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家中絮叨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傍晚时分,日头已沉到西边的屋脊后,天色浸在一片朦胧的靛蓝里,苏府门前挂起的红灯笼早早亮了,暖黄的光映得门楣上的“苏府”匾额愈发温润

若璃坐在马车里,刚撩开车帘一角,就瞧见大门口立着的身影——母亲穿着件酱色绣福字的锦缎袄子,大哥苏逸尘一身玄色劲装尚未换下,二哥苏逸霄则是件月白棉袍,三人都望着马车来的方向,脖子伸得长长的

“娘!大哥!二哥!”若璃忍不住扬声唤道,声音里的雀跃像藏不住的星子

马车缓缓停在门前,富察·傅恒、佟佳·巴图等人翻身下马,马蹄踏碎了灯笼投下的光晕。他们对着苏夫人拱手行礼,傅恒沉声禀道:“夫人放心,初三一早,属下们便来接瑾妃娘娘回园,这两日已在街角安排了暗卫值守。”

苏夫人笑着点头,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暖意:“有劳各位侍卫大人了,天冷,路上仔细些。”

若璃扶着云香的手下了马车,毡靴踩在铺着红毯的地面上,软乎乎的。转身时恰好对上傅恒的目光,他眼底似乎藏着些微的暖意,像冰面下悄悄淌着的活水,见她看来,又慌忙垂下眼,睫毛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若璃忍不住弯了弯唇,扬声道:“回去路上当心些,等我回来给你们带府里的糖糕和酱肉!”

傅恒耳根倏地泛起红,像被灯笼的光染透了,忙与众人一同躬身谢恩:“谢娘娘恩典。”

这一幕恰好落在大哥苏逸尘眼里,他目光在傅恒微红的耳根与若璃带笑的眉眼间转了一圈,像投石入水般漾开些微波澜,随即不动声色地侧过头,正好对上二弟苏逸霄投来的视线

苏逸霄手里转着玉扳指,眼底带着点促狭的笑意,兄弟俩眼神轻轻一碰,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几分了然,随即又默契地移开目光,只当未曾留意

看着侍卫们护着空马车渐渐走远,车轮碾过石板路的声响越来越淡,若璃再也按捺不住,转身就扑进苏夫人怀里,锦缎袄子蹭着她的脸颊,声音带着哭腔又透着笑:“娘!我回来了!”

苏夫人搂着她,手轻轻拍着她的背,指腹摩挲着女儿鬓边的碎发,眼眶也红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娘给你留着你最爱的糖蒸酥酪呢。”大哥苏逸尘站在一旁,嘴角噙着浅淡的笑意,手按在佩刀上的力道却松了松;二哥苏逸霄则笑着打趣:“瞧瞧这丫头,还跟小时候似的,见了娘就撒娇,多大的人了。”

一家人簇拥着往里走,门廊下的红灯笼在风里轻轻晃,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幅流动的水墨画。混着院里飘来的饭菜香,是若璃盼了许久的、家的味道——不是宫里御膳房的精致,却带着烟火气的踏实

……

刚进二门,正房飘来的饭菜香就愈发浓郁了——炖得酥烂的酱肘子混着冰糖的甜,清蒸鲈鱼的鲜气裹着姜葱的辛,还有母亲最拿手的荠菜饺子香,丝丝缕缕缠上鼻尖

若璃脚步轻快得像阵风,刚转过抄手游廊,就见正屋门口立着两个身影:祖父穿着件藏青暗纹棉袍,银白的胡须在灯下泛着柔光,手里正捻着串菩提子;父亲则是一身石青常服,面容温和清正,见她跑来,眼里已漾起笑意

“祖父!父亲!”若璃笑着小跑上前,裙摆扫过廊下的青石板,带起一阵轻响,“璃儿回来啦!”

祖父放下菩提子,伸手拍了拍她的肩,声音带着长辈特有的慈爱:“回来就好,快进屋,外头风大。”父亲也笑着颔首:“一路累了吧?你娘念叨着你爱吃的菜,让厨房炖了一下午。”

若璃挽住祖父的胳膊往里走,鼻尖蹭过老人身上熟悉的檀香,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暖炉——这满屋子的饭菜香,这家人的笑语声,才是除夕最该有的模样

……

晚膳的余温还在屋中弥漫,青瓷碗里的鸡汤还冒着热气。若璃和家人围坐在正房里,暖炉烧得正旺,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融融笑意

祖父与父亲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捧着热茶,茶雾袅袅升起,模糊了鬓角的霜白;大哥苏逸尘和二哥苏逸霄分坐两侧的椅子上,偶尔低声说几句边关的战事和京里的见闻;若璃则和苏夫人并肩坐在榻上,身上盖着条绣着兰草的薄毯,毯子里还裹着个暖手炉

苏夫人指尖拂过若璃身上的石榴红蜀锦绣白梅汉服裙,那是她亲手缝制的冬季衣裳,针脚比宫里绣娘的还要细密。此刻穿在女儿身上,合身又雅致。她轻轻摸了摸若璃的脸颊,指腹擦过女儿的下颌,眼里满是疼惜:“看来在圆明园过得确实舒心,这气色比刚入宫时还好些,脸颊都透着红晕,到底是园子里规矩少,自在些,不用日日绷着神经。”

