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听得心生向往,又想起自己在圆明园住的同乐苑,忍不住笑着开口:“嫔妾在园子里住的同乐苑,有喜欢的鸢尾花田,可论起景致,还是太后的万方安和最是特别——清贵又雅静,四面都环着水,那‘卐’字形的建筑,嫔妾还是头回见呢!每次来这儿,站在廊下看湖水绕着殿宇转,再听着檐下的风铃响,总觉得像住在画里一样,比在自己苑里还舒心几分。”
……
若璃听着她的话,舀了一勺桂花珍珠米酿送进嘴里,清甜的米香混着桂花的香气在舌尖化开,语气里满是对园子的喜爱:“你们在园子里得待到明年三月开春才走,等明年开春,我带你去瞧瞧杏花春馆的千株杏花——到时候满院的杏花开得雪白雪白的,风一吹落满肩头,那才是园子里春天最绝的一景。要是赶在四月底五月初,福海中央的蓬岛瑶台更是美极了,岛上百花齐放,红的、粉的、黄的挤在一块儿,再配上岛上的琼楼玉宇,远远望去,活脱脱就是人间仙境,比画里还要好看几分。”
鸢尾听得眼睛一亮,用力点头,语气里满是雀跃:“皇上跟嫔妾说,咱们在园子里能待到明年三月才回宫呢!今年除夕宫宴,嫔妾要给太后娘娘您跳《秦王破阵乐》——您别瞧嫔妾看着软,其实臣妾什么舞都会,连最讲究气势的武舞都能驾驭!”
这话一出,甄嬛与沈眉庄都露出了惊奇的神色。甄嬛放下手中的茶盏,眼底满是意外:“哟,没想到鸢尾你还会跳《秦王破阵乐》?这曲子素来是男子演绎居多,要跳出那份金戈铁马的气势可不容易,你一个姑娘家竟敢尝试?”
沈眉庄也跟着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赞叹与好奇:“是啊,这舞讲究刚劲有力,寻常女子多是避开的,你倒有这份胆识。”
一旁的黛玉与温宜也凑了过来,黛玉放下手中的琼叶糕,眉眼间满是好奇:“《秦王破阵乐》我只在乐谱上见过,还从没见过女子跳,真想提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
温宜更是直接拉着鸢尾的衣袖,期待地追问:“那你到时候一定要好好跳,我肯定坐在最前面看!”
……
若璃看着众人惊奇的模样,眼底含着笑意,轻轻摇了摇团扇,慢悠悠开口:“我猜,鸢尾定是把《秦王破阵乐》的雄浑曲调,跟女子剑舞的灵动身段融在一起改编了吧?不然单靠原舞的刚劲,倒少了几分女子的雅致。”
“娘娘好厉害!一下子就猜到了!”鸢尾闻言,高兴得轻快拍手,裙摆上的蓝宝石与白珍珠随着动作轻轻晃动,闪着细碎的光,“嫔妾就是觉得纯刚的舞少了点柔劲,才试着把剑舞的转、旋、点、挑融进去,现在已经练得很熟练了!除夕夜,嫔妾就给您跳这支鸢尾独创的舞,保准让您眼前一亮!”
“破阵乐的雄浑配着剑舞的灵动,听着就特别有意思,我真的太期待了!”温宜用力点头,眼底的期待几乎要溢出来
甄嬛也笑着附和:“这般新颖的搭配,别说温宜期待,我和眉庄也等着看呢,说不定还能给宫里的舞乐添个新样儿。”
沈眉庄跟着点头,语气里满是认可:“确实值得期待,到时候定要仔细瞧瞧,这刚柔并济的《秦王破阵乐》到底有多精彩。”
黛玉也轻声笑道:“能把两种风格迥异的舞融合在一起,本身就很有巧思,除夕那天我定会好好欣赏。”
……
“皇额娘~”一道桀骜中带着几分欢快的声音突然从游廊入口传来,打破了廊下的闲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弘昼大步流星走来,甄嬛与沈眉庄当即笑了出来——这位常年驻守边关的纯亲王,身上总带着股不拘小节的爽朗劲儿。温宜更是眼睛一亮,立刻起身朝着他挥手:“五哥!你怎么来了?”
