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璃见云香捧着描金红漆锦盒过来,伸手接在手里,转身看向罗汉榻上坐着的香见与玉妍,眼底闪着俏皮的光,语气带着几分神秘:“你们俩快看,这是我特意给你们挑的新年礼,保准合心意!”
殿内众人本就好奇,闻言都纷纷看了过来——弘昼凑得最近,连手里的小勺都忘了放下;弘历也停下盘玩十八子的动作,目光落在锦盒上;董鄂福晋、琅嬅等人也悄悄往前挪了挪,想瞧瞧这特意准备的礼物究竟是什么
香见与玉妍更是满眼期待,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目光紧紧盯着若璃手中的锦盒,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若璃笑着掀开锦盒盖子,两首饰静静躺在铺着的淡粉绒布上,瞬间吸引了满殿目光
先映入眼帘的是件芙蓉玉蝶戏花项圈。项圈主体是用一块完整的芙蓉玉雕琢成的环形,玉色是淡淡的粉白,像春日里刚绽的芙蓉花瓣,在殿内暖光下泛着柔和的莹润光泽
玉面上天然的絮纹纵横交错,恰似花瓣上的脉络,不刻意却添了几分自然雅致
项圈正面,匠人用细金错工艺细细勾勒出三只翩飞的蝴蝶,蝶翼薄得几乎能透光,上面还嵌着细碎的粉蓝碧玺,颗颗小巧透亮,像蝴蝶停驻在花上时沾着的晨露
三只蝴蝶围绕着中心一朵芙蓉玉雕花——花瓣层层叠叠,雕工精细得能看出纹理,花蕊处缀着颗小小的红宝石,色泽明艳,像芙蓉花芯里凝结的蜜露,格外亮眼
项圈两端的赤金卡扣上,还各坠着颗圆润的粉色珍珠,颗颗饱满莹亮,若戴在颈间,珍珠定会随呼吸轻轻晃动,似蝴蝶振翅时带起的微风,温柔又灵动
锦盒另一侧,一支鸽血红宝石蝴蝶发钗格外惹眼。钗头的鸽血红宝石色泽浓郁饱满,红得似燃着的火焰,通透得能清晰映出廊下暖炉的火光
匠人巧妙地将宝石雕成振翅欲飞的蝴蝶模样,蝶身弧度圆润流畅,连翅膀上的纹路都用细金细细勾勒,每一道线条都清晰灵动
最精巧的是蝶翼边缘,还密密嵌着一圈细巧的碎钻,碎钻虽小却颗颗澄澈透亮,只要轻轻一动发钗,碎钻便跟着折射出细碎光影,似有流光在蝶翼上缓缓流转,仿佛下一秒这只宝石蝴蝶就要振翅从钗头飞走,活灵活现
……
“这两件首饰……我好像有印象!”弘昼盯着锦盒,忽然一拍手,眼底满是恍然,“我想起来了!是雍正五年元日那天,咱们在万方安和陪额娘赏的珠宝,这里面就有这两件!”
弘历闻言也缓缓点头,指尖轻轻摩挲着绿松石十八子,语气带着回忆:“确实,那年我还仔细瞧过这支红宝石钗,这鸽血红的成色极难得,这么多年过去,依旧这般鲜亮。”
弘玢也跟着颔首,目光落在芙蓉玉项圈上:“我也记得,这芙蓉玉的絮纹像花瓣脉络,如今瞧着,果然和香见姑娘的气质很配。”
……
玉妍的目光牢牢锁在那支鸽血红宝石蝴蝶发钗上,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光,忍不住轻声感叹:“天呐,这支蝴蝶发钗也太好看了!这红宝石红得像燃起来似的,还有边上的碎钻,晃着光真像蝴蝶要飞起来一样!”说着,指尖都忍不住轻轻碰了碰锦盒边缘,满是欢喜
香见则望着那芙蓉玉蝶戏花项圈,眼底浮起柔和的笑意——项圈淡淡的粉白玉色,正好衬她今日月白淡蓝的寒部衣裙,连玉上的絮纹都似与裙角雪花绣纹相映,她轻声道:“这项圈的颜色和纹样,很配我的衣裳。”语气里满是喜悦
殿内众人也纷纷称赞,董鄂福晋笑着说:“这芙蓉玉温润,配香见姑娘的清冷气质正好;那红宝石钗明艳,跟玉妍姑娘的灵动模样也合衬,娘娘真是会选。”
琅嬅也点头附和:“可不是嘛,这雕工、成色都是上等,寻常珠宝铺子可遇不到这样的好物件。”
青樱的目光也落在锦盒里的两件首饰上,随即轻轻垂了眸,一段回忆悄然浮上心头——雍正五年元日,她也跟着他们去万方安和给娘娘请安,当时瞧见这红宝石蝴蝶发钗,就觉得美得移不开眼,只是那时她多看几眼都不敢
