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与沈眉庄听到胤禛的话,悄悄交换了个眼神,眼底都带着几分了然——这两位姑娘虽出身部落,却能留在圆明园陪着瑾贵妃,往后有苏家与皇上照拂,不用卷入后宅纷争,这般运道,可比京城那些困在家族联姻里的贵女好上太多
甄嬛的目光不自觉落在对面的青樱身上,心里轻轻叹了口气:青樱虽是满军旗乌拉那拉氏出身,却因家族没落,只能靠着皇上的几分体面做侧福晋,往后在王府还要谨小慎微;反观香见与玉妍,虽来自异域,却有安稳去处,这般运道,真是同人不同命
……
青樱坐在席间,指尖死死掐着袖口的兰草纹,心口泛着阵阵酸涩。她出身满洲大族乌拉那拉氏,虽然没落,但也是满军旗,可如今看来,自己连出身部落的姑娘都比不上——她们能留在园子里安稳度日,有瑾贵妃相伴、皇上照拂,而自己却要在王府里看旁人脸色,连未来都透着不确定
琅嬅攥着绢帕的手终于松开,紧绷的心神彻底放松下来。既然皇阿玛说姑娘们留在园子里陪额娘,又提到了苏家小公子,便不会被指给弘历,后宅现有的平衡不会被打破,她这个嫡福晋也能少些顾虑,当下便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眼底的端庄里多了几分真切的平和
弘玢与董鄂福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安稳——皇上的安排既顾全了额娘,也没给宗室添变数,再好不过
董鄂福晋伸手将身旁的锦华抱进怀里,轻轻拍着孩子的背,柔声道:“往后园子里又多了两位姐姐,咱们日后在园子锦华可有伴儿了。”
弘昼凑到弘历身边,压低声音笑道:“四哥你瞧,这两位姑娘模样好、性子也瞧着讨喜,往后留在园子里陪额娘,倒也配得上承安那小子,说不定将来还能成咱们苏家的人呢!”
弘历闻言,也轻轻点头,目光扫过香见与玉妍,语气带着几分认同:“确实是好姑娘,承安若将来见了,说不定也会喜欢。”
晰月坐在角落,见姑娘们不用入府,心里的落寞淡了些,却还是悄悄拢了拢衣袖——虽不用怕被比下去,可想起自己在王府里日渐冷清的日子,还是有些提不起劲,只端着茶盏小口喝着,没再多言
海兰与苏绿筠则松了口气,两人悄悄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温和的笑意
海兰轻声道:“能留在园子里陪贵妃娘娘,也是她们的福气,往后咱们来园子里请安,也能多些说话的人。”苏绿筠连连点头,眼底的拘谨少了几分,只觉得这除夕家宴,倒真有了几分团圆的暖意
……
若璃听胤禛应下,立刻转头看向他,眼底亮着娇俏的光,语气带着几分得逞的灵动:“既然皇上都允了她们陪我,那往后的住处,可就归我安排咯?”
不等胤禛回话,她已转向香见与玉妍,指尖轻轻点了点殿外方向,语气满是期待:“我瞧着万方安和附近的杏花春馆就极好,那里种着上千株杏花树。你们别瞧现在冬日里枝桠光秃秃的,等开春回暖,满树粉白的杏花绽开来,像把整个院子裹进了粉雾里,连屋檐屋舍都浸在花香里,美得如梦似幻;到了夏日,枝头结满杏子,你们还能摘下来,让小厨房帮忙熬成杏子酱,抹在饽饽上吃,酸甜得很。”
香见与玉妍听着这般鲜活的描述,眼底都浮起向往的光,先前的拘谨淡了大半,两人轻轻抿着唇,露出柔软的笑意,对着若璃屈膝道谢,声音清软又真切:“谢谢娘娘,我们都喜欢。”
……
甄嬛闻言,放下手中茶盏,笑着附和:“贵妃娘娘说得极是,杏花春馆的春日景致,在圆明园里确实是数一数二的。每年清明前后,千株杏花一齐绽放,远远望去像笼着层粉白的云,风一吹花瓣簌簌落在青石路上,走在里头都像踏了场花雨,连衣裳都能沾着淡香。”
一旁的弘昼立刻凑过来,语气带着几分得意的回忆:“可不是嘛!小时我还跟三哥、四哥陪着额娘去杏花春馆赏花呢!我还摘了枝开得最盛的,给额娘簪在发间,额娘当时还笑我呢”说罢,他还忍不住挠了挠头,眼底满是鲜活的笑意,惹得殿内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
若璃聊得兴起,目光又越过席间,落在对面的意欢身上,眼底漾着温和的笑意:“意欢,等明年开春杏花盛放,你也从宝郡王府过来,咱们一块儿去杏花春馆赏花,到时候再寻个清净处,聊聊新读的诗词,岂不是好?”