黛玉与鸢尾是头一回见到这位久居边关的纯亲王,连忙起身福身行礼,声音恭敬:“见过纯亲王。”
……
“皇额娘这儿哪用讲这么多虚礼。”弘昼摆了摆手,语气随意得很
他身着一袭暗红色麒麟兽纹月华纱束腰劲装,墨色腰带将宽肩窄腰的身形衬得愈发挺拔,衣襟与袖口处若隐若现的银线玫瑰暗纹,又为这份英气添了几分精致,走在光影里,满身都是少年将军的意气风发
若璃看着他熟稔的模样,眼底笑意更浓:“我早特地吩咐了小夏子和外头的侍卫,知道你今日会来,让他们见了你直接放行,不用通报。”
弘昼心里门儿清——他早听说若璃五月中旬下了“非召不得靠近万方安和”的口谕,哪里是真的不想见人,分明是厌烦了四哥后宫那些人,厌烦她们借着避暑的由头,满脑子算计着讨太后庇护、觊觎太后库房里的宝贝
想到这儿,他心底对意欢、晰月那两位妃嫔又多了几分愠怒——平日里受了皇额娘那么多照拂,关键时候却连句维护的话都不敢说,倒让旁人占了亲近皇额娘的机会
他径直在若璃身边的空位坐下,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黛玉与鸢尾
昭贵人黛玉他早有耳闻,一直安稳住在武陵春色,从不多事,倒还清净
可这位玉贵人,他却是头一回见——瞧着年纪不大,眉眼鲜活,身上还穿着广袖齐胸襦裙,料子精致得很,上头绣的鸢尾花还缀着宝石珍珠,不用想也知道,铁定又是皇额娘特地让人给她做的
看来,这位四哥的新宠,倒是真得了皇额娘的喜欢
……
弘昼的目光落在鸢尾发间时,恰好瞥见那支紫藤花开钗——钗身缠绕的紫水晶藤蔓莹润剔透,坠着的细小珍珠流苏轻轻晃动
他心底悄然叹了口气:这支钗他记得清楚,去年除夕前一天回京,他特意去玉翠楼二楼珍品库,把架上适合女子佩戴的首饰摆件包了大半,这支紫藤钗就是其中一件,当时还想着皇额娘或许会喜欢,没成想竟给了这位玉贵人
看来,皇额娘对这个鸢尾,是真的上心,这份喜爱,怕是比对着慧妃晰月还要多几分
他收回目光,身子往若璃身边凑了凑,语气带着几分撒娇:“儿子这不是秋末就要回边关了嘛,跟承翊约好了,到时候换他今年回来过除夕。他都三年没见您了,前几日还托人给我带话,说想得紧呢。”
……
甄嬛与沈眉庄闻言对视一眼,眼底都闪过一丝了然——原来是若璃的大侄子苏承翊大将军要回来过除夕!难怪皇上会决定今年在园子里办除夕宫宴,想来也是体谅苏将军难得回京,想让他能陪着若璃,在园子里安安稳稳过个年
黛玉早听过苏承翊的名字,知道他是接替父亲苏逸尘大将军镇守边关的少年将军,年纪轻轻就立下不少战功,心底不禁生出几分敬意
……
鸢尾也在宫人闲聊时听过这位将军的事迹,此刻听说是太后的亲侄子,看向若璃的眼神里又多了几分亲近
温宜最是开心,当即拍手笑道:“原来五哥和苏大将军是轮流回来过除夕呀!那今年除夕有苏大将军在,肯定更热闹了!”
若璃看着弘昼孩子气的模样,伸手轻轻点了点他的眉心,语气温柔:“我知道你们在边关辛苦,前几日又做了几罐木樨膏,还新熬了茉莉膏、青梅膏,待会儿让云香给你装妥,你记得带回去。平时泡水喝就成了清露,既能解渴,又能给你们润润喉”
“皇额娘果然最疼儿子!”弘昼立刻眉开眼笑,顺势靠在若璃身边的软垫上,随手拿起一块茉莉蜜茶糕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补充,“儿子就知道您肯定不会忘了茉莉口味的,这蜜茶糕的茉莉香,跟您做的茉莉膏一样好闻!”
“那当然,”若璃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模样,眼底满是笑意,“你打小就偏爱茉莉味,我哪能忘了。”
……
甄嬛放下手中的冰莲盏,眼底漾着回忆的笑意,语气带着几分打趣:“说起来,纯亲王这爽朗又黏人的性子,跟若璃你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还记得雍正四年秋天,纯亲王那时也才十岁,在这万方安和的临水廊下,跟十一岁的皇上、十四岁的定郡王凑在一块儿,用圆润的珍珠打弹珠、比投壶,闹得不亦乐乎。后来你嫌廊下地方小,还特地让人在附近清了片空地,自己换了身宝蓝色男装,教他们三个踢蹴鞠——先帝当时就坐在不远处的凉亭里看,我也陪在一旁,眼睁睁瞧着你下半场带着球在场上穿梭,身形又快又灵动,最后那一脚临门射门,利落得连先帝都忍不住拍了掌,真是太飒了!”