她不自觉地摸了摸腕间的红珊瑚手串,珠子圆润的触感传来,这是那年若璃特意送她的新年礼,她一直妥帖戴着
……
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若璃的手腕,青樱又瞥见她腕间新添了一串红珊瑚手串——比自己的这串珠子更饱满,色泽也更鲜亮,衬着若璃莹白的肌肤,格外惹眼
她悄悄收回目光,指尖轻轻攥了攥袖口,心里泛起一丝说不清的酸涩,却又很快压了下去,只默默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
……
若璃见两人满眼欢喜,笑着把锦盒往她们面前递了递,语气轻快:“快戴上试试,瞧瞧合不合身。”
云香连忙上前,先取过那支鸽血红宝石蝴蝶发钗,走到玉妍身后。玉妍乖乖侧过身,双环髻上的珊瑚珠花轻轻晃动,云香小心地将宝石钗斜簪在她发髻一侧——鸽血红的蝶翼映着暖光,碎钻闪着细碎的光,与水红袄裙上的木槿花相映,瞬间让她的灵动又添了几分明艳
玉妍忙抬手摸了摸发钗,又对着案上的小铜镜瞧了瞧,笑得眼睛都弯了:“太好看了!谢谢娘娘!”
……
另一边,云林拿起芙蓉玉蝶戏花项圈,帮香见戴在颈间
粉白的玉圈衬得香见脖颈愈发莹白,两端的粉珍珠随她的呼吸轻轻晃动,与月白短袄的淡蓝狐毛边缘相衬,将她清冷的气质中和得愈发柔和
香见抬手轻轻碰了碰项圈上的金蝴蝶,眼底的笑意深了些,轻声道:“很合适,多谢娘娘。”
若璃看着两人戴上首饰的模样,满意地点点头:“我就说你们戴正好,这钗子配玉妍的活泼,这项圈衬香见的清雅,再合适不过。”
……
青樱望着香见颈间那抹莹润的粉白——芙蓉玉项圈衬得她脖颈愈发纤长,随呼吸轻晃的粉珍珠,似与月白袄裙的淡蓝狐毛缠出了温柔的光
再瞧玉妍发间,鸽血红宝石蝴蝶钗艳得晃眼,碎钻折射的流光,与水红袄裙上的木槿花影相映,活脱脱像把春日的鲜活别在了发间
两人自在地坐在若璃身边,你一言我一语说着首饰的精巧,连眉眼间的笑意都透着无拘无束,一段尘封的记忆忽然顺着这暖意漫上心头
那是雍正六年六月,皇后姑母,她还被禁足在乌拉那拉府,院墙上的爬山虎遮得满院阴翳。是家族托了好几层关系,求到若璃面前,得了她一丝垂怜,才允了她入圆明园,日日跟着若璃在万方安和练字
那时她才十一岁,满心满眼都是“如何留在园里”“如何让弘历多看一眼”
练字时,她总拘谨地赔着笑,握笔的手因为紧张而泛白,连墨汁滴在宣纸上都要慌慌张张地用绢帕去擦。若璃看在眼里,轻轻说:“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
那年的她,满脑子都是“站稳脚跟”的念头,哪里听得进这样的话?只当是若璃随口说的劝诫,转头便抛在了脑后,也听不进去,依旧日日琢磨着如何讨好人,如何在弘历面前露个脸
可此刻看着眼前同样十二岁的香见与玉妍——她们从遥远的部落而来,在大清无亲无故,处境其实比当年的自己更难,却能这般自然地靠在若璃身边,敢笑着说“这钗子太好看了”,敢坦然接过锦盒说“谢谢娘娘”
连弘昼都凑过来跟她们打趣“这首饰衬得你们更俏了”,弘历也温声问她们“合不合身”
青樱忽然像被什么东西轻轻点醒,若璃当年那句话,竟在这一刻清清楚楚地落在了心里
她不自觉地攥紧了袖口,指尖蹭过衣料上细密的兰草纹,粗糙的触感拉回了她的神思
目光落在自己腕间的红珊瑚手串上——这是那年若璃送她的新年礼,珠子虽不及若璃腕间那串新的饱满鲜亮,却也被她戴了这些年,磨出了温润的包浆。再瞥一眼若璃腕间,那串新珊瑚串色泽浓艳,衬着她莹白的肌肤,格外惹眼
心里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泛起细细的酸,却又透着点豁然——原来不是处境困住了人,是当年的自己太急着“求”,急着抓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反倒把心裹得紧紧的,连本该有的自在都弄丢了
……
“这么热闹?”
