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元年·十月中旬·圆明园·万方安和
廊下的风带着秋日特有的凉爽,拂过檐角悬挂的铜铃,漾出细碎清越的声响
若璃斜倚在廊下的太师椅上,一身装束衬得她面若芙蓉——外层是件珊瑚色轻纱大袖衫,料子轻透如雾,其上用银线绣着团团浅杏色杏花,枝头缀着细小的珍珠,风一吹便微微晃动,宛若春风拂过落了层细雪;内里搭一件暖粉色交领短襦,下身配同色齐腰襦裙,整套衣饰柔润得像浸了晨露,清新又温婉
……
她发间梳着精致的惊鸿髻,一支粉绿碧玺蝴蝶发钗斜插其间,蝶翅通透灵动,似要振翅飞走;另一侧又簪了支西瓜红碧玺缠枝簪,红碧玺与粉绿碧玺相映,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眼含娇
……
若璃指尖捏着一小撮丁香花瓣,凑近鼻尖轻嗅,随即看向桌上琳琅满目的香料与花叶,轻声道:“要不试试加些丁香?中和一下桃花的甜腻。”
梨花木长桌上,各式物料摆得整齐——新鲜的丁香花瓣、晒干的桃花碎、带着清露的竹叶与芭蕉叶,还有研磨好的龙脑、薄荷末,装在玉瓶里的杏花酒露、白檀碎,以及青桔、茉莉、玫瑰、菊花、芍药等各色花叶,连柏子都备了好几颗,满满当当铺开一片
……
身侧的香见正握着一支小巧的药杵,闻言抬眸轻点了点头
她穿着一身寒部特有的长裙,紫色与蓝色浮光锦交织,在阳光下流转着细碎的光泽
额间嵌着一枚蓝紫水晶额饰,水晶通透如冰,衬得她容色清冷如雪莲,却又因眉眼间的柔和,添了几分清婉之气
……
坐在香见身旁的玉妍,正低头把玩着手中的木槿花与芍药花瓣,闻言笑着接话:“我觉得可行!我正想着把这两种花磨碎了,再兑点杏花酒露和成香丸呢,加丁香定能更清雅些。”
她穿一身娇红色浮光锦绣裙,裙上绣着大片盛放的芍药,艳而不俗;发间那支若璃在两年前送的红宝石蝴蝶发钗,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与她明艳娇俏的模样相得益彰
……
若璃指尖捻起少许丁香花瓣,先放进玉臼中轻轻捣碎,又挑了一小撮薄荷末加进去,再取几片鲜嫩竹叶剪碎混入,最后倒入两勺清冽的杏花酒露,握着玉杵细细研磨
随着力道匀缓地转动,丁香的温醇、薄荷的清冽、竹叶的鲜爽渐渐与酒露的甜香交融,化作细腻柔滑的香粉,正是她偏爱的清雅通透之味
身侧的香见也循着心意挑选物料,她取了些白檀碎打底,又加了几片晒干的菊花瓣,偶尔拈起一点龙脑轻轻添入,玉杵研磨的动作轻缓而专注,眉眼间满是认真,似在雕琢一件珍宝,要调出符合自己心境的沉静香气
玉妍则显得活泼些,她先将木槿花与芍药瓣捣成泥状,小心翼翼地滤去花渣,再倒入杏花酒露搅拌,又突发奇想加了一小撮茉莉花粉,捣杵的动作轻快,时不时低头嗅闻,嘴角噙着笑意,要做出带着清甜花香的香丸
……
若璃将研磨好的香粉倒进玉盒,轻轻盖上盖子,凑到鼻尖轻嗅,那股融合了丁香温醇、薄荷清冽与竹叶鲜爽的香气漫入鼻尖,她满意地弯了弯眼,忽然转头看向身侧二人,笑意盈盈地开口:“香见、玉妍,今年除夕,跟我回苏府过年吧?”
香见握着玉杵的手猛地一顿,玉妍也停下了搅拌香泥的动作,二人眼底瞬间涌起点点欣喜,随即又掠过一丝疑惑——往年除夕她们都是在园子里陪着若璃,从未去过苏府
见她们这副模样,若璃忍不住促狭地眨了眨眼,眼底藏着几分狡黠
这一下,香见忽然回过神来,前两年除夕,先帝在园子里设宴时,确实随口提过苏府的承安小公子,说他年纪轻轻便有才情
第二日元日请安时,她和玉妍也远远见过一面,那少年身着青衫,眉眼清冷温润,气质沉稳得不像同龄人。如今算来,他该是十七岁了,听说早已入了翰林院,成了名副其实的少年学士
香见悄悄抬眼看向玉妍,正好对上对方同样了然的目光,二人脸颊不约而同地泛起薄红,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往上扬,连忙对着若璃用力点了点头,声音里藏不住雀跃:“好!听娘娘的!”
……
“到时候啊,怕是就要改口叫我姑母了。”若璃说着,故意轻抬下巴,眼底的狡黠笑意藏都藏不住
香见闻言,忍不住低笑出声,耳尖的红还未褪去;玉妍更是笑得眉眼弯弯,手里的香勺都轻轻晃了晃,二人对视一眼,眼里满是羞赧又欢喜的笑意,轻轻应了声:“是,娘娘。”
……
……
————
皇宫·养心殿
殿内熏香袅袅,弘历斜倚在明黄色软榻上,闭目听着阶下传来的琵琶曲。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榻边小几,眉头却渐渐蹙起——曲调虽也算流畅,可总觉得少了些滋味,既没有宫里专精乐人的精湛技法,更不及晰月弹得那般清越动人、能入人心,反倒让本想放松的心情添了几分滞涩
……
“停吧。”他睁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
琵琶声戛然而止。“李玉。”
“嗻!”李玉连忙上前,对着几位怀抱琵琶的南府乐人使了个眼色,低声斥道,“还不快退下!”乐人们垂着头,匆匆敛衽行礼,鱼贯退出殿外
就在此时,一道清亮的女声忽然响起:“多谢皇上赏耳听。”
弘历抬眸望去,只见阶下还站着一位姑娘,模样仅算清秀,算不上绝色,可那双眼睛却格外灵动,藏着几分不怯场的娇俏,神色坦然得不像寻常宫人
他目光沉沉地落在她身上,开口问道:“名字。”
姑娘微微屈膝,声音不卑不亢:“回皇上,奴婢白蕊姬。”
“白蕊姬……”弘历指尖摩挲着榻边的玉如意,口中缓缓重复着这个名字,思绪却早已飘到后宫——愉嫔落胎一案虽查无实据,可那五位初入宫的新人终究脱不了嫌疑。他心底本就积着几分不满:
后宫争斗向来难免,皇额娘也时不时提点她们,可她们竟连几分初入宫的收敛都无,连前几年维持的表面平和都等不及要打破,这般急不可耐,倒也不必再刻意约束
既想争,便让她们争去
他收回心神,看向阶下仍垂立的姑娘,语气平淡得听不出情绪:“封答应,搬去永和宫西偏殿暖阁住着吧。”
白蕊姬闻言,眸中瞬间闪过一抹亮色,那点欣喜藏都藏不住,连忙敛衽屈膝,声音里添了几分轻快:“谢皇上恩典!”
一旁侍立的李玉始终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掩去了眼底的情绪,只在心中暗自思忖——皇上此刻突然晋封新人,怕不是单单瞧中了这位白答应,多半是借着这举动,给后宫那几位递了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