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仙山”众人入画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画舫缓缓泊在码头,船身轻晃了两下便稳了。跳板搭在岸边,铺着的红毡一直延到码头上的青石板路

云林、云香先一步下了船,仔细掸了掸裙摆上的褶皱,回头扶着若璃的手臂

若璃踩着红毡踏上岸,脚刚沾地,便觉一股更浓的花香涌来——满岛的桃花、玉兰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被风一吹,簌簌落在肩头、发间,像撒了层碎雪

傅恒他们紧随其后,卓林眼疾手快地拂去落在若璃斗篷上的花瓣,明安则已上前两步,查看码头四周的情形,确认稳妥后才回头示意

若璃抬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望着眼前被花雾笼罩的岛子,笑道:“果然没让人失望,这一路的花香,倒比画里还浓些。”

他们沿着码头往里走,脚下的青石板被打扫得光洁,一路伴着落英往前走,先过了座小巧的石拱桥,桥栏上雕着缠枝莲,桥下流水潺潺,映着两岸的花影

过了桥便是主殿区,主殿坐落在岛的高处,飞檐翘角直插云霄,覆着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七彩光,赤橙黄绿青蓝紫层层叠叠,像把彩虹裁成了瓦片

殿门两侧立着雕花柱,云纹缠缠绕绕,细看竟藏着几只展翅的仙鹤,与“仙岛”二字愈发合衬

若璃抬头望着殿顶的琉璃瓦,指尖轻点着广袖:“这瓦色倒比别处鲜亮,像是刚上的釉。”

往前走,主殿两侧各有抄手游廊,廊下摆着石桌石凳,凳上垫着软垫,廊柱上爬满了紫藤,紫花串串垂落,与远处的桃花、玉兰相映,成了片花的海洋

卓林指着廊外的花木笑道:“娘娘瞧,这儿的花像是凑着热闹开,红的粉的紫的白的,倒把廊子都染成花廊了。”

再往深处去,绕过主殿,可见一片开阔的水榭,临着岛中央的小湖,榭柱纤细,却稳立水中,榭内摆着画案,案上已备好了清水,想来是特意为若璃画画设的

若璃走到水榭边,望着水里的花影,笑道:“在这里画画正好,抬头是花,低头水里也是花,倒分不清哪是真哪是假了。”

水榭旁还有几间雅致的耳房,是预备着歇息的地方,窗棂糊着云母纸,阳光透进来,屋里便漾着层柔光,墙角摆着熏笼,燃着淡淡的花香,与室外的花气融在一起,沁人心脾

明安目光扫过耳房四周,确认门窗严实,才低声道:“娘娘住在这里,夜里定能睡安稳。”

一行人边走边看,只觉这岛虽不大,却步步是景,花木、建筑、水榭错落有致,真如传说中的仙岛一般,让人挪不开眼

……

若璃望着满岛的繁花与仙境般的殿宇,唇角噙着笑意,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俏皮:“这地方美得太不真切了,这时若真从花丛里走出个女子,衣袂飘飘的,我非得以为是哪位仙子下凡了。”

说罢,她转头凑近云林,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轻笑:“你瞧瞧这景致,又偏又静,花木环绕,倒真像画本子里写的‘金屋藏娇’的地方,藏在这里,怕是日子再平淡也生出几分诗意来。”

云林被她逗得抿唇笑,悄悄回了句:“娘娘又拿话本子里的故事打趣,仔细被傅恒他们这些侍卫听了去。”

云香也凑近过来,悄悄插了句:“娘娘这话可说差了,这里可是皇家地界,谁敢在这儿金屋藏娇呀?”

嘴上这么说,若璃却又压低了声音,广袖轻轻一扬,掩住唇角的笑,只让云香、云林听见:“本娘娘就是随口说说,也就咱们三个知道,他们又听不见。”说着,脚步轻快地往前去了,胭脂色的裙角扫过落满花瓣的石板路,像一朵花在花海里轻轻漾动

她们三人说得小声,可那十余位侍卫本就耳力惊人,周遭又静,零星几个字眼还是飘进了耳中

卓林忍不住低头闷笑,肩头微微耸动,手还下意识地扶了扶腰间的佩刀,才没让笑声泄出来;明安面色依旧沉稳,只耳根悄悄泛起浅红,目光往旁边的花树瞟了瞟,像是在掩饰什么;傅恒走在稍后些的位置,闻言脚步微顿,目光落在若璃飘动的裙角上,那抹胭脂色混在粉白的花影里,格外亮眼,他眼底漾开一层极淡的笑意,转瞬又恢复了平日的沉静,只抬手往后轻轻挥了挥,示意身后的人放缓脚步,离得稍远些,好让她能自在赏景

