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冷清秋谋划位分,插瓶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乾隆六年一月上旬

养心殿内室暖得恰到好处,地龙将寒气挡在门外,连空气里都浸着淡淡的龙涎香

窗边紫檀木摆台上,天青釉冰裂纹花瓶斜插着几枝红梅与腊梅,红梅艳得似燃着的火,腊梅则凝着冷香,一热一冷相映,倒成了室内最鲜活的景致

……

弘历身着锈红色暖缎绣雪落银杏树束腰常服,衣料上的银杏叶纹用银线勾勒,在晨光下泛着细碎的光

他半倚在窗边软榻上,后背垫着绣满云纹的驼色锦垫,目光落在花瓶里的红梅上,指尖无意识地盘着那串绿松石十八子——颗颗珠子被摩挲得莹润,是若璃雍正十二年元日所赠

陪若璃在圆明园踏雪寻梅的场景忽然漫上心头:她提灯时手腕轻晃的弧度,被雪气拂得微红的鼻尖,还有弘昼将腊梅簪在她发间时,她眼底亮起来的笑意……想着想着,他唇角不自觉地微微勾起,连眼神都软了几分

“那只洒蓝釉描金山水图双耳活环瓶送去了?”良久,弘历才开口,目光仍未从红梅上移开,语气平淡得像在问寻常琐事,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在意

侍立在不远处的李玉早将姿态放得极低,闻言连忙躬身回话,声音恭敬又稳妥:“回皇上,昨儿傍晚就差人送去万方安和了。听云林姑娘说,太后娘娘见了那瓶子,当即就笑着说瓶身的山水纹雅致,以后无论是插春日夏日的矢车菊,还是五月培育好的‘雪原红星’芍药,都定然相配,还特意让奴才们不用再寻新的花瓶了。”

“喜欢就好。”弘历听着,指尖捻过一颗绿松石珠子,眼底的柔和又深了几分

他本就是瞧着那瓶子的器型衬花,又想着若璃素来爱摆弄花草,才特意从内库挑了这只,如今见她真的喜欢,倒比自己得了珍宝还要舒心

……

弘历指尖仍捻着绿松石十八子,目光刚落回那瓶红梅上,便听得李玉轻撩内室门帘的声响,随之而来的是他恭敬的回话:“皇上,冷答应吩咐宫女送了插好的瓶花来,说是梅花开得正好,特意寻了些应景的花草来添趣。”

弘历指尖一顿,只漫不经心地应了声“嗯”,目光未动,仍落在天青釉瓶里的梅枝上

李玉捧着个白瓷描金花瓶轻步上前,将其放在不远处的梨花木案桌上。那花瓶胎质细腻,描金缠枝纹绕着瓶身,瓶内插着的却不是寻常花草——几枝千代兰舒展着淡紫花瓣,衬着乳白的蝴蝶兰,偏偏又点缀了两枝剪得极短的红梅与腊梅,与养心殿原有的梅花遥相呼应,既不喧宾夺主,又添了几分雅致

……

弘历这才缓缓抬起眼皮扫了一眼,心底暗自思忖:冷清秋倒有些心思

选的花既合时宜,又懂避开“僭越”的忌讳,知道用兰草衬梅花,而非选更惹眼的;连花瓶的白瓷描金也素净,不抢花草的风头,可见是个有野心却懂分寸的

他收回目光,指尖重新盘起十八子,心想:且先看她能送多久,是一时讨好,还是真能沉住气

……

“放外间摆台吧。”弘历收回思绪,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喜怒,只淡淡吩咐了一句

“嗻。”李玉应声上前,小心捧着白瓷描金花瓶转身退往外间,脚步轻得没惊起半点声响,只留下内室里龙涎香与梅香交织的暖意,还有弘历指尖绿松石珠子轻碰的细碎声响

……

承乾宫西偏殿的暖阁里,地龙烧得正旺,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熏香。冷清秋坐在窗边的楠木桌前,指尖捏着枝刚剪好的红梅,花瓣上还沾着细碎的雪沫,在暖光里慢慢融成水珠

