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卷雪传军情,帐内密谈觅旧踪,发小相携谋良计,一纸书信系前尘🌸

- 北境军营・前营议事帐 -
吴世勋从边境巡查回来时,肩上落满了雪,玄色披风沾着冰晶,一进帐就被炭火烘得化了水汽。
楚副将刚汇报完 “朔漠骑兵只是试探性徘徊,已命人加强巡逻”,帐外就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张艺兴提着药箱走进来,见他肩头沾雪,直接上前伸手拂了拂
张艺兴刚从边境回来?雪粒子这么大,也不知道让兵卒给你扫扫。
这熟稔的动作自然得像吃饭喝水,楚副将看得愣了愣,谁都知道永安侯性子冷,在军营里除了老部下,极少与人亲近,可对这位刚到的张院判,竟半分不设防。
吴世勋没躲,任由他拂去肩上的雪,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吴世勋刚跟哨兵确认完地形,没顾上。
他转向楚副将
吴世勋你先下去,让军需处把新到的御寒物资优先送伤兵营。
待楚副将走后,他才看向张艺兴
吴世勋伤兵营那边没出什么事吧?顾姑娘…… 还好?
张艺兴放心,伤兵换药都顺利,苏云妹妹在教两个小医兵辨认草药,耐心着呢。
张艺兴把药箱放在桌上,从里面拿出个小瓷瓶
张艺兴这是我调的驱寒药膏,你肩伤老毛病,北境雪天容易疼,睡前记得抹。
他说着,又想起什么
张艺兴对了,云舒妹妹问起陈老卒的事,我跟她提了句,等你有空,我们一起跟她细说。
吴世勋接过瓷瓶,指尖触到温热的瓶身,张艺兴打小就记着他的旧伤,从京里到北境,从没忘过。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吴世勋陈老卒我有印象,当年是顾将军身边最得力的亲兵,顾家出事後,他就卸甲回了北境老家,住在离雁门关不远的陈家堡。只是这几年没联系,不知道他还在不在那儿。
张艺兴我父亲当年跟陈老卒也算熟,说他性子倔,认定的事八头牛拉不回来,当年顾将军被诬陷,他还去京里递过状纸,被李嵩的人拦了回来。
张艺兴坐在他对面,给自己倒了杯热茶
张艺兴要找他,得先让他信我们,云舒妹妹手里有顾将军的兵符碎片,或许能当信物。
吴世勋点头
吴世勋兵符碎片是关键。只是陈家堡离边境近,怕有李嵩的人盯着,不能大张旗鼓去找。
他顿了顿,看向张艺兴
吴世勋你跟顾姑娘去一趟吧,你是军医,以‘巡查边境村落药材储备’的名义去,不容易引人怀疑。我在军营盯着朔漠的动静,也能稳住李嵩那边的眼线。
张艺兴想了想,觉得可行
张艺兴也好,我跟云舒妹妹去,路上有个照应。只是…… 你不担心我跟她走漏消息?
他故意逗了句,从小到大,他们俩就没什么不能说的,可这会儿涉及顾家案,他还是想逗逗这位 “冷面侯爷”。
吴世勋瞥了他一眼,语气没波澜
吴世勋你要是想走漏,当年就不会帮我藏着李嵩买通朔漠的证据了。
一句话让张艺兴笑起来,三年前吴世境遇袭後,他在太医院查到李嵩与朔漠药材交易的记录,没声张,悄悄给吴世勋送了去,这份默契,早刻在骨子里了。
正说着,帐外传来兵卒的声音:“侯爷,苏姑娘说给您送些刚煮好的驱寒汤。”
吴世勋刚应了声,顾云舒就端着个陶碗走进来,见帐内只有他和张艺兴,愣了一下,她还以为议事帐里人多,特意等楚副将走了才来。张艺兴见状,笑着起身
张艺兴正好,我也该回伤兵营了,你们聊。
他路过顾云舒身边时,轻声说了句
张艺兴云舒妹妹,明日我们去陈家堡找陈老卒,记得带上兵符碎片。
顾云舒点头,看着他走出帐,才把陶碗递给吴世勋
顾云舒(苏云)听刘军医说您肩伤在雪天容易疼,我煮了点驱寒汤,加了当归和生姜,您趁热喝。
吴世勋接过陶碗,暖意从指尖传到心里,他低头抿了一口,辛辣中带着当归的药香,是他没喝过的味道,江南的温软,好像都煮进这碗汤里了。他抬眼看向顾云舒,见她还站着,道
吴世勋坐吧,关于找陈老卒的事,张艺兴跟你说了?
顾云舒(苏云)说了,明日去陈家堡。
顾云舒坐下,想起什么
顾云舒(苏云)侯爷,陈家堡会不会有危险?
吴世勋有张艺兴在,他心思细,又懂医术,能应付突发情况。
吴世勋放下陶碗
吴世勋你们就以‘查药材’的名义去,别主动提顾将军,等陈老卒先认出兵符碎片再说。
他顿了顿,从怀里拿出块墨玉令牌
吴世勋这是永安侯府的令牌,遇到盘查,亮出来能管用。
顾云舒接过令牌,指尖触到冰凉的玉面,上面刻着 “永安” 二字,和他之前送的玉佩是一套。她握紧令牌,轻声道
顾云舒(苏云)多谢侯爷。
吴世勋不用谢。
吴世勋看着她,语气比平时软了些
吴世勋找到陈老卒後,别急着问线索,先确认他的心意。李嵩当年拦过他递状纸,他心里对李嵩恨得很,只是怕连累家人,才一直没敢出声。
顾云舒点头记下,见帐外的雪又大了些,道
顾云舒(苏云)那侯爷早些休息,我不打扰您了。
她起身要走,又想起什么,回头道
顾云舒(苏云)驱寒汤要是不够,我再煮些送来。
吴世勋看着她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勾了勾,轻声道
吴世勋好。
帐内炭火噼啪作响,碗里的驱寒汤还冒着热气,北境的雪再冷,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