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室的烛火映着窗棂,夜色已深,窗边软榻上却透着几分闲适
若璃斜倚在铺着软垫的榻上,手中捧着盏温热的雨前龙井,指尖还捏着块粉白的桃花糕,正小口慢品着。见琅嬅掀帘入内,她抬眼笑了笑,目光掠过对方手中的杏皮册
“参见皇上,参见皇额娘。”琅嬅规规矩矩行了礼,声音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恭谨
“嗯。”坐在若璃对面的弘历正翻着奏折,闻言微微颔首,目光未离书页
“来了,坐吧。”若璃放下茶盏,接过琅嬅递来的名册,指尖轻轻掀开,“都拟好了?”
“是,皇额娘,您瞧瞧可有不妥。”琅嬅在一旁的玫瑰椅上坐下,双手交叠放在膝头,眼神却不自觉地紧盯着若璃的神色
若璃一页页翻着,指尖在“贵人”二字上轻轻点了点,轻声道:“大多是贵人啊……”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琅嬅的心猛地一沉,放在膝头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帕子,指节微微泛白
她能感觉到,皇上的目光已从奏折上移开,淡淡扫了她一眼,那眼神里藏着几分审视,让她更觉局促
……
“新入宫的小主,贵人太多了。”若璃的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分量,“六位贵人,张淑怡封贵人倒也罢了,她父亲张廷玉在朝堂有实打实的分量。可赫舍里、钮钴禄、佟佳这三位,虽说都是满族大姓,可如今朝中并无能为她们站台的实权人物,连着封三个贵人,未免不妥,容易落人口实。”
琅嬅心头一紧,连忙抬眼问道:“那皇额娘的意思是……”
“佟佳毓秀可封贵人。”若璃指尖落在佟佳毓秀的名字上,“佟佳氏是圣祖爷的母家,这份渊源在,封个贵人合情理。其余两位降为常在,再赐个封号吧。”
她略一思忖,续道,“赫舍里明慧性子沉稳,封宜常在;钮钴禄如月艳光灵动,封荣常在。至于薛宝钗……”
若璃顿了顿,“薛家是商贾出身,初入宫给个答应吧,赐号明,叫明答应。李昭华常在的位分不变,其余都不变”
话音刚落,她又补充道:“黛玉也封常在,九月十五不必往别处去,直接让她入住我万方安和附近的武陵春色。离得近,往后我想找她谈诗论画、品鉴古画,或是她来给我请安问好,都省了绕路的功夫,来往也自在些。”
弘历放下奏折,附和着点头:“皇额娘这安排极妥当。那三位确实朝中无人,封一位贵人已足显体面,这般调整既合规矩,也平衡了各方,甚好。”
琅嬅闻言,心头的紧绷瞬间松开,甚至暗自泛起几分欢喜——皇额娘主动降了赫舍里与钮钴禄的位分,正合了她想打压新人的心思。她连忙欠身应道:“是,皇额娘考虑得周全,儿臣这就回去改过来。”
……
……
第二日上午的阳光刚透过窗棂洒进赫舍里府的正厅,传旨太监便已捧着明黄圣旨登门,清亮的宣旨声落定,府内众人神色各异
待太监走后,阿林看着立在一旁的女儿赫舍里明慧,见她面色平静无波,心下已然了然,缓步走上前问道:“圣旨读了,封了宜常在,比起佟佳氏的贵人,可觉得委屈?”
明慧微微垂眸,指尖轻轻拂过袖口的缠枝莲绣纹,随即抬眼看向父亲,语气沉稳得全然不像个刚及笄的姑娘:“阿玛,女儿不委屈。佟佳氏是圣祖爷的母家,家世渊源摆在那儿,论这份体面,确实比女儿更适合封贵人。皇上与太后的安排,自有考量。”
阿林闻言,眼中露出几分赞许,抬手拍了拍她的肩:“好,就是要这样沉得住气。初入宫门,位分高低只是起步,能不能在宫里站稳脚跟,靠的从不是一时的封号。你这份通透,比什么都金贵。”
……
佟佳府的花厅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描金桌椅上,暖融融的一片
佟佳夫人捏着盏刚沏好的雨前龙井,眼角眉梢都带着藏不住的笑意,她侧头看向立在一旁的女儿佟佳毓秀,语气里满是欣慰:“圣旨刚下来,你便封了贵人,比旁的姑娘高出一截,这可是先赢在了起步上。”
话音顿了顿,她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话锋一转,多了些郑重:“但你也别掉以轻心,得沉住气。咱们佟佳氏虽是圣祖爷的母家,说出去体面,可如今朝堂上并无能直接照拂你的实权人物,这是咱们的软肋。你瞧那汉军旗的张淑怡,她父亲张廷玉在朝中是实打实的重臣,论根基分量,她可比你稳得多。往后在宫里遇见,或是听闻她的动静,都要多留个心眼,莫要落了下风。”
毓秀身着一袭天青色绣竹纹旗装,身姿清丽,闻言唇边漾开一抹温婉却坚定的笑,微微颔首道:“女儿知道了,母亲放心。起步占了优,女儿更会谨言慎行,断不会因一时顺遂失了分寸。”
……
钮钴禄府的闺房里,阳光落在妆台的菱花镜上,映出钮钴禄如月娇俏的身影。她捏着那方写有“荣常在”的圣旨,指尖轻轻摩挲着“荣”字,随即抬眼望向镜中的自己,眼波流转间,唇边漾开一抹娇媚的笑——这封号虽不及佟佳毓秀的贵人,却也衬得她几分明艳
一旁的钮钴禄夫人端着茶盏,目光落在女儿身上,轻声叹了句:“说到底,还是佟佳氏那个姓氏占了便宜,圣祖爷母家的体面,终究是压了一头。”话里虽有几分惋惜,语气却并不沉重
她放下茶盏,走到如月身边,细细打量着女儿倾城的容貌,眼底又浮起底气:“不过这才刚开头,急什么。我儿有这般倾国之姿,殿选时应对自如,那份鲜活灵动的性子,连太后娘娘都赞了几句,瞧着就有当年太后的影子。皇上打小跟着太后,最吃这一套,往后定能得宠,一个贵人的位分,迟早能挣回来。”
如月收起圣旨,转身依偎在母亲身侧,笑意更浓了些,声音明艳却带着笃定:“娘说的是,女儿知晓轻重,定会好好把握机会。”
……
京郊别院里,秋阳透过疏朗的梧桐叶洒下,落在巴林湄若身上,把她一身湖蓝色旗装衬得愈发鲜亮。刚听完传旨太监的话,她便忍不住拍手笑出声,眉眼弯成了月牙儿——自己竟得了贵人的位分!
她转身拉着贴身侍女的手,语气里满是雀跃:“博尔济吉特舒敏定也是贵人!咱们蒙军旗这回入宫的,加上宫里那位愉嫔娘娘,可不就正好三位?”
侍女笑着附和,湄若却渐渐收起了雀跃,眼底多了几分通透:“定是太后娘娘念着姐姐的情分,又顾着科尔沁部送来的诚意,才给了咱们这般体面。这份恩宠,可得好好记在心里。”说罢,她望着院外远处的宫墙方向,嘴角又扬起自信的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