若璃笑着点头,往母亲身边靠了靠:“可不是嘛。在宫里的永寿宫待了大半年,几乎没怎么出过门,日子全靠看画本子、写诗作画、做点心、赏院里的花打发。偶尔去御花园走一走,也总是匆匆忙忙的。”

她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谨慎:“我也不敢和其他妃嫔深交,总怕处得近了,将来她们若是有什么事求到永寿宫门前,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反倒麻烦。”

“还是圆明园的万方安和好,”若璃话锋一转,眼里亮了起来,像被点亮的琉璃灯,“三面环水,清净得很。我在那儿住了那么久,其实也只逛了一小角,可就算是那点地方,春有新绿、夏有荷风、秋有落英、冬有雪影,四季景色都瞧着舒心。晨起能听鸟叫,夜里能看星星,比宫里的天井下的四角天空敞亮多了。”

说着,她转头看向苏逸尘,语气里满是感激:“真得谢谢大哥,跟皇上求了让我长住圆明园的恩典,不然哪能有这么自在的日子。”

苏逸尘放下茶盏,茶盖与碗沿碰出轻响,温声道:“你过得安稳就好。宫里的事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能离得远些,少些纷扰,总是好的。”

祖父在旁捻着胡须,缓缓点头,菩提子在掌心转得平稳:“人这一辈子,舒心最要紧。你在园子里能安下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便是福气,比争那些虚头巴脑的恩宠强。”

若璃望着屋中温暖的灯火,听着家人的话语,心里像被温水浸过一般妥帖——原来最珍贵的,从来不是锦衣玉食、珠翠环绕,而是这样一家人围坐闲谈的安稳时光,连呼吸都带着暖意

……

若璃说着说着,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像发现了新奇玩意儿,笑着对众人说:“对了,我在圆明园和那些侍卫们都混熟了呢!他们轮值的时候,常会给我讲些京里的新鲜事、江湖趣闻解闷,什么西山有狐狸成精,哪个戏班的角儿唱得好,有时候还会陪我凑在一起说画本子,热闹得很,比宫里那些只会说套话的太监有意思多了。”

她掰着手指细数,像数着宝贝:“前阵子佟佳·巴图家里给他定了亲,是察哈氏的姑娘,听说又能干又贤惠,我还特意赏了他一块白玉透雕蝴蝶佩当贺礼呢,他那憨直模样,收玉佩时脸都红了,攥着玉佩的手都在抖,逗得我们直笑。”

“说起来,这些侍卫们的姓氏也真有意思,什么富察、佟佳、董鄂、伊尔根觉罗……一开始听着都觉得绕口,心想怎么有这么长的姓,后来才知道都是大姓呢。”若璃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眼角弯成了月牙

二哥苏逸霄闻言,忍不住笑出了声,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这丫头,在园子里待久了,连这个都不知道?能在宫里和圆明园当侍卫的,大多是八旗子弟出身,都是根正苗红的满族人,这些姓氏呀,在旗人里可都是响当当的。”

他顿了顿,端起茶盏抿了口,又道:“就说那富察氏,能舍得把自家小公子送来当侍卫磨练性子,也算是难得了。富察家这代出了不少能人,在朝里都当差呢,偏把孩子送来做这个,可见是想让他从底层历练起。”

若璃恍然点头,接话道:“说起富察氏,傅恒倒跟我提过,他是沙济富察氏,跟宫里的富察贵人好像不是同一支。他说一个是沙济富察氏,祖上出过开国功臣;一个是讷殷富察氏分支,虽也是富察,却远了些呢。”

苏逸霄听了,颔首道:“嗯,的确不是同一支。沙济富察氏在咱们旗人中声望素来高些,族里出了不少文臣武将;讷殷富察氏虽也是正经支脉,名气却稍逊一筹。不过这些跟你也没多大关系,你只管安心住着便是。”

“原来这里头还有这么多讲究。”若璃听得认真,眼里满是新奇,像个听课的学生,“我先前只当同姓便是一族呢,就跟咱们苏家,不管远近,见了都叫一声本家。”

苏夫人在旁笑着插话,给她剥了颗蜜饯塞进嘴里:“这些宗族分支的事本就复杂,比你看的画本子还绕,你一个姑娘家不了解也正常。能有几个投缘的人说说话,是你的运气,总比在宫里孤零零的强,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祖父捻着胡须,目光温和,像罩着层暖光:“出门在外,能遇上些坦荡人,是你的福气。人心这东西,坦荡最难得,尤其是在那样的地方。”

若璃望着家人含笑的脸,嘴里的蜜饯甜丝丝的,心里暖融融的——不管是宫里的谨慎,还是园里的自在,此刻都抵不过这满室的温情,连那些寻常的日子,说起来都带着甜味,像裹了层蜜

上一章 第一次要回家啦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书房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