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温宜寿宴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夏日午后,九州清晏的正殿内凉意融融,殿角的冰盆散发着丝丝寒气,驱散了暑热

今日是温宜公主的一岁生辰家宴,皇后特意恩准不必穿吉服,众人装束都比往日轻便些

若璃到的时候,宴席已近开场。她身着一袭西子色常服,淡青灰的底色如水墨晕染,银白丝线绣就的菊花沿衣摆舒展,花心用孔雀蓝丝线点染,远远望去,竟有几分“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的疏朗意韵

头上簪着翠竹衔珠簪,翡翠雕就的竹节与碧玉竹叶相映,顶端白玉雀鸟衔着的珍珠随步履轻晃;耳坠是白玉翡翠坠,水滴形的白玉悬着翡翠薄片,下方珍珠与翡翠珠串微微摇曳

手腕上的玉镯嵌翠镂空缠枝莲纹,指间翡翠如意戒莹润生辉,一身装扮精致却不张扬,温婉中透着贵气。云香怕她热,又递上一柄缂丝紫藤团扇,扇面绣着紫滕花,是后宫独一份的雅致,摇起来清风拂面,正好解暑

她在席间坐下,刚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便觉有几道视线从宗亲亲王那边投来

若璃抬眸望去,正对上敦亲王福晋的目光

那福晋望着她一身素雅又不失贵气的装扮,眼中带着几分打量与温和

若璃微微颔首,向她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福晋也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这细微的互动落在敦亲王眼里,他瞥了眼自家福晋,又看向若璃,心里暗忖:这便是苏家的姑娘?先前只听闻家世不俗,瞧这气度样貌,倒真是出挑。啧,这么个好姑娘,倒是便宜老四了

他端起酒杯抿了口酒,脸上依旧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模样

不多时,胤禛携皇后步入正殿,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待帝后落座,宴会正式开场

“老十,”胤禛端起酒杯,先看向敦亲王,“朕先敬你与福晋一杯。”

敦亲王与福晋连忙起身,举杯回敬:“多谢皇上。”敦亲王动作虽略显敷衍,倒也没失了规矩,一饮而尽

随后,果郡王与慎贝勒也起身向胤禛敬酒,胤禛含笑举杯,一一回敬。席间一时觥筹交错,笑语渐起,殿内的丝竹声与谈笑声交织,倒有几分难得的家常暖意

若璃执扇轻摇,目光掠过席间——曹贵人抱着温宜坐在下首,华妃坐在她身侧,脸上带着惯有的骄矜;惠贵人(沈眉庄)因有孕,只浅尝着面前的酸梅汤;甄嬛与安常在低声说着话,欣贵人则正逗着温宜笑。她唇角微扬,将团扇往膝头放了放,静待宴席继续

……

席间稍静的当口,齐妃忽然扬声,目光落在沈眉庄发间:“哟,惠贵人,这支发簪可真精致,瞧着气度不凡,是太后新赏的吧?”

“是呢。”沈眉庄抬手轻触簪身,语气里带着几分藏不住的欢喜——这是太后听闻她有孕特意赏赐的,意义自然不同。

皇后在旁温言补充:“太后知道惠贵人有了身孕,特意让人挑了这支来。簪首上那合和二仙,正是盼着她多子多福、如意双全呢。”

“要说贵重,可不止在寓意上。”华妃端着茶盏,指尖轻叩杯沿,慢悠悠接话,“这支簪子,当年太后怀十四爷时,常戴的便是它。”

一句话落地,殿内的笑语声骤然淡了。胤禛的目光沉沉锁在那支簪子上,眸色一寸寸冷下去,方才席间的暖意仿佛被这话语冻住,周遭空气都透着几分滞涩

宗亲席上,敦亲王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心里暗骂:华妃这张嘴,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是往老四心窝子上戳吗?还有这惠贵人,也是没脑子,这种簪子也敢戴

果郡王握着茶盏的指尖微微收紧,眉峰轻蹙:华妃这话,分明是往四哥心上扎。十四弟本就是皇上忌讳,惠贵人戴这支簪子,太不审慎了

慎贝勒年轻,面上不敢显露,心里却直打鼓:华妃娘娘这话也太冲了,四哥听了怎能不气?惠贵人偏还真戴了,这不是撞枪口上吗?

殿内一时静得能听见烛花轻爆的声响,众人目光或明或暗地绕着那支簪子打转,各怀心事

……

席间气氛正僵着,曹贵人作为今日小寿星的生母,虽不知那簪子背后的忌讳,却也想圆场,忙笑着奉承:“由此可见,太后是多盼着惠贵人肚子里的孩子能平安降生呢。”

若璃执扇轻掩唇角,眸光微闪——这曹贵人,平日里瞧着精明,此刻却没听出华妃话里的刺,还顺着往下说,倒显得有些愚钝了

正思忖着,殿外忽然传来通传声:“端妃娘娘驾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面色苍白、带着病容的女子由侍女搀扶着走进来,身形消瘦,眉宇间却藏着几分沉静。“臣妾参见皇上,参见皇后,愿皇上皇后万福金安。”她声音轻弱,带着病后的沙哑

“起来吧。”胤禛语气平淡

……

端妃谢恩起身,忍不住咳嗽了两声,目光缓缓扫过妃嫔席,待看到甄嬛时,眼神微微一顿,似有深意,随即轻声道:“皇上这些年,倒是有得不少佳人。”

皇后在旁笑道:“端妃妹妹长年在宫中静养,少见生人,眼光倒还和当年一样毒。”

