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若璃,甄嬛,沈眉庄在针线房,湄若明慧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乾隆七年六月底·圆明园针线房

针线房内静悄悄的,只听得见丝线穿过绸缎的窸窣声——所有绣娘都端坐在绣架前,指尖捏着彩线,目光专注地落在绷子上,连针脚的疏密都透着几分认真

若璃在正中的梨花木椅上坐下,刘姑姑连忙奉上清润的雨前龙井,青瓷茶盏衬着茶汤的嫩绿,格外雅致

她浅抿一口,目光落在不远处绣架前的三好身上,嘴角扬起温和的笑意:“你便是三好啊?今日总算见着了。”

……

甄嬛与沈眉庄也跟着落座,看向三好的眼神里满是认可,笑着附和:“你那设计的重明鸟竹枝图确实雅致,既有祥瑞意头,又透着清劲,难怪太后娘娘要赏你葡萄藤珠花,这份巧思着实难得。”

三好连忙从绣架前的软凳上起身,又被若璃笑着摆手拦下,才重新坐下,语气里带着几分谦逊:“都是太后娘娘抬爱,奴婢不过是尽己所能,把绣活做细些罢了。”

若璃放下茶盏:“那白狐裘氅衣,冬日穿定是极美。今年除夕给你们针线房的珠子宫灯,就做重明鸟抱竹枝的样式——鸟身用红玛瑙珠串,竹枝嵌翡翠珠,竹叶缀白水晶,夜里点上灯芯,保管好看。”

这话一出,原本安静的针线房瞬间热闹起来,绣娘们都停下手里的活计,眼底满是欢喜

有绣娘忍不住小声议论:“重明鸟抱竹枝的珠灯!那得用多少各色的宝石、琉璃和水晶珠子串啊?鸟的羽毛用红玛瑙珠,竹枝用翡翠珠,竹叶再缀些白水晶,夜里点上灯芯,珠子肯定会映着光,别提多好看了!”

……

三好与身旁的金玲也笑得眉眼弯弯——去年除夕针线房分到的梅花珠灯还让她们记着呢,粉水晶做花瓣,珍珠做花蕊,挂在廊下像落了满架的红梅,今年的重明鸟珠灯,定是更精致的景致

甄嬛看着若璃这般体贴,笑着打趣:“还是你大方,连珠灯细节都替她们想得周全,也难怪这些姑娘们盼着你常来。”沈眉庄跟着颔首,屋内气氛愈发轻快,连晨光都似柔和了几分

刘姑姑刚给茶盏添了些热水,听着屋里的话头,忍不住噙着笑意开口:“要说巧思,还是太后娘娘设计的图案最绝——那些纹样里藏着的意趣,都是常人想不出的。前两年娘娘给针线房的几幅图样,如今绣娘们偶尔翻出来看,还都忍不住惊叹,说比新画的还显灵气呢。”

这话刚落,金玲立刻眼睛一弯,手里的绣针都停了下来,语气里满是欢喜:“刘姑姑说得太对了!太后娘娘,奴婢最喜您画的那两幅——雪落红墙柿子图,红墙落雪衬着满枝橙红柿子,看着就暖融融的;还有青梅树下煮酒图,青石板上摆着酒壶,枝桠垂着青梅,连风好像都透着清冽的酒香,可好看了!”

……

旁边一位穿浅绿宫女裙的绣娘也跟着附和,手里还轻轻摩挲着案上的绣线:“奴婢倒偏爱水中花影游鱼图,您把花瓣映在水里的朦胧感画得活灵活现,游鱼摆尾的纹路又细又灵动,绣在素缎上,看着就像真有一汪清水在眼前晃,美极了!”

甄嬛坐在一旁听着,闻言莞尔一笑,眼底满是赞同——若璃的图样,向来藏着这般细腻的巧思

……

又有位绣娘放下手里的活计,声音里带着几分雀跃:“奴婢最喜欢那幅田园屋舍篱笆野菊山兔偷食图!矮矮的竹篱笆围着青瓦屋,野菊开得满院都是,还有只小山兔缩在篱笆下,爪子还搭着半根胡萝卜,满是野趣,看着就舒心!”