前头的若璃似是察觉到什么,回头望了一眼,见他们个个神色如常,傅恒正垂眸看着脚下的路,卓林在摆弄腰间的穗子,明安则望着远处的殿顶,便只当是自己多心,笑着转回去,指着水榭边的一株重瓣桃花道:“你们瞧这花,长得真好,层层叠叠的,花瓣厚得像缎子,倒像绣绷上堆出来的锦缎,正好入画。”

……

若璃望着那株重瓣桃花,指尖在广袖下轻轻勾勒着花型,忽然转头对卓林笑道:“卓林,你眼尖,帮我寻一处好景致,最好能把这岛上大半风光都收进眼里的,我好支起画架,将这蓬岛瑶台的春色好好画下来。”

卓林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板,目光在岛上扫了一圈,又往高处望了望,指着主殿旁那座临湖的飞檐亭道:“娘娘您瞧,那亭子建在坡上,地势高些,站在亭子里,既能望见码头的画舫、岸边的花树,又能瞧见水榭和后面的殿宇,连岛中央那片小湖的波光都能收进去,视野最是开阔。”

若璃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那飞檐亭翘角凌云,四周被玉兰树环绕,亭柱上还缠着正开得旺的紫藤,确是个观景的好地方。她当即笑道:“就听你的,去那亭子里瞧瞧。”

云林忙道:“奴婢这就去把画架和颜料箱搬过去。”说着便转身往码头方向去招呼跟着的小太监

云香则扶着若璃,慢慢往坡上的亭子走,脚下的石板路被阳光晒得暖融融的,落满了花瓣,走起来竟像踩着锦毯一般

傅恒与明安等人紧随其后,傅恒目光扫过亭周的栏杆,见边角都打磨得光滑,又悄悄让两个侍卫先去亭内查看了一番,确认稳妥后才跟上

……

若璃被云香扶着往坡上走,脚下踩着落英,听着卓林在前面引路的脚步声,忽然回头朝傅恒、卓林他们扬声笑道:“等我把这岛的全景画好了,也给你们每人画一幅小像,就着这春光作背景,保管比平日里看着精神。”

卓林一听,脚步顿了顿,回头挠着后脑勺笑:“娘娘说笑了,我们这粗人,哪配得上您的画笔。”明安也难得勾了勾唇角,低声道:“多谢娘娘体恤。”

若璃却轻轻叹了口气,脚步慢下来些,望着亭顶的飞檐摇了摇头:“可惜了,倒是没人能给本娘娘画一幅。”说着,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胭脂色襦裙,指尖拂过裙摆上的水波纹绣,又抬手理了理鬓边的步摇,语气里带了点娇俏的惋惜:“今日特意穿了这身衣裳,配着这满岛的花,多上镜……啊不,多上画,偏偏没个会画的人在。”

云香被她逗笑了:“娘娘这话说的,二公子给您从小到大画了很多呀”

“那不一样。”若璃踩着最后一级石阶踏上亭前的平台,转身望着跟上来的众人,阳光落在她发间的翡翠步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没这岛上的风、这眼前的景作陪呀。”

卓林已手脚麻利地拂去亭内石桌上的花瓣,笑道:“娘娘要是实在想画,不如让傅恒他们学着试试?虽说手笨,描个轮廓总还行。”

傅恒闻言,抬眸看了若璃一眼,见她正笑得眉眼弯弯,便垂眸道:“属下愚钝,怕是要糟蹋了娘娘的好景致。”

若璃摆摆手,走到亭边凭栏远眺,满岛风光果然尽收眼底,她当即兴致勃勃地朝云林喊道:“快把画架支起来,先画全景,你们的小像往后再慢慢说!”

……

正忙着,先前在岸边候着的一个小太监端着食盒快步走来

他是姜忠敏特意安排进来伺候的,一路小心护着食盒,没让里头的茶点洒出分毫

到了亭中,他恭敬地朝若璃行了个礼,才将食盒稳稳放在案桌一角,轻声道:“娘娘,按您的吩咐备了茶点。”

说罢,他动作娴熟地打开食盒,先是取出一个莹润的青瓷茶盏,里头沏的松针雨露茶正袅袅冒着热气,茶汤澄澈,嫩绿的松针在水中舒展,清新茶香瞬间弥漫开来

接着,他又把点心匣子一一打开,红得透亮的樱桃煎,精巧地码在白瓷碟里,看着就叫人垂涎;裹着细腻糖霜的梨花酥,层层叠叠,酥皮一碰就要落下;凤梨酥泛着诱人的金黄光泽,玉露糕则白得像凝结的晨露,还点缀着一抹胭脂红,最后的是蟹黄酥,小巧精致,表皮油润,散发着独特的咸香