胤禛看了她一眼:“外头日头正烈,你身子不好,何必特意赶来?不过是小孩子家的周岁宴,不是什么要紧事。”

“温宜公主周岁是大喜,臣妾再怎么样也该来贺一贺。”端妃微微欠身,“况且臣妾也许久没见温宜了,上回还是她满月的时候呢。”

胤禛颔首,吩咐侍女:“给端妃看座。”

端妃刚坐下,曹贵人便知她是为温宜而来,忙殷勤道:“快把公主抱来给端妃娘娘瞧瞧。”

乳母抱着温宜上前,端妃望着孩子粉雕玉琢的模样,眼中露出一丝暖意,却轻轻摇头:“本宫有心抱抱,只是这病体实在没力气,怕失手摔了公主。”说着示意身旁的宫女吉祥

吉祥连忙捧上一个木盒,打开后里面是只錾金镶宝的项圈。端妃亲自取出来,由侍女代为戴在温宜颈间

胤禛一眼认出那物事,眉头微蹙:“这项圈是你当年的陪嫁,温宜还是个婴孩,怎好送这么贵重的东西?”

“皇上还记得。”端妃低低一笑,语气里带着几分怅然,“只是臣妾长年病着,留着也是蒙尘,温宜这般可爱,配她正好。”

曹贵人没想到端妃如此看重温宜,又惊又喜,忙带着孩子谢恩:“嫔妾替温宜谢过娘娘厚爱。”

“不必多礼。”端妃摆了摆手,没多留,稍坐片刻便以身子不适为由告辞了

若璃从头看到尾,端妃虽病弱,行事却滴水不漏,送礼既显心意又不逾矩,实在是个有手段的,只是这手段与己无关,她便也懒得多想

……

宴会继续,殿内丝竹再起,舞曲轮番上演

曹贵人忽然起身,向胤禛福了一福:“皇上,在座的姐妹皆是才貌双全,各有所长。不如让姐妹们把擅长的技艺写在纸条上,抓阄决定谁来献艺,无论抓到什么,都出来给大伙添个乐子,皇上觉得如何?”

胤禛觉得新鲜,笑道:“这主意倒有趣,就依你。”

曹贵人应下,又转向皇后:“那不如请皇后娘娘先抽?”

“你是小寿星的额娘,今日你做主便是,替本宫抽吧。”宜修笑道

曹贵人领命,从锦盒里抽出一张纸条,展开念道:“请皇后娘娘赐墨宝,亲手书写一个‘寿’字。”

“这么多人看着,可要为难本宫了。”宜修故作推辞

齐妃忙凑趣:“皇后娘娘的书法可是宫里一绝,哪会为难?”

欣常在也笑道:“我瞧曹贵人这手气,定是要让娘娘露一手的,可逃不过去。”

众人都知其中有几分刻意,却也无伤大雅,便跟着附和。宜修不再推辞,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一个端庄大气的“寿”字,赠予温宜

“皇后的字越发精进了。”胤禛赞道

“谢皇上夸奖,不过是些小巧功夫罢了。”宜修浅笑回应。

曹贵人又抽了一张,念道:“轮到瑾妃娘娘了,请娘娘作诗一首。”

……

若璃看向曹贵人,唇边漾开一抹从容笑意,起身道:“这有何难。臣妾先前作过两首,分别呈给了皇上与太后,今日便再作一首,赠予皇后娘娘——”

她略一沉吟,朗声道:

“霞缀云裳映九重,母仪天下韵雍容。

德如明月澄千宇,心似春风沐万宫。

调锦瑟,理丝桐,六宫辑睦仰清衷。

坤仪独耀青编里,不让须眉立阙中。”

诗句一出,殿内顿时一片赞叹。“不愧是苏大学士的孙女,这才情真是旁人比不了的!”众人交头接耳,满眼钦佩

胤禛听得满意,看向若璃的目光带着赞许;宜修也笑意盈盈,显然对这颂诗十分受用

……

宗亲席上,敦亲王福晋听得入神,望向若璃的目光里满是真切的赞叹——这般才思,配上方才那身清雅气度,难怪能得皇上看重。

敦亲王见自家福晋眉眼间藏不住的欢喜,又瞧了瞧殿中从容而立的若璃,端着酒杯的手晃了晃,心里头不由得暗赞:苏家这姑娘,不仅模样出挑,肚子里的墨水也着实不少,老四这回倒真是捡着宝了

他哪里知晓,苏家早用那能固堤修路的水泥、能防痘疫的牛痘方子,换了皇上一道密旨——许若璃不侍寝、不生子,只在后宫安安稳稳荣养

这要是让他知道了,怕是当场就得拍桌子跳脚:好你个老四!得了人家姑娘的才貌,还占着苏家那等泼天的功劳,偏还不用担心苏家姑娘生下孩子苏家会起心思,天底下的好事怎么全落你头上了!

心里头这般翻腾,面上却依旧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只仰头又灌了口酒,眼底闪过几分不忿

……

果郡王执扇轻摇,眼底掠过一丝欣赏。这诗不仅对仗工整,更将皇后的身份与气度赞得恰到好处,既显才情,又不失分寸,瑾妃这份聪慧,实属难得

慎贝勒年轻,性子直率些,忍不住与身旁的侍从低语:“瑾妃娘娘这诗做得真好,听着就让人觉得心里敞亮。”语气里满是真切的佩服

殿内的赞叹声此起彼伏,连带着方才因簪子而起的滞涩气氛,也消散了不少

上一章 繁英阁的晚膳,沈眉庄有喜了?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一场惊鸿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