她面前摆着只素白瓷瓶,瓶身未加任何纹饰,却衬得花草愈发鲜活。只见她先将三枝红梅斜插瓶中,枝桠交错间留出空隙,再把淡紫千代兰与乳白蝴蝶兰细细嵌在红梅间隙里——往日送养心殿时,她总让兰草占了主位,今日却反了过来,艳丽的红梅成了绝对主角,兰草只作点缀,艳而不俗,倒有几分孤绝的气韵

……

冷清秋垂眸看着瓶中花,清泠的面色依旧平静,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瓷瓶边缘,轻声呢喃:“富察夫人的三年帮契,上个月便已过了时效,如今再无牵绊,该为自己谋前程了。”

她抬眼望向窗外,檐角的冰棱在晨光下泛着冷光,“必须在五月中旬去圆明园避暑前晋到常在位分,不然……”

话未说完,她眼底掠过一丝冷意

后宫嫔妃十余人,每年去圆明园避暑的名单都由睦嫔佟佳毓秀初步拟定,自己如今只是答应,若位分不升,睦嫔定会借着“位份低微、无需随行”的由头,把她的名字从名单上划去

一旦错过圆明园之行,便没了接近皇上、甚至见太后的机会,往后再想往上走,更是难如登天

她轻轻调整着红梅的角度,直到枝桠的弧度恰好映着窗棂的光影,才停下动作

指尖拂过一片红梅花瓣,心底已有了盘算:养心殿的瓶花要继续送,且要送得更巧;平日里还要多去皇后宫里请安,哪怕只是站在角落,也要让皇上、皇后记住有她这么个人——这后宫之路,她必须一步一步稳稳走下去

……

承乾宫正殿暖阁的光线柔得恰到好处,地龙的暖意裹着淡淡的乳香,织金帐幔轻轻垂落在婴儿床两侧。薛宝钗坐在床边的梨花木凳上,指尖轻轻拂过儿子永璟熟睡的脸颊——两岁的孩童眉眼已初显俊气,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呼吸匀净得能看见胸口轻轻起伏

她望着儿子恬静的睡颜,思绪却不由自主飘到了五月的圆明园避暑上

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裙摆的牡丹纹,心里暗自盘算:玉贵人鸢尾向来得太后喜欢,舒妃意欢又与太后是知己,这两位去圆明园是板上钉钉的

慧妃晰月去年跟着去了,今年皇后与睦嫔或许会匀出名额,未必还会选她

“皇后琅嬅与睦嫔佟佳毓秀,素来爱提‘公允’二字,今年大概率会优先安排去年没去成的嫔妃。”

薛宝钗轻声自语,目光落在帐幔的金线花纹上,“娴妃青樱去年没去,愉嫔海兰也未随行,宁贵人李昭华刚了却恩怨、温嫔舒敏新晋位分,宜贵人明慧出身赫舍里氏且去年也缺席……这就有五位了,可避暑名单向来只多一位,最后一个名额,会是谁呢?”

她轻轻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覆雪的石榴树,心底又掠过一层念头:其实自己去不去圆明园倒也无妨,在承乾宫守着永璟,也能好好谋划

可转念一想,圆明园的规矩终究比宫里松快些,到了那边能少些晨昏定省的繁琐,还能偶尔去太后的万方安和走动,若能让永璟在太后面前多露几次面,总归是好的

正思忖着,帐幔里传来永璟细微的呓语,薛宝钗连忙转身走回床边,轻轻拍着他的背,思绪也暂歇——不管最后名额落给谁,先顾好永璟才是最要紧的,其余的事,且看后续动静再谋划

……

上一章 六年一月一日夜逛,打趣,武陵春色黛玉闲谈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二月中旬,长春宫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