讶:“嗯,你怎么知道?”
“昨天听你提了一句。真巧,我正好也去杭州参加个游戏行业的交流会。”陈朗笑道,“一起打车去高铁站?顺路。”
这个“巧合”实在太过刻意。关雎尔几乎瞬间就能断定,他是因为知道她的行程,才特意安排了同行。她心里掠过一丝不快,有种被“算计”了的感觉。
但表面上,她维持着礼貌:“是吗?那挺巧的。”她没有拒绝一起打车,毕竟确实顺路,单独拒绝反而显得自己小题大做。
去高铁站的路上,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关雎尔话不多,看着窗外。陈朗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疏离,尝试找了几个话题,见她反应平淡,便也安静下来。
到了高铁站,取票,进站。发现他们的车厢居然相邻,座位号也只隔了几排。
“看来真是……挺有缘分的。”陈朗试图缓和气氛,开了个玩笑。
关雎尔扯了扯嘴角,没接话。
一路无话。到了杭州,出站后人流如织。关雎尔正准备去排出租车,陈朗又开口:“你去哪个酒店?我约的车好像还挺空,要不一起?”
关雎尔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明确:“谢谢,不用了。我们不同路,就不麻烦你了。论坛和交流会应该都挺忙的,各自活动吧。回上海再见。”
她的话说得清晰直接,没有任何模糊的空间。
陈朗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明显的失落和尴尬,但很快调整过来,点了点头:“好,那……你自己注意安全。回见。”
关雎尔点点头,拉着行李箱,转身汇入了排队打车的人流,没有再回头。
坐上出租车,看着窗外杭州陌生的街景,关雎尔轻轻叹了口气。她并不喜欢这样直接地拒绝别人的好意,但她更不喜欢这种被步步紧逼的感觉。她需要明确自己的边界。
在杭州的两天,她专注于论坛,收获颇丰。陈朗没有再发来任何消息。她乐得清静。
回上海的高铁上,她意外地又碰到了陈朗,像是真的巧合。两人点头示意,没有多余的交流,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一路沉默。直到快下车时,陈朗才走过来,语气诚恳地说了句:“关小姐,之前……如果我的行为让你感到困扰了,我很抱歉。我没有恶意。”
关雎尔看着他,看到他眼里的认真和些许懊恼,心里的那点不快也消散了。她摇摇头:“没关系。谢谢你的坦诚。只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做邻居和朋友更轻松自在。”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明确地定义两人的关系。
陈朗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抱歉,打扰了。”
列车到站,两人随着人流下车,走向不同的地铁线路入口,没有再同行。
回到2204,关雎尔感到一阵轻松的疲惫。她处理了一件有些棘手的人际关系问题,并且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边界。
群里,姐妹们关心地问起杭州之行顺不顺利,有没有遇到“巧合”。
关雎尔如实相告,包括最后摊牌的部分。
群里沉默了几秒。
曲筱绡:“哎呦喂,这就BE了?我还以为能成呢……”
樊胜美:“说清楚了也好,免得以后麻烦。关关处理得对。”
邱莹莹:“啊……其实我觉得陈哥人还挺好的……”
安迪:“遵循内心即可。不必要的困扰尽早排除是明智之举。”
关雎尔看着屏幕,笑了笑。她知道姐妹们多少有点替她惋惜,但她自己心里只有轻松。
湖面的涟漪或许会因为这次明确的拒绝而渐渐平息。那暗流,似乎也被她果断地截断了。
她走到阳台,望着窗外。夜色中的城市依旧繁华喧嚣。
她的世界很大,容得下各种各样的关系和情感。但她只选择那些让她感到舒适、自在、能共同成长的。
至于其他,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她的主旋律,依旧清晰而坚定,不容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