沈眉庄听得笑出了声,悄悄朝若璃递了个眼神——她还记得,这幅图是若璃当初,为自己想的图样,没成想倒成了绣娘们的心头好

三好也放下绣针,笑着补充:“太后娘娘那幅稻田插秧图才叫精妙呢!您把田埂的曲线、秧苗的疏密都画得清清楚楚,连农人挽着裤脚弯腰插秧的姿态都透着鲜活,绣出来做衣裳,好像都能闻到稻田的清香,特别有生活气。”

若璃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轻轻摇了摇手里的团扇,语气轻快:“生活嘛,本就处处有野趣——看见落雪想画柿子,瞧见青梅想画煮酒,连田埂上的兔子、稻田里的秧苗,都是现成的好景致,随手画下来,倒让你们这般喜欢。”话音落时,屋里的笑声更暖了,连晨光都似裹着几分温柔的意趣

若璃听着绣娘们的夸赞,忽然笑着开口:“其实我画这些图样,本就是想绣在衣裳上添些意趣。你们平日里忙着给园子里做活,闲来无事也可以多琢磨琢磨,绣些喜欢的纹样在自己衣裳上——总不能只想着给别人做衣裳,把自己的份儿给落了呀。”

……

话音刚落,她像是又想起什么有趣的点子,眼底亮了亮,继续笑道:“说起来,你们针线房倒还能和造办处合作一次。让造办处把历来做过的首饰样式图都送来,你们照着那些珠钗、手镯、步摇的模样,拼凑成一幅‘贵女出嫁闺阁晒妆图’——满屏都是珠光宝气的首饰,想想就热闹。对了,得用朱红色的天香绢做底,红底衬着金银珠宝的绣纹,最后装裱成屏风,摆在屋里定是极惹眼的。”

刘姑姑听见这话顿时抚掌叫绝,语气里满是赞叹:“太后娘娘这个主意真是妙!朱红底配珠宝绣纹,再做成屏风,别说园子里少见,就是外头也难寻这般别致的物件!”

金玲和三好也惊得睁大了眼,手里的绣针都忘了放下——她们从没想过,首饰图样还能这么用,“贵女出嫁晒妆图”光是听着,就觉得满是喜庆华贵,更别提绣成屏风会多惊艳

其他绣娘也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眼里满是期待,连指尖都似已开始想象如何勾勒那些珠宝的光泽

甄嬛和沈眉庄更是眼睛一亮,沈眉庄忍不住笑着打趣:“若璃你可真会想!这点子既新鲜又讨喜,既用了针线房的绣活,又借了造办处的首饰图样,合作出来的屏风定能成为园子里的新鲜景致。”

甄嬛也跟着点头,眼底满是赞同:“可不是嘛,亏你能把首饰和绣活这么巧妙地凑在一起,换做旁人,还真想不到这层。”

……

若璃眼底漾着温柔的笑意,缓缓说道:“其实我也是见着敏贵人带着锦瑶在园子里玩,才忽然想到的——要是从现在起,每月给她做一件小首饰,钗子、镯子、项圈都成,等到她十七岁出嫁那年,再把这十几年攒下的所有首饰,一一绣进这晒妆图屏风里。”

她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暖意:“到时候屏风一展开,不仅满是珠光宝气的喜庆,还藏着这么多年的时光,不管是给锦瑶做嫁妆,还是留着做念想,都比寻常物件多了层意义,多好啊。”

这话一出,屋里瞬间安静了片刻,随即绣娘们都忍不住点头,眼里满是认同

金玲轻声感叹:“可不是嘛!从五岁到十七岁,每一件首饰都记着年月,绣进屏风里就像把日子都串了起来,比任何贵重嫁妆都暖心,也只有锦瑶长公主才配得上这样用心的物件。”

刘姑姑也笑着附和:“太后娘娘这心思才叫细呢,既想着首饰的好看,还藏着对长公主的疼惜,这屏风要是真做出来,定是公主这辈子最珍贵的嫁妆。”

甄嬛和沈眉庄也相视一笑,沈眉庄柔声说道:“敏贵人要是知道你为锦瑶想这么远,定然会格外感激。这样藏着时光与心意的念想,可比寻常的赏赐更让人记挂。”

若璃听着众人的话,嘴角的笑意更浓,似已想象出多年后锦瑶看见屏风时的欢喜模样

……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两道轻快的脚步声,颖贵人巴林湄若与宜嫔赫舍里明慧并肩走了进来

还未到门口,便见小夏子、云卷、云舒与几位侍卫候在廊下,显然是特意在外守着,不扰里头的热闹

……

“太后娘娘!”巴林湄若一进门便扬着笑,声音爽朗得像林间清风

她身着梅子青月华纱旗装,裙上用银线绣着几只振翅飞燕,翅尖缀着细小白珍珠,走动时宛若飞燕穿林;发间斜簪一支粉绿碧玺流苏簪,碧玺通透如青梅,流苏轻晃,衬得她本就灵动的眉眼更添几分娇俏

紧随其后的赫舍里明慧则显端庄,一身水蓝色蜀锦绣金丝牡丹旗装,金线勾勒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花蕊嵌着细碎赤金箔,日光下泛着贵气的光泽

发间那支凤凰展翅点翠金步摇尤为夺目,点翠羽翼鲜活如真,凤凰眼嵌着红宝石,步摇晃动时,细碎光芒晃得人眼晕,尽显国色天香的气度

……

“太后娘娘,莞太嫔,惠太嫔安。”二人齐齐福身行礼,语气恭敬又带着几分亲近

刘姑姑与绣娘们连忙起身回礼,待二人落座后才重新坐下,手里的绣针却没立刻拾起——近来为了明年寿宴,针线房一半绣娘的活计都排满了

……

“你们二位,莫不是也来赶制明年寿宴的新旗装?”若璃放下手中团扇,笑着打趣,眼底满是促狭

巴林湄若当即摆了摆手,笑声更脆了些:“可不是!旗装哪用急着这会儿做?万一嫔妾今儿瞧着牡丹顺眼,明儿又偏爱海棠了,样式一变,先前的功夫不就白费了?嫔妾得慢慢琢磨,明年定要做件最合心意的,穿给太后娘娘看才好!”

