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中华始祖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五十三章 部落盟约

中华始祖

春去秋来,人族如大地上的野草般蓬勃生长,繁衍不息。渭水两岸,部落星罗棋布,炊烟袅袅,人声鼎沸。然而繁荣之下,暗流涌动。

这年深秋,西山部落与东山部落为争夺一片獐鹿成群的猎场,爆发了激烈冲突。起初只是口角争执,很快升级为棍棒相向,最终演变成流血的械斗。当伏羲与女娲闻讯赶到时,草地上已躺着十余名伤者,两名青年气息奄奄,命在旦夕。

女娲俯身救治伤者,眼中含泪;伏羲则面色凝重,望着两边仍怒目相视的族人。

"同一片天空下,同饮一江水,为何要自相残杀?"伏羲的声音沉痛而有力。

西山部落首领犰狳激动地指着对方:"他们越界狩猎,偷猎我们的鹿群!"

东山部落首领驳马毫不相让:"猎场何时成了你家的?我们的祖先也曾在那里狩猎!"

类似的冲突在各处上演:北河部落与南林部落为了一片果林争执不下;平原部落与山地部落为水源几乎兵戎相见;甚至有两个部落因求偶纠纷结下世仇,三代人互相敌视。

女娲夜不能寐,望着星空叹息:"我亲手捏土造人,赋予生命,不是让他们自相残害的。"

伏羲点头:"昔日补天,万众一心;今日安居,反而相争。外患虽平,内斗不息,文明终将毁于一旦。"

经过九天九夜的深思,他们决定促成一次前所未有的部落大盟会。使者被派往四面八方,邀请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三十六个大小部落,于次年春分在涂山集会。

消息传出,各部落反应不一。有的欣然接受,有的犹豫观望,有的甚至怀疑是伏羲女娲要借此吞并各部落。

"凭什么要去涂山?莫非是陷阱?"有部落首领私下议论。

"伏羲女娲乃人族始祖,当不会害我们。"年长的智者则如此劝说。

春分日,涂山脚下开阔的草地上,各部落陆续抵达。他们各自扎营,界限分明,彼此戒备。战士们手持武器,眼神警惕;首领们面带疑虑,互相打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信任。

盟会第一日,伏羲登上高处搭建的木台,声音洪亮如钟:

"往者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洪水滔天,烈火燎原。是天崩地裂,人族几近灭绝之时!"他的话语将众人带回那场天地巨变,"当时若非万众一心,合力补天治水,焉有今日之生机?"

台下鸦雀无声,老人们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不禁颔首。

"今外患暂平,尔等却为猎场、果林、水源,乃至一言不合,便兵戈相向!"伏羲痛心疾首,"可还记得当年并肩抗灾之情?可还记得皆出女娲之手,本是同源?"

女娲接着走上台前,眼中泪光闪烁:"西山、东山之争,伤者中有我亲手接生之子;北河、南林之斗,毁的是我教你们栽种之果树。见汝等相残,如见手足相戕,我心何其痛!"

她展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所有部落:"尔等皆是我的孩子,强弱相凌,胜负皆伤。何不放下干戈,歃血为盟?约定互不侵犯,相互扶持,共御外敌,有何不可?"

台下开始骚动,有人动容,有人仍存疑虑。

次日,伏羲女娲开始逐一调解具体纠纷。他们不偏不倚,以智慧化解积怨。

对于西山和东山的猎场之争,伏羲提出:"以山脊为界,南山归西山,北坡归东山。鹿群迁徙无常,本无归属。可约定狩猎时节,互不越界,亦可互通猎讯。"

对于北河南林的果林纠纷,女娲建议:"果树结果,本应共享。划定区域,各管一半,但收成之时,可按人口互相调剂。丰歉相济,岂不美哉?"

对于水源之争,伏羲观测地形后指出:"开挖沟渠,分流引水,可保各方皆得灌溉。"

最棘手的是那两个世仇部落。伏羲让他们各自陈述冤屈,发现起因竟是一场误会:三代前,一青年求爱被拒,误以为对方部落从中作梗,由此结怨。

女娲让两部落的青年男女共同种植一片桃林:"待桃树开花结果,往日的恩怨也该消解了。"

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耐心调解,各部落间的积怨逐渐化解。伏羲趁热打铁,提出了共同遵守的盟约:

第一,划定各部落大致的活动范围,不得擅自越界;

第二,遇到大型凶兽或自然灾害,需相互支援;

第三,市廛交易需公平进行,不得强买强卖;

第四,部落间纠纷,需由盟会公断,不得私自动武;

第五,定期举行盟会,商讨共同事务。

春分后第五十日,盟誓大典举行。祭坛上摆放着祭祀天地的大型青铜鼎,四周插着各部落的图腾旗帜。

正午时分,三十六个部落的首领依次上前,宰杀牲口,将鲜血盛于玉碗之中。伏羲率先以指蘸血,涂于唇上;女娲随后而行;各部落首领依次歃血。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伏羲高举血碗,"今日我三十六部落于此立誓:止息干戈,永结同盟;互不侵犯,相互扶持;有违此誓,天地共殛!"

"有违此誓,天地共殛!"三十六位首领齐声应和,声震四野。

他们依次将血碗中的血水倾入大地,象征盟约落地生根。随后,各部落献上自己的泥土,混合成一坛,再由伏羲女娲分赐各部落,寓意"水土交融,本是一体"。

盟约既成,气氛顿时缓和。各部落拿出美食美酒,共享盛宴。青年男女围着篝火歌舞,老人们握手言欢,孩子们在人群中追逐嬉戏。往日的仇敌,今日举杯共饮。

女娲对伏羲轻声道:"见今日之景,方知心血未白费。"

伏羲颔首:"然盟约易立,信守难持。需有常设之盟会,定期之聚首,方能使此盟约长存。"

于是他们又约定:每年春分在涂山举行盟会,商讨共同事务;推举九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组成盟约会,调解日常纠纷;遇大事,三十六部落共同议决。

夕阳西下,涂山上空出现一道彩虹,横跨东西,仿佛天地的祝福。各部落首领站在彩虹下,相视而笑,往日的隔阂在这一笑中消融。

从此,人族走出了部落各自为政的时代,开始了部落联盟的新纪元。这最初的盟约,虽然简单,却为人族形成更大的共同体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协和万邦"的理想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星空下,伏羲画下第六十三卦:既济。水火相济,天下大同。盟约之成,正是这一理想在人世间的初步实现。

————

消息

【剧本】《黑红》已完结,欢迎欣赏、指正,谢谢!

上一章 第五十二章 文字流布 中华始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巫觋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