沈眉庄听着,脸上露出几分惋惜:“可惜那年我因身子不适,没能来园子里避暑,竟错过了这么热闹的场面,要是能亲眼瞧瞧若璃你踢蹴鞠的模样,才算没白来这园子一趟。”
……
黛玉握着琉璃盏的指尖微微一动,心底满是惊叹——原来太后娘娘不仅清雅通透,竟还文武双全,连男子擅长的蹴鞠都这般厉害,难怪能让纯亲王这般依赖
鸢尾和温宜更是听得眼睛发亮,满是兴奋。鸢尾忍不住用力拍手,声音里满是崇拜:“太后娘娘也太厉害了吧!既能吟诗作对、精通笔墨丹青,做出精致的点心,连蹴鞠都踢得这么好,还会教王爷们玩,简直比话本里的女英雄还要厉害!”
温宜也连连点头,满眼向往:“要是现在能看到皇额娘踢蹴鞠就好了,肯定特别精彩!”
……
弘昼听得心头暖融融的,往若璃身边又靠紧了些,方才还带着几分桀骜的眉眼,此刻满是温柔:“可不是嘛!那年皇额娘我们上半场护着我们踢了个够,下半场皇额娘的炫技”
……
弘昼听得兴起,下巴微微扬起,语气里满是炫耀:“何止是蹴鞠!皇额娘的投壶技艺才叫绝呢!当年在园子里,七步远的距离,她背过身去投壶都能百发百中,连皇阿玛都夸过她‘手眼通天’,我和四哥练了好久都赶不上!”
温宜立刻跟着点头,眼底满是回忆的光彩:“是啊是啊!雍正十二年九州清晏的除夕宴上,皇额娘还特意让我和即将出嫁的淑和姐姐在廊下玩投壶,我们俩总投不准,还是皇额娘亲自示范,那一手背投百发百中的绝技,看得我和淑和姐姐都看呆了,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黛玉和鸢尾听得愈发入神,心底不禁勾勒起当年的画面——那时的若璃不过十九岁,定是一身鲜活气,投壶时身姿挺拔,眉眼间满是绚烂灵动的光彩,像极了此刻阳光下盛放的花
再看如今的若璃,三十一的年纪,非但没有褪去锋芒,反倒添了几分岁月沉淀的雍容华贵,举手投足都是风华绝代的气度
她们这才彻底明白,皇上为何会对后宫那些觊觎太后庇护、算计太后库房的嫔妃那般厌恶生气——这样好的太后,本就该被真心相待,哪容得旁人用功利心去亵渎
甄嬛端着茶盏,指尖轻轻划过杯沿,笑着提起往事:“可不是嘛!当年先帝在世时,心底就常说若璃是朵鲜活的玫瑰,还特意提过‘这世上最好,还是红梅与玫瑰’——红梅傲雪凌霜,有风骨;玫瑰炽烈鲜活,有生气,各有各的妙处,旁人比不得。”
弘昼、黛玉、鸢尾与温宜听得认真,虽没完全品出“红梅与玫瑰”背后的深层意涵,却都下意识点头认同——若璃性子热烈通透,待人真诚热忱,平日里虽有太后的雍容,眼底却总藏着灵动的光彩,可不就像一朵盛放的玫瑰,明艳又有力量,让人忍不住心生欢喜
……
沈眉庄坐在一旁,听甄嬛这么说,当即笑了,与甄嬛交换了一个了然的眼神
她心底再清楚不过:先帝一生,原配纯元皇后是心头难以磨灭的念想,那“红梅”便是指纯元皇后
可到了后来,终究是把若璃妥妥帖帖放进了心里,这“玫瑰”的喻指,便是最好的证明——这份心意,虽未宣之于口,却藏在每一句寻常话语里
若璃听着众人的话,只是浅浅一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竹榻边缘
窗外的风拂过廊下的香囊,送来阵阵清甜,她眼底映着粼粼湖光,神色平和又通透,仿佛早已读懂了那句“红梅与玫瑰”里藏着的所有心意,却不宣于口,只悄悄藏在岁月的温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