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武陵春色见黛玉呀,说着自己的历程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乾隆三年四月中旬,圆明园武陵春色的院落里已是芳菲初歇,廊下新抽的翠竹沾着晨露,风过处漾起细碎的凉意

“今日可得黛玉来好好招待我们~”若璃款步跨进院门,一身清水蓝绣花鸟月华纱襦裙衬得身姿愈发轻盈。广袖衫上,墨线勾勒的白鹭正掠过低垂的花枝,浅粉桃花点缀其间,留白处似晕开朦胧云雾,宛若一幅流动的水墨小品

同色月菱纱齐胸裙上的云纹绣得疏朗有致,行走时裙裾轻摆,满是清雅灵动的韵味

随云髻上,碧玺白玉步摇轻晃,粉金芙蓉玉石珠花衬得眉眼温润,淡蓝珍珠耳坠与腕间红珊瑚手串相映,添了几分温婉气色

……

“雪雁,白鹭,可都听到了?定要好好伺候太后娘娘~”黛玉含笑迎上前,一身云白色流光纱长裙上绣着疏朗桃枝,粉白花瓣似要从纱间透出来

她梳着俏皮的垂髫分肖髻,琉璃桃花珍珠步摇随动作轻晃,细碎珠花点缀发间,柳叶眉弯成好看的弧度,语气里满是打趣的笑意

……

“是,小主!奴婢这就去沏玫瑰花茶,再把刚蒸好的玫瑰馅点心端来!”雪雁性子活泼,脆生生应着便转身往厨房去;一旁的白鹭则稳重些,笑着福了福身,也跟着忙活起来

……

“表嫂~还有我们呢,可不能只惦记姑母呀!”一道娇俏的声音同时响起,正是长了一岁、容色愈发明艳的玉妍和香见

玉妍穿一身胭脂色月华纱襦裙,裙上大朵木槿开得热烈,发髻间红宝石蝴蝶碎钻发钗与珊瑚珠花交相辉映,明丽得如木槿盛放

香见则是一身紫水晶与紫罗兰色渐变的珍珠纱长裙,裙上雪莲绣纹清雅脱俗,及腰长发间编着几缕细碎花绳,额间琉璃与紫水晶交织的额饰衬得她气质如雪莲般纯净,眉眼间却又有几分江南女子的清婉

……

“哎呀,这院里可是聚齐了四位绝色佳人!”沈眉庄笑着走进来,一身暮山紫浮光锦长裙上绣着银菊,发间那支镂空穿枝菊花纹嵌碧玺发钗在日光下泛着淡淡光晕,端庄中透着温婉

甄嬛也随之而入,渌波色云锦绣垂丝海棠长裙衬得她身姿绰约,发间并蒂海棠琉璃发钗流转着温润光泽,她笑着附和:“可不是嘛,瞧这模样气度,天下灵气怕不是都拢到苏家跟前了。”

众人笑着落座,沈眉庄端起刚沏好的茶,目光落在脸颊微红的香见与玉妍身上,打趣道:“说来香见、玉妍都十六了,再过些时日便是及笄,明年开春,我们怕是就能喝上若璃的喜酒,等着瞧你们嫁入苏府的模样了。”

这话一出,香见和玉妍的脸更红了,悄悄低下头抿着茶,眼底却藏不住对未来的憧憬笑意

若璃看着二人娇羞的模样,也跟着笑起来,院中的气氛愈发暖融

……

若璃扶着廊下的朱红栏杆,目光掠过眼前的桃花坞——粉白花瓣落了满地,竹篱绕着几间雅致屋舍,檐角风铃轻晃,不过是武陵春色里毫不起眼的一小角。抬眼远眺,远处青山如黛,湖泊似镜,烟水朦胧间还能望见零星小岛与寺庙的檐尖,衬得整个圆明园愈发辽阔

