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间雪
第六章 桂香里的约定
清晨的风带着雨后的湿润,悄悄推开书屋的木门。林晚刚把爷爷留下的青瓷瓶摆在窗边,就听见巷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沈知行提着一个竹篮走进来,篮沿还沾着几片新鲜的桂花瓣。
“猜我带了什么?”他把竹篮放在藤桌上,掀开盖布的瞬间,清甜的香气漫满整个屋子。林晚探头一看,篮子里装着刚采的桂花、一小罐糯米和几个圆滚滚的橘子,都是爷爷信里提过的东西。“你怎么知道……”她惊讶地睁大眼睛,话没说完就被沈知行打断:“上次看信里写奶奶爱喝桂花糯米酒,正好今早路过巷尾的桂树,就想着试试看。”
两人分工合作,林晚负责清洗桂花,沈知行则坐在灶台边煮糯米。炉火跳动着暖光,把沈知行的侧脸映得格外柔和,林晚看着他认真搅拌糯米的模样,忽然想起爷爷信里写的“阿雪煮酒,我添柴”,嘴角不自觉地弯了起来。“小时候爷爷煮酒的时候,总让我在旁边帮他递东西,”她一边把沥干的桂花撒进瓷碗,一边轻声说,“那时候我总嫌麻烦,现在才知道,原来一起做事的时光这么暖。”
沈知行抬头看她,眼里带着笑意:“那以后,每次煮酒都让你递东西,好不好?”林晚脸颊微红,轻轻“嗯”了一声,指尖的桂花落在瓷碗里,发出细碎的声响。
糯米煮好后,两人一起把它倒进陶罐,再铺上一层桂花,最后淋上米酒。沈知行盖紧罐口时,忽然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刻着“雪晚”两个字,和之前那枚铜书签的字迹一模一样。“昨天找木匠师傅刻的,”他把木牌系在陶罐上,“爷爷写‘雪落纸间’,我们就用‘雪晚’,把他们的故事和我们的,系在一起。”
林晚看着木牌上的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得发烫。她忽然想起里间书架上有爷爷留下的酒坛,便拉着沈知行一起去搬——那是个深褐色的陶坛,坛身上刻着“岁岁安”三个字,是爷爷当年亲手烧制的。“把糯米酒装在这里面,等明年秋天开封,”林晚摸着坛身的字迹,眼里满是期待,“就像爷爷和奶奶当年约定的那样。”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酒坛上,把“岁岁安”三个字照得格外清晰。沈知行忽然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信纸,上面是他模仿爷爷的字迹写的几句话:“今日与晚晚煮桂花糯米酒,坛藏岁岁安,心盼年年伴。待到来年桂香时,共饮此酒,共话当年。”
林晚接过信纸,指尖拂过熟悉的字迹,忽然鼻子一酸。她想起爷爷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说“要找个能陪你煮酒看月亮的人”,原来爷爷早就替她盼着这样的时光。“我们把这张信也放进坛子里吧,”她抬头看着沈知行,眼里闪着光,“等明年开封的时候,就像爷爷和奶奶也在身边一样。”
沈知行点头,小心翼翼地把信纸折好,放进酒坛。两人一起把坛口封好,搬到书屋最里面的架子上,旁边就是放着旧信的木盒。林晚靠在沈知行肩上,看着架子上的酒坛和木盒,忽然觉得,这间书屋就像一个时光宝盒,装着爷爷和奶奶的爱情,也装着她和沈知行的约定。
傍晚的时候,巷口的桂树被风吹得沙沙响,林晚坐在窗边,看着沈知行在院子里收拾竹篮。他忽然回头,对她笑着挥手:“明天我们去买些橘子吧,爷爷信里说,奶奶爱把橘子放在酒坛旁边,说这样酒里会有橘子的甜香。”林晚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明年秋天的桂花会更香,明年的糯米酒会更甜,而她和沈知行的故事,会像爷爷和奶奶的那样,在岁月里慢慢沉淀,变成最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