一道清朗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带着几分笑意,瞬间打断了殿内的谈笑。众人纷纷转头向门口望去,只见苏逸霄缓步走了进来——他身着一身松黄色内绒常服,衣料厚实却不显臃肿,领口滚着圈浅灰貂毛,衬得他面容愈发俊朗
腰间系着墨色玉带,玉扣在暖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周身带着协办大学士的沉稳气度,却又不失亲和
他身侧还跟着个少年,身量已颇为挺拔,穿着件月白锦缎棉袍,领口绣着细巧的银线云纹
少年眉目清俊,气质清冷中透着几分温润,垂眸时眼睫纤长,抬眼间目光澄澈,正是十三岁的苏承安
“二舅舅!”弘昼最先反应过来,立刻放下手中的小勺,笑着迎了上去,语气满是亲近;弘历也起身颔首,眼底带着笑意,唤了声“二舅舅”
其余人也纷纷起身行礼,董鄂福晋、琅嬅等人屈膝道“苏大学士”
香见与玉妍虽不知苏逸霄身份,却也跟着微微欠身,青樱则垂着眼,跟着众人一起行礼,目光悄悄掠过苏承安,又很快收回
苏逸霄笑着抬手虚扶:“都坐吧,不必多礼。刚从宫里头出来,听说今年万方安和热闹,就带着承安过来瞧瞧。”
说着,他目光扫过殿内,瞧见香见颈间的芙蓉玉项圈、玉妍发间的红宝石钗,又看了眼案上的点心,眼底笑意更浓,“看来是赶上好时候了。”
若璃坐在罗汉榻上,见苏逸霄一进来就吸引了满殿目光,忍不住嗔笑出声,石榴红裙上的白梅绣纹随她动作轻晃:“二哥如今这气派,倒比我还受人瞩目了。”
苏承安跟在苏逸霄身后,走到榻前,目光落在若璃身上,眼底漾开浅淡的笑意,恭敬地唤了声:“姑母。”
若璃笑着点头,又转向香见与玉妍,抬手轻轻指了指苏逸霄与苏承安,温声介绍:“那是我二哥苏逸霄,如今任协办大学士;身边这位是我小侄子苏承安,就是昨晚皇上还特意提起的,十四岁就中了解元的那位。”
香见与玉妍闻言,心头皆是一跳,脸颊悄悄泛起红晕,心跳也快了几分——昨晚皇上确实提过一嘴苏承安,还隐约说起要为他留意婚事,她们当时只当是寻常闲话,没成想今日竟真见着了本人,少年清冷温润的模样,比她们想象中更显出众
苏逸霄将两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却没多言语,只缓步走到离若璃不远的太师椅旁坐下。一旁的苏承安也跟着站在椅侧,目光轻轻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案上的点心,又很快收回,神色依旧沉稳
……
弘玢与董鄂福晋对视一眼,又悄悄看向弘历,三人眼底都带着几分了然——皇上昨夜提及苏承安时的赞许,如今瞧着少年的气度,倒真应了那句“后生可畏”
弘昼最是活络,几步走到苏承安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打趣:“小表弟,昨晚皇阿玛在殿上可没少夸你!说你十四岁就得解元,脑子灵、学问扎实,将来定是未来可期的栋梁之才,听得我都想再回书院读两年书了!”
琅嬅坐在软凳上,目光温和地打量着苏承安——少年站姿挺拔,眉眼间既有苏家的清俊,又透着读书人特有的沉稳,她轻声对身边的意欢说:“苏大学士本就学识出众,如今承安小公子又这般出色,苏家这下一代,是要把荣耀接着延续下去了。”
意欢也点头附和,眼底带着欣赏:“十四岁中解元,这份才情实属难得,瞧着性子也沉稳,将来定有大出息。”青樱、晰月、海兰与苏绿筠也都细细看着苏承安,眼神里有赞叹,也有几分好奇,毕竟这般年纪就有如此成就,实在少见
苏承安被众人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却依旧保持着得体,微微颔首道:“多谢皇上谬赞,也谢各位表哥、福晋、格格们抬爱,承安还有很多要学的地方。”语气谦逊,不见半分少年得志的浮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