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中华始祖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六十章 化龙归墟

中华始祖

东海之滨,万顷波涛拍打着苍茫海岸。这里是华夏大地的东极,也是传说中万水归墟之处,天地能量循环的终点与起点。咸涩的海风呼啸着,卷起千堆雪浪,仿佛在迎接一场亘古未有的神圣回归。

自泰山封禅后,一种莫名的预感便在人们心中蔓延。当伏羲与女娲向东而行时,无数人放下手中的活计,自发地跟随其后。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健壮的青年,有怀抱婴儿的妇女,甚至还有懵懂的孩童。人群沉默而行,唯有脚步声和偶尔压抑的啜泣在空气中回荡。

路途漫长,但无人放弃。人们穿越平原,跨过河流,翻越山岭,只为送别两位始祖最后一程。沿途不断有人加入,队伍越来越庞大,如同百川归海,最终汇聚在东海之滨。

面对浩瀚无垠的海洋,伏羲与女娲停下了脚步。他们转身,望向身后黑压压的人群。千万双眼睛注视着他们,充满了不舍、感恩与悲伤。

女娲向前一步,海风吹动她的长发,声音温柔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孩子们,送到这里就好。"

"始祖!请不要离开我们!"一个年轻人突然跪地哭喊。

"没有您们的指引,我们该如何前行?"一位老巫觋颤抖着问。

"带我们一起走吧!"孩子们纯真的哭求令人心碎。

伏羲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静而深沉:"日月有升沉,四季有轮回,万物有生灭。我等使命已毕,当归于天地。尔等已长大,当自立自强。"

女娲接话,眼中含着泪光却带着微笑:"莫要悲伤。我等并非逝去,而是回归。从此以后,我即是春风化雨滋润你们,即是阳光照耀温暖你们,即是大地承载哺育你们。你我从未分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相伴。"

然而人们仍然跪地痛哭,声震四野。有人扑上前想抱住始祖的衣角,却发现手指穿过了逐渐透明的身影。

伏羲与女娲相视一笑,携手步入波涛之中。他们的脚步所及,汹涌的海水顿时平静如镜,仿佛在为创世者让路。

当海水漫过腰际时,他们的身躯开始发出无比璀璨的光芒。那光芒既不刺眼也不灼热,却比日月更加辉煌,比星辰更加神圣。在耀眼的光华中,他们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

人首蛇身之躯缓缓舒展、升华,鳞片闪烁着天地至理的光芒。伏羲化作一条巨大的银龙,龙目如电,龙角如峰,龙须如瀑,周身散发着阳刚的理性光辉,代表着秩序、智慧和天穹。每一片鳞甲上都仿佛刻着八卦符文,流转着宇宙的奥秘。

女娲则化作一条金黄色的巨龙,龙目含情,龙角柔美,龙须飘逸,周身流淌着阴柔的慈爱光辉,代表着生命、情感和大地。她的鳞甲上仿佛映照着万物生长的景象,散发着滋养一切的生机。

双龙交缠盘旋,冲天而起。银龙与金龙并非各自独立,而是首尾相衔,阴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的圆环。这个圆环在空中缓缓旋转,散发出滋养万物的磅礴生机,照亮了整个天地。

东海之上,云开雾散,霞光万道。双龙在空中回旋三周,仿佛在向这片他们深爱并为之付出一切的土地和人民作最后的告别。

第一周,龙目扫过山川河流,那里有他们治水理脉的痕迹;

第二周,龙目掠过田园村落,那里有他们教化万民的心血;

第三周,龙目凝视着海岸边黑压压的人群,那里有他们最深的牵挂。

银龙开口,声音如雷霆贯耳,却充满智慧:"记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金龙接话,声音如春风拂面,却蕴含力量:"记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最后,双龙发出一声响彻九天九地的龙吟。那龙吟既不是悲伤也不是欢乐,而是一种超越情感的宣告,一种天地共鸣的真理。龙吟声中,蕴含着创世的伟力、补天的决心、教化的智慧、以及无尽的爱。

随即,双龙毅然投向那深不见底的归墟。归墟乃是天地间最神秘的所在,传说中万水汇流之处,也是万物回归之地。双龙投入的刹那,归墟中泛起万丈光芒,随后渐渐平息,再无踪迹。

他们的形神分解为最精纯的元气,融入天地的循环。伏羲的理性之光升腾为日月星辰,女娲的慈爱之能沉潜为山川大地。他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成为了天地本身。

刹那间,天地异象纷呈。

天降甘霖,雨水清甜如蜜,滋润着干渴的土地;

地涌灵泉,泉水甘冽如醴,治愈着疾病伤痛;

枯木逢春,老树发新枝,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百花齐放,即使在不应开花的季节,也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万物都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悲恸与一种新生的喜悦。飞禽走兽停止嘶鸣,低头默哀;草木花卉摇曳生姿,仿佛在行礼致敬;就连呼啸的海风也变得温柔,波浪轻声拍岸,如泣如诉。

海岸边的人们早已泪流满面,但他们不再哭泣哀求,而是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他们明白,始祖并非逝去,而是化为了天地本身,无处不在,永恒守护。

老首领稷颤巍巍地捧起一抔泥土,泪水滴落在土中:"始祖化为了大地,我们每走一步,都在始祖的怀抱中。"

大巫觋苍仰望星空:"始祖化为了星辰,我们每夜抬头,都能看见始祖的眼睛。"

年轻医者苓接住飘落的雨滴:"始祖化为了甘霖,每一滴雨水,都是始祖的恩泽。"

忽然,一个孩童指着海面惊呼:"看!彩虹!"

众人望去,只见海天相接处,一道前所未有的巨大彩虹横跨天际。彩虹的七色光芒特别明亮,在彩虹中央,隐约可见双龙交缠的身影,向人们做最后的致意。

这景象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当第二天太阳升起时,一切都恢复了平常,但又仿佛一切都不同了。人们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与生机,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重新净化过。

回归部落的路上,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某种坚定的力量。他们知道,从今以后,文明的火炬完全交到了自己手中;他们明白,始祖的期待都寄托在自己肩上;他们相信,只要谨记始祖的教诲,人族必将繁荣昌盛。

许多年后,东海之滨建起了一座宏伟的祭坛,名为"化龙台"。每年春分,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祭祀,纪念伏羲女娲化龙归墟的伟大时刻。

而"龙的传人"这个称呼,也从那时起悄然流传开来。人们相信,自己血脉中流淌着龙的精神——既有伏羲的智慧与秩序,也有女娲的慈爱与生命。这种精神将指引着中华民族穿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历经磨难而永不屈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文明高峰。

每当风雨如晦之时,总有人会说:看,那是伏羲女娲在考验我们;每当风调雨顺之际,也会有人说:看,那是伏羲女娲在庇佑我们。

事实上,始祖既未考验也未庇佑,他们只是化作了天地,永恒地、平等地、慈悲地注视着这个世界,相信着他们亲手创造、亲手教导、亲手放飞的人类,能够走出自己的道路,开创自己的未来。

化龙归墟,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神祇的时代圆满落幕,人类的时代正展开全新的篇章。在这篇章中,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代人都是创世者,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东海依旧潮起潮落,归墟依然深不可测。但在那无垠的深邃之中,似乎永远回荡着那声响彻九天九地的龙吟,以及那句永恒的嘱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消息

【剧本】《黑红》已完结,欢迎欣赏、指正,谢谢!

上一章 第五十九章 最后的箴言 中华始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玉帛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