若璃原本正端详着画架上的宣纸,闻到茶香,不禁转过头来,看到这些精致点心,嘴角不自觉上扬:“他倒是有心了,茶点也是不错”

云香在一旁笑着接过茶盏,轻轻吹散热气,递到若璃手中:“娘娘快尝尝,这松针雨露茶配着这些点心,最是惬意不过。”

若璃接过抿了一口,又拈了块梨花酥,酥皮簌簌落在掌心,她边吃边走到画架前,望着远处的景致凝神片刻,忽然抬手道:“云林,把那支狼毫递我。”

云林连忙递过笔,看着若璃蘸了点花青,手腕轻转,宣纸上游丝般的线条便勾勒出湖岸的轮廓

亭外的风带着花香拂进来,吹得宣纸上的墨迹微微晃动,若璃却笔锋不停,转眼便将水榭的飞檐落在纸上,与远处的殿宇遥遥相对

傅恒他们在亭外站着,目光偶尔掠过亭内,见若璃专注地挥毫,鬓边的碎发被风轻轻吹动,便都放轻了呼吸,连脚步都不敢重些,生怕扰了这画里画外的宁静

……

若璃握着狼毫的手稳而轻,笔尖蘸了花青与藤黄调和的淡绿,在宣纸上轻轻一拖,便是湖岸蜿蜒的线条,再添几笔浓淡不一的墨色,水边的芦苇丛便有了随风摇曳的姿态

她凝神望着远处的景致,目光流转间,手腕已灵活转动,朱砂点染出桃花的艳,石绿晕染出玉兰的洁,不过片刻,码头的画舫已浮在纸上,连船舷的木纹都细细勾出,仿佛下一刻就要解缆离岸

第一张画刚吹干,她便换了张宣纸,这次取了赭石调淡,先画出主殿的琉璃瓦顶,阳光折射的七彩光用极细的金线轻轻扫过,不抢眼却亮得恰到好处,飞檐下的风铃用墨点出轮廓,竟似能听见叮咚声。亭周的紫藤花用淡紫与白层层晕染,花瓣边缘泛着点粉,像是沾了晨露

第三张专画水榭,她用清水先在纸上洇出一片朦胧的水色,再以淡墨勾出水榭的纤细柱影,倒影与实景交融,分不清哪是水哪是榭。榭边的重瓣桃花被她用胭脂红堆了三层,花瓣的褶皱处留着些许白,像被阳光照得透亮,连落在水面的花瓣都用淡粉点了几点,轻盈得仿佛要飘起来

到第四张,她特意退后两步,望着全岛的格局,笔锋一转,用了更洒脱的笔触,淡墨勾勒出岛的轮廓,再将主殿、水榭、花树、湖光用浓淡不一的色块铺陈,不重细节却见神韵,远远望去,整座蓬岛瑶台的春光都被收进了这一方宣纸,花影重重,殿宇隐隐,透着股仙气

最后一张,她竟对着自己映在湖中的影子画了起来,笔尖蘸了胭脂调的裙色,寥寥数笔便勾出广袖拂过水面的姿态,鬓边的步摇用银粉轻点,倒影里的花影与衣色交融,朦胧又灵动。画到兴起,她甚至在角落添了只振翅的蝴蝶,翅膀上沾着点桃花粉,似是从画外飞进来的

五张画在石桌上排开,风一吹,纸角轻颤,竟像是把这满岛的春色都锁进了笔墨里,连傅恒他们在亭外瞥见,都忍不住暗叹——娘娘笔下的景致,竟比眼里瞧着的还要美上三分

……

若璃望着石桌上并排的五张画,指尖轻轻拂过最后那张映着自己影子的画,忽然眼睛一亮,像是得了什么妙趣的灵感

她将笔搁在笔山上,提着裙摆轻快地走出亭子,脚步踩在落满花瓣的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她先绕着亭子转了半圈,目光掠过侍卫们挺拔的身影——富察·傅恒立在亭柱旁,脊背挺直如松,腰间佩刀的穗子垂在深蓝的袍角边,神情沉静

董鄂·卓林正望着远处的花树,嘴角还带着点未散的笑意,手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刀