“幸而我雍正二年长居时,选了万方安和。”她收回目光,指尖划过冰凉的栏杆,“四面环水的卐字游廊最是雅致,推窗就是碧波,出门不用走太远。这园子景致是真好,青山绿水样样齐全,可屋舍殿宇分得太散,动辄隔着半座山、一片湖,走起来实在费脚。”

话锋一转,她看向黛玉,眉眼弯起,“不过这桃花坞倒合心意,离我那万方安和不算远,往来也方便。”

香见和玉妍连连点头。玉妍想起自己住过的杏花春馆,忍不住接话:“可不是!杏花春馆后头更偏,有些屋舍直接依着山峰建,往那儿去一趟,得绕着山路走大半天呢。”

黛玉坐在廊下的太师椅上,指尖摩挲着青瓷茶盏,抿了口碧螺春,轻声附和:“园子里确实步步是景,春有桃柳,夏有荷风,可就是太大、太远了,寻常散步还好,真要串个门,来回得耗上小半日。”

甄嬛闻言却笑了:“我们住的碧桐书院倒不一样,屋舍都聚拢在一处,四面环山,种了满院梧桐树。尤其到了夏季雨天,坐在窗边听那雨打梧桐叶的声响,淅淅沥沥的,我和眉姐姐总说,那一刻心里头最是宁静,什么烦忧都散了。”沈眉庄在一旁含笑点头,显然极爱那般景致

……

若璃掩唇轻笑,屈着指尖数起来:“我在这园子里住了十四年,去过的地方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杏花春馆、武陵春色、上下天光、天高水长楼、水木明瑟、鸿慈永祜、蓬岛瑶台、映水兰香、澹泊宁静……也就这些了。其余的要么藏在深山里,要么隔着重湖,实在太远,懒得动啦。”

……

黛玉闻言,忙用天青色绣兰帕子捂住嘴,眼底的笑意从帕子边缘溢出来

玉妍也跟着点头,语气里满是认同:“真的远!上次想去看西洋楼,走了一半就累得折返了。”

……

“鸿慈永祜……是敬奉皇家先祖牌位的地方吗?”黛玉放下茶盏,眼底带着几分好奇

她本是汉军旗出身,去年八月十五入选后一直在京城别院里跟着教习嬷嬷学规矩,虽蒙皇上恩允,能陪着太后在园子里自在些,不必拘着太多繁文缛节,但嬷嬷也特意叮嘱过,园子里有些去处是嫔妃轻易不能靠近的,鸿慈永祜便是其中之一

……

若璃指尖轻点栏杆,笑着点头:“正是。那处是皇家的祖祠,庄严肃穆得很。我只在雍正三年去过一回,还是为了讨些柏子制香——别处的柏子总差些味道,就鸿慈永祜里的老柏树,结的柏子最饱满,香气也最醇厚,用来制香再合适不过。”

……

甄嬛闻言,当即转头对着黛玉打趣:“你这婆母啊,打从一开始就不是寻常嫔妃。雍正元年刚入选入宫,初封就是瑾妃,可比我们这些一步步熬上来的体面多了。”

沈眉庄也跟着笑,目光里带着几分打趣的暖意,显然对这段往事很是熟稔

这话正好说到了香见和玉妍的心坎里

二人十二岁那年,也就是雍正十一年的除夕夜,被先帝接入园子里陪伴若璃,那时若璃早已是尊贵的贵妃娘娘,她们只知道姑母身份尊崇,却从没听过她刚入宫时的光景,此刻都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望过来,满脸期待

黛玉更是听得专注,指尖悄悄攥紧了帕子——她虽常伴若璃左右,却鲜少听闻她早年的经历,此刻也满心好奇地望着若璃,盼着她能多讲些过往

……

若璃指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腕间红珊瑚手串,声音轻缓如落英:“要讲这事,得先从我的家世说起。我啊,算是运道好的。虽是汉军旗出身,但家里的根基还算扎实——祖父苏敬铭,早年是正一品殿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跟着圣祖爷历经了康熙朝多少风浪,平定三藩那等大事里都有他的影子,圣祖爷对他向来倚重得很。父亲苏廷焕,那时当着正二品河道总督,治黄河、疏漕运,也是先帝跟前的得力臣子。大哥苏逸尘更不必说,早就是一等镇国公,后来还升了一品领侍卫内大臣;二哥苏逸霄那会儿也已经是协办大学士了。”