赫舍里明慧也跟着点头,语气温婉却透着几分认同:“湄若这话在理。臣妾二人就是听说园子里针线房和造办处近来热闹,想着过来瞧瞧凑趣,也看看绣娘们手里的新鲜纹样,沾沾这股子鲜活气。”

“可不是这个理!”若璃闻言,眼底的笑意更深了几分,“今儿喜欢的样式,明儿未必合意,衣服本就该随心意来,倒不必赶这阵子的忙。”

一旁的甄嬛与沈眉庄也纷纷颔首——首饰需精雕细琢,耗时长,赶早筹备情理之中

可衣裳讲究合时宜、合心意,慢慢来才好,二人能这般通透,倒比那些扎堆赶工的嫔妃多了份自在

……

绣娘们听着这话,也都忍不住露出笑意,手里的绣针终于重新动了起来,丝线穿过绸缎的窸窣声,伴着几人的笑语,在晨光里漾出几分松弛的暖意

……

“太后娘娘,嫔妾和宜嫔姐姐方才才从造办处看热闹过来呢!”巴林湄若身子微微前倾,眼底亮着兴奋的光,连语气都比先前更轻快几分,显然是那热闹让她格外记挂

身旁的赫舍里明慧也噙着笑,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显然也觉得方才的场景有趣

……

“哦?造办处能有什么热闹?”甄嬛放下手中的团扇,眼底泛起好奇——造办处向来是匠人们专注做事的地方,鲜少能生出“热闹”来

“说起来也有意思,是一块橄榄石!”巴林湄若抬手比划着,语气里满是鲜活,“那石头跟嫔妾的拳头差不多大,通体是黄绿透亮的颜色,看着就像……就像刚泡好的茉莉花茶,清清爽爽的,连光都能透过去!”

她说着,眼神里多了几分偏爱——那颜色像极了家乡蒙古巴林部落的草原,风吹过青草时,就是这般鲜活的黄绿,瞧着就让人心里敞亮

……

沈眉庄轻轻放下青瓷茶盏,指尖还沾着茶盏的微凉,语气带着几分思索:“橄榄石的颜色确实讨喜,通透得很,只是论珍贵程度,算不上珍贵”

她话音刚落,针线房里的绣娘们也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三好与金玲悄悄抬眼,眼底满是好奇——能让两位主子特意提起的橄榄石,还能闹出“热闹”,后续定有故事

“可不是嘛!”巴林湄若接过话头,语气里多了几分不解,“可偏偏娴妃娘娘与荣妃娘娘都看上了它的颜色!娴妃娘娘素来沉静,偏爱青绿、湖蓝这类雅致的颜色,她喜欢倒不奇怪;可荣妃娘娘往日里最爱的都是宝石红、赤金这类明艳的颜色,今儿竟也盯着这块橄榄石不放,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赫舍里明慧在一旁轻轻点头附和:“湄若说得极是,当时瞧见荣妃驻足打量,我与湄若也都愣了愣,确实没想到她会偏爱这般素净的颜色。”

甄嬛与沈眉庄闻言对视一眼,眼底都闪过一丝了然——后宫嫔妃对首饰的偏爱,往往藏着心思,荣妃突然转性,或许是为了明年若璃寿宴讨个“雅致”的好印象。刘姑姑与绣娘们也悄悄交换眼神,手里的绣针悬在半空,等着听后续

……

若璃却只是轻轻笑了笑,语气从容得很:“一块橄榄石罢了,倒不值得这般纠结。造办处里可不止这一块——去年除夕前,承翊从边关回来,带回了几大箱子珠宝原石,翡翠、玛瑙、萤石样样都有,早都送进造办处存着了,足够她们挑拣着做首饰,哪里用得着争这一块。”

说着,她目光转向巴林湄若,眼底漾着温和的笑意:“我瞧着你方才说起那橄榄石颜色时,眼睛都亮了,想来是真心喜欢。你回头得空了,便去造办处挑块透亮的,让匠人们给你做串十八子,或是雕个手串,戴在手上定衬你。”

巴林湄若闻言,瞬间笑弯了眼,连忙起身福了福身:“谢太后娘娘体