明安则垂眸看着地面,指尖捻着袖口的褶皱,虽不言不语,目光却似能看透周遭的动静,沉稳通透中透着几分了然

再往远些,瓜尔佳·景瑞背对着亭子,正望着湖面的波光,身姿如炬,握着剑柄的手骨节分明;佟佳·巴图站在石阶旁,侧脸迎着阳光,眉峰微扬,带着几分爽朗和憨厚

那拉·舒敏靠在紫藤缠绕的廊柱边,指尖轻轻拨弄着垂落的花串,目光却始终留意着亭内。风过时,花瓣落在他们肩头、帽檐,没人伸手拂去,似是怕扰了这景致的和谐

她又转头望向亭内:云林正蹲在案前整理颜料,侧脸对着阳光,睫毛在眼下投出浅影;云香端着茶盏,指尖刚触到杯沿,似要递过来

而自己方才站在画架前的位置,宣纸还在微微颤动。连石桌上的茶点、笔山、玛瑙调色盘,都在春光里透着几分鲜活

若璃眼中笑意更浓,转身快步回到亭中,取过最后一张宣纸铺开。这次她下笔极快,先以淡墨勾勒出亭子的飞檐翘角,紫藤花的紫雾晕染在亭柱四周

亭外,傅恒的挺拔、卓林的侧影、明安微垂的头,瓜尔佳·景瑞望湖的背影、佟佳·巴图迎着光的侧脸、那拉·舒敏拨弄花串的指尖,连同他们肩头的桃花瓣,都用朱砂轻点,鲜活如真

亭内的景致更是细致:云林低头整理颜料的模样,被她用淡墨细细勾出;云香端着茶盏的姿态,裙摆的褶皱都清晰可见

而画架旁,她特意画了个执笔的侧影,广袖拂过宣纸,鬓边的步摇垂落,正是自己方才作画的模样。石桌上的樱桃煎、梨花酥,连青瓷茶盏里的松针,都一一入画

最妙的是湖岸那笔,清水洇出的水色里,亭影、人影、花影交叠,与亭内亭外的景致相映成趣

……

若璃将最后一笔轻轻收住,墨色在宣纸上晕开恰到好处的层次感,她直起身,对着那第六张画端详片刻,忽然扬声朝亭外喊道:“都进来瞧瞧,我倒觉得这第六张最妙!”

傅恒他们闻声对视一眼,依言缓步走进亭中。卓林性子最急,头一个凑到画前,目光扫过画面时“呀”了一声:“娘娘把咱们都画进去了!您看这不是明安垂头的样子吗?还有景瑞背对着看湖呢!”

明安也走近了些,视线落在亭内的部分,见画上云林正低头理颜料,云香端着茶盏的手停在半空,连自己指尖捻着袖口的小动作都被细细勾勒出来,露出浅淡的笑意

瓜尔佳·景瑞望着画中自己望湖的背影,肩头那片朱砂点染的桃花瓣格外显眼,不禁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肩头,像是想看看花瓣是否还在

佟佳·巴图指着画中迎着阳光的侧脸,朗声笑道:“娘娘把我画得比平日里精神多了!这阳光照在脸上的劲儿,瞧着就暖和。”

那拉·舒敏则留意到画中自己拨弄花串的指尖,与此刻垂在身侧的手隐隐相合,眼底掠过一丝笑意,轻声道:“娘娘心细,连这点小动作都记下了。”

傅恒站在稍远些的地方,目光落在画中那个执笔的侧影上——广袖轻扬,鬓边步摇微动,正与眼前的若璃相映。再看亭内亭外的人影错落,花树环绕,连石桌上的茶点都透着鲜活气,他指尖微顿,缓缓道:“娘娘这画里,藏着今日的整座岛。”

若璃听得眉梢更弯,指着画中湖岸的倒影笑道:“可不是?你们看这水里的影子,和亭里亭外的景致一衬,是不是像把咱们都裹在这春光里了?我最喜这张,既有景,有人,还有咱们此刻在一块儿的意思。”

云林蹲在画旁,指尖轻轻点过画中自己低头理颜料的身影,眼底满是熟稔的笑意,抬头看向若璃时,语气里带着几分与有荣焉的亲昵:“娘娘笔下的奴婢,连我刚才挑颜料时抿嘴的模样都没放过呢。”她跟着若璃多年,早知道自家小姐画笔的厉害

云香在一旁应和着点头,指尖拂过画中自己的裙摆,轻声道:“跟着娘娘这些年,早知道娘娘画什么都跟活的一样,不过今儿这画里有咱们,倒比看那些景致画更觉亲近。”两人语气里没有半分讶异,只有对若璃画技的熟稔与赞叹——毕竟是打小伺候的小姐,她笔下的功夫,她们比谁都清楚

上一章 去蓬岛瑶台(雍正四年)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菊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