意欢闻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先前的沉静被全然的欣喜取代,连忙用力点头,声音里都带着几分雀跃:“谢娘娘!臣媳定然去!”
弘历坐在一旁,见意欢这般欢喜,又看向若璃满是期待的模样,便温和颔首,语气妥帖:“额娘放心,到了开春,儿臣便让意欢递牌子进园,定不耽误了赏花的好时候。”
胤禛望着若璃眼底鲜活的笑意,听着她与众人聊得热闹,心口也泛起一阵温软的暖意。他暗自想着,自己这身子,撑着也就两三年光景了,好在弘历如今愈发沉稳,府里事、朝堂事都能担起来
苏家那边,承翊在边关立了功,承安小小年纪就是解元,年轻一辈也能撑得起门户,往后若璃的日子,总不会受委屈。
目光又扫过身旁的香见与玉妍,见两人眼底满是对未来的向往,他轻轻颔首——有这两个姑娘留在园子里陪着若璃,往后自己不在了,若璃也多两个解闷的人,不用总孤零零的,这般想着,心里便更踏实了几分
……
胤禛见席间气氛正好,便抬声唤道:“苏培盛。”
苏培盛早已候在殿侧,闻声立刻上前躬身,同时示意身后四个小太监捧着红漆描金托盘上前——托盘上皆覆着明黄锦缎,边角坠着细密的流苏,一看便知是皇室规制的赏赐
“这是朕给你们的除夕礼,”胤禛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明儿一早,你们瑾贵妃娘娘的新年礼还要送来,这两天啊,你们怕是要收到手软了。”
话音刚落,弘昼已率先接过小太监递来的托盘,掀开锦缎便眼睛一亮——里头是柄黑檀木刀鞘,鞘身雕着繁复的云纹,镶嵌着细碎的绿松石,握在手里沉甸甸的,正是他惦记许久的样式,当即笑着拱手:“谢皇阿玛!这刀鞘配儿臣那柄腰刀,再合适不过!”
弘玢与董鄂福晋接过的是一对羊脂玉双鱼佩,玉质莹润得能映出人影,双鱼尾尾相衔,鱼眼处嵌着细小的红宝石,透着温润的喜气,董鄂福晋轻轻摩挲着玉佩,眼底满是欢喜
两个孩子的赏赐则是一对金镶玉麒麟印章,麒麟昂首挺胸,金纹与玉色相映,永安捧着印章,小手紧紧攥着,笑得露出了乳牙
弘历接过的托盘里是册古籍孤本,封面是深蓝色锦缎,题着“春秋要义”四字,纸页泛着淡淡的古香,他轻轻翻开一页,见字迹工整、批注详尽,便郑重颔首:“谢皇阿玛,儿臣定好好研读。”
……
琅嬅、意欢等六位女眷,每人都分到了一件象牙红宝石首饰——琅嬅的是支象牙点翠红宝石簪,意欢的是枚象牙红宝石梅花戒,青樱的是串象牙红宝石珠串,余下几人的也各有巧思,件件精致
甄嬛与沈眉庄则各得一小匣子南海珍珠,匣子打开时,珍珠泛着淡淡的炫光,颗颗圆润饱满,莹润得似要滴出水来,甄嬛拿起一颗放在掌心,笑道:“多谢皇上赏赐,这般好的珍珠,做串手链正合适。”
……
若璃的赏赐最是丰厚,除了满满一匣子无暇通透的淡蓝珍珠、一串冰紫翡翠十八子,还有一幅仇英的《秋江待渡图》——画中山水相映,江面烟波浩渺,渡船上的人影栩栩如生,墨色浓淡相宜,一看便知是珍品
她轻轻抱着画卷,眼底满是笑意,转头对胤禛娇声道:“这下我的库房又添了好东西,可得好好收着。”说着,语气又软了几分,“我也给您备了新年礼,明儿一早就能看到了。”
……
随即又看向众人,眉眼弯弯:“你们的也都备着呢,明儿让云林、云香一并送过去。”
最后,小太监也给香见与玉妍各递了个锦匣,里头是匣子莹润透亮的珍珠,两人连忙起身道谢,捧着锦匣的手都透着几分小心翼翼——初来乍到便得这般赏赐,心里满是感激
胤禛看着众人欢喜的模样,尤其是若璃抱着画卷笑靥如花的样子,心口的温软又浓了几分,只觉得这除夕家宴,倒比往年更添了几分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