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间雪
第十一章 雪夜里的双向奔赴
冬至的雪比预报来得早,细密的雪片裹着寒风,把书屋的玻璃窗晕成一片朦胧的白。林晚刚把最后一本旧书的塑封拆完,门轴“吱呀”一声轻响,带着一身寒气的沈知行便走了进来,手里提着的保温桶还冒着淡淡的白汽。
“怎么不等雪小些再过来?”林晚快步迎上去,伸手想拍掉他肩头的雪,却被他先一步握住手——他的掌心带着室外的凉,却执意把她的手揣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暖着。“怕你又像上次那样,忙到忘了吃晚饭。”沈知行的声音裹着暖意,目光扫过她空着的桌面,果然没看到任何食物的痕迹。
林晚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自从接手这间书屋,她总容易沉浸在整理旧书的忙碌里,常常忘了时间。沈知行似乎早就摸清了她的习惯,每周总会抽两三个晚上过来,有时带些热乎的饭菜,有时只是陪她坐一会儿,帮她把散落的书签归位。
保温桶打开的瞬间,甜润的香气便漫满了屋子——是红枣桂圆炖银耳,琥珀色的汤汁里卧着几颗圆润的鹌鹑蛋,红枣去了核,桂圆肉饱满得快要溢出甜味。“你怎么知道我今天想喝这个?”林晚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是奶奶生前最常给她煮的甜汤,她只在整理旧食谱时随口提过一次。
“奶奶的食谱本里写着,冬至喝银耳汤能暖一整年。”沈知行盛了一碗递给她,指尖不经意间碰到她的手背,又迅速收回,耳尖悄悄红了,“我试了两次,第一次银耳炖得太烂,第二次糖放多了,今天这锅应该刚好。”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蜜罐,“还带了点槐花蜜,你要是觉得不够甜,再加点。”
林晚捧着温热的瓷碗,小口喝着甜汤。暖意从舌尖滑到胃里,又顺着血液漫到四肢百骸,和记忆里奶奶煮的味道几乎一模一样。她抬头看向沈知行,发现他正盯着自己,眼神里满是期待,像在等夸奖的孩子。“特别好喝,比我煮的好太多了。”林晚笑着说,把碗往他面前递了递,“你也尝尝。”
沈知行没有接碗,而是直接凑过来,喝了她勺子里的一口。温热的甜汤混着她指尖残留的温度,在他心里漾开一圈圈涟漪。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空气里忽然多了几分暧昧的甜,窗外的雪似乎也下得更温柔了。
喝完甜汤,沈知行帮林晚整理书架。他记得她分类书籍的习惯:爷爷的医学笔记放在最上层,奶奶的诗集摆在靠窗的位置,而她自己常读的书,则放在伸手就能碰到的中层。他甚至记得每本书的封面颜色,能准确地把打乱的书放回原位。
“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林晚看着他熟练的动作,忍不住问。沈知行手里的动作顿了顿,转身看向她,眼里映着暖黄的灯光:“因为这些都是你的宝贝,也是我们的回忆。”他走到她面前,轻轻握住她的手,“晚晚,我不想只做陪你整理回忆的人,我想和你一起,创造新的回忆。”
林晚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她看着沈知行认真的眼神,想起无数个细节:他记得她不吃葱,每次带饭都会提前挑干净;他知道她怕黑,每次离开都会把走廊的灯留到最亮;他甚至在她随口说喜欢某首诗后,默默把那首诗抄在书签上,夹在她常读的书里。
“我也是。”林晚轻声说,主动往他身边靠了靠。窗外的雪还在下,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像撒了一层薄薄的银粉。沈知行把她拥进怀里,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以后每个冬至,我都给你煮甜汤;每个雪夜,我都陪你守着这间书屋。”
林晚靠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忽然觉得,爱情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藏在每一个平凡的细节里——是记得你随口说的话,是满足你不经意的期待,是无论风雪多大,都会穿越寒冬,来到你身边的坚定。
雪渐渐停了,书屋里的暖光映着满架的书,也映着相拥的两人。林晚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意,她知道,这间装满回忆的书屋,从此又多了一份属于他们的、温暖而长久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