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苏府门前朱轮华毂,香案上龙凤呈祥的糕点蒸腾着热气
传旨太监展开明黄圣旨,尖细的嗓音响彻庭院:"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二品总督巡抚苏廷焕之女苏若璃,温婉贤淑,着封为正二品瑾妃,于九月十五日进内,钦此!"
苏敬铭率全家跪地谢恩,苍老的声音带着欣慰:"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苏夫人红着眼眶,悄悄握紧女儿的手;若璃身着藕荷色旗装,头戴珍珠步摇,行礼时裙摆扫过青砖:"谢皇上恩典。"
传旨太监笑眯了眼,侧身让出身后的宫装女子:"这位是宫里的福清姑姑,专门教导娘娘礼仪规矩。"
福清姑姑福了福身,靛青色宫装袖口绣着工整的缠枝莲:"娘娘金枝玉叶,奴婢定当尽心。"
若璃回礼,声音清亮:"往后还请姑姑多多指教。"她余光瞥见母亲示意林嬷嬷,素色荷包悄悄塞进太监手中。
"苏府好福气!"太监揣起荷包,尖着嗓子道,"咱家还要去甄府传旨,就不多留了!"
……
若璃闺房内
窗外微风吹起,吹起她鬓边碎发。这座住了十六年的苏府,即将成为记忆中的风景,哪怕祖父说了入宫后一切如常
————
云香掀开湘妃竹帘,将福清姑姑引入院中。秋日暖阳斜斜照在游廊下,若璃放下手中的话本子,起身相迎
只见福清姑姑身着靛青色宫装,衣上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整个人透着宫中教养出的端庄气质
"娘娘安好。"福清微笑着福了福身,语气温和亲切,"若您歇好了,咱们便开始说说宫里的规矩。"她说话时眉眼含笑,声音轻柔,倒不像是来教导,更像是长辈拉家常
若璃点头示意云香看茶,自己则在黄花梨木椅上坐下,认真聆听
福清整理了下衣袖,缓缓开口:"娘娘,此次入选的秀女共八位,贵人三位,常在三位,还有一位答应。秀女们是分两批入宫的,按照先满蒙后汉的规矩,娘娘是第二批入宫的,介时会乘坐宫中轿辇入宫”
说到这里,福清特意看了眼若璃,眼中带着赞赏:"娘娘一入宫便是妃位,一宫主位"
若璃轻轻颔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的梨花刺绣
福清开始指导礼仪细节,她特意将云香、云林也唤到跟前:"两位姑娘日后便是娘娘身边的贴身宫女,礼仪规矩半点马虎不得。"
福清先让云香、云林并排站好,亲自示范:"见了主子要行蹲身礼,腰背挺直,双手交叠放于身前,动作要轻缓稳重。"她边说边做,动作优雅规范,"若是传消息或是回话,回话前要先福身,言语简洁清楚,不可直视主子眼睛。"
云香、云林学得认真,一遍遍跟着练习。福清则耐心纠正她们的动作:"云香,你的身子再低些,膝盖要弯曲到位。云林,手的位置不对,应放在腹部前方。"她手把手调整两人的姿势,"记住,你们的言行举止都关乎娘娘颜面,切不可失了分寸。"
在福清的悉心教导下,三人反复练习着各类礼仪。从日常请安,到遇见高位嫔妃时的避让行礼,再到伺候主子时的进退规范,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日头渐渐西斜时,若璃与云香、云林已经能将各类礼仪行得有模有样。福清看着眼前三人,满意地笑道:"娘娘聪慧,两位姑娘也学得用心,如此入宫,想必能少些差错。"
————
甄府
雕花木门吱呀开启
安陵容和萧姨娘踏入厅内,浅橘色裙裾还沾着巷口的泥水。她望着满屋的紫檀家具和袅袅熏香,眼眶瞬间红了:"嬛姐姐,这如何使得......"
……
萧姨娘"多谢甄小姐大恩"
"姨娘快请起!"甄嬛急忙搀扶
“陵容妹妹,快别见外,往后咱们一同住在府里,也好相互照应。我已让人收拾出了东厢房,虽不算奢华,但也清净整洁,姨娘和妹妹只管安心住着。”
安陵容眼眶泛红,嘴唇微颤,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嬛姐姐大恩,陵容铭记于心。”甄嬛轻轻握住她的手,领着二人往厢房走去,暮色中,三人的身影渐渐融入这深宅大院
……
甄府正堂内檀香袅袅,水晶帘幕低垂。甄远道携家眷齐齐跪拜在地,恭敬聆听天使宣读圣旨。明媚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水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光影
甄嬛和安陵容安静地跪在地上。耳畔响起礼官清朗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刻,整个正堂寂静无声,唯闻衣袂窸窣之声
随着圣旨宣读,甄嬛被封为了莞常在,安陵容被封为了安答应
……
芳若嬷嬷对坐着的甄嬛,安陵容说着“此次入选的秀女共八位,妃位一位,贵人三位,常在三位,还有安答应,秀女们是分两批入宫的,按照先满蒙后汉的规矩,汉军旗是第二批入宫……”
“妃位?”甄嬛轻声开口询问
“是苏氏若璃,被皇上封为了瑾妃”
“一入宫就是妃位嘛”一旁的浣碧忍不住开口,流朱也惊讶不已
芳若微微一笑“那就是家世了,苏家满门荣耀:她的祖父是正一品殿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先帝在时便许下百年后荣享太庙;父亲是正二品河道总督,主政一方期间清正廉洁、政绩斐然;大哥苏逸尘:正二品神策大将军,常年戍守边疆,是苏家武勋的代表; 二哥苏逸霄:从二品翰林院掌院学士,兼詹事府詹事……一门四子显赫不已…”
浣碧流朱不禁捂住了嘴,哪怕知道苏家显赫,但细细听到的时候也是心潮澎湃
甄嬛抚了抚自己衣袖,“苏家,确实真凭实干”
安陵容低头摩挲着衣角,想起选秀时那件水绿荷花旗装——原来绣着银丝游鱼的绸缎,是从这般显贵的手里递来
在这紫禁城里,真正能称得主子的,只有太后、皇上和皇后三位。其余嫔妃,未到嫔位只能称小主,唯有嫔位及以上,才能被尊一声娘娘。"芳若细细说着
"嫔位以上的妃嫔,才有资格做一宫主位,掌管一宫大小事务。不过这主位都是有定数的,从先帝那时就定下了规矩,皇后之下,皇贵妃一位,贵妃两位,妃四位,嫔六位,至于贵人、常在和答应,是不占这个定数的。"
甄嬛轻轻颔首,将芳若嬷嬷的话默默记在心中
“宫里如今最得宠的,是年羹尧将军的妹妹华妃娘娘。”芳若嬷嬷一边说,一边用帕子擦拭着铜烟杆,“虽说还未有子嗣,却已经是妃位,还得了协理六宫的大权。皇上对年将军信赖有加,华妃娘娘在后宫自然是风光无限,行事也难免张扬些。”
“皇后是太后的表侄女,另外纯元皇后和皇后也是亲姐妹。”嬷嬷顿了顿,声音放轻了些,“当年纯元皇后贤良淑德,极得先帝宠爱,只可惜......”她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听闻当今皇后是庶出……”浣碧话一出口,就察觉到气氛不对,声音越来越小。甄嬛猛地转头,眼神严厉地看了她一眼,示意她不可多言
芳若嬷嬷倒是没有生气,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有福之人是不分嫡庶的。皇后能稳坐中宫之位,靠的可不是出身,而是她的贤德与手腕。在这宫里,说话做事都要多思量,有些话,宁可烂在肚子里,也不可随意出口。”
浣碧红着脸,低下头去,小声应了句“是”。甄嬛也再次恭敬地向芳若嬷嬷行礼,表示定会谨记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