她话音稍顿,眼底掠过一丝对往事的怅然,随即又浅浅笑开:“雍正元年我刚满十六,本还在府里踢蹴鞠、看话本子,过着自在快活的日子,没成想名字忽然被列进了选秀名单。祖父和父亲最疼我,知道我性子野,耐不住后宫的拘束,索性就做了笔交易——他们把家里琢磨出的水泥方子,还有能治天花的牛痘方子,全都献给了先帝。为了换我一个初封就为妃的高位,能独居永寿宫正殿,不必与人争宠,连朝廷本要给苏家的抬旗荣耀和世袭恩荣,都一并舍了。”

……

“原来是这样!”甄嬛恍然大悟,随即笑着打趣,“我们先前只当是你家世显赫,满门荣耀才得此殊荣,毕竟初封就是妃位,在后宫里真是头一份的体面。我记得那会儿,我还只是个常在,眉姐姐也才是个贵人呢。”

沈眉庄也点头附和,眼底满是了然——当年若璃的“特例”太过扎眼,如今总算明白了背后的缘由

……

黛玉惊得微微睁大了眼,手中的茶盏都顿在了半空。她从没想过,太后娘娘初封便居高位,竟是用这般关乎国计民生的“不世之功”换来的,一时间只觉得这位平日里娇憨爱笑的太后,背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分量

……

香见和玉妍更是满脸震撼。香见轻声开口,语气里满是真切的感慨:“这么多年,水泥和牛痘真的改变了太多。我十岁离开寒部时,部落外围的防风墙已经用大清的水泥重新加固过了,往年一刮大风就塌的土坯墙,再也没倒过,族人过冬都安稳了许多。”

玉妍也连连点头,补充道:“玉氏那边也是!有了水泥修河堤,汛期再也不用怕河水漫上来,牛痘更是救了好多孩子的命。”

……

若璃指尖绕着发间垂下的碧玺流苏,笑意里添了几分坦然:“交易里还藏着更要紧的——先帝许了我不必侍寝,也无需生子。”她顿了顿,指尖划过廊下的雕花,回忆道,“雍正元年九月十五入宫后,我便住了永寿宫正殿,没待上一年,雍正二年夏天就彻底搬去了圆明园的万方安和长住。先帝特许了我园子里双倍供应,日常所需向来是求什么应什么,除了那些真正禁地,几乎哪都能去,所以当年才敢去鸿慈永祜讨柏子制香,换旁人可没这份自由。”

……

“竟还有这般恩典?”甄嬛和沈眉庄对视一眼,眸中满是惊讶

沈眉庄轻声道:“难怪那时乌拉那拉氏宜修皇后对你从来不曾敌视。后宫里最烈的纷争,从来都是围着‘侍寝’‘皇嗣’打转,你既不争这些,于她而言便毫无威胁,自然不会将你视作眼中钉。”

……

黛玉捧着茶盏的手轻轻一顿,惊讶之余又很快回过神,轻声接话:“皇家想必也很乐意这般安排。”

甄嬛闻言当即点头,语气愈发清晰:“可不是这个理。若璃家世本就那般显赫,父兄手握军政大权,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她若是侍寝生下皇嗣,苏家外有兵权朝堂势力,内有皇子依托,这般权势拧成一股绳,皇家哪里还敢全然信任?怕是要日夜提防苏家觊觎皇位了。”

香见和玉妍这才彻底恍然,先前只觉得姑母在宫中处境超然,如今才算摸清了根由——这份“不侍寝、不生子”的特权,既是苏家为若璃换得的自由,也是皇家为平衡权势、换取信任的筹码,竟是一举两得的周全安排

……

上一章 送一波礼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若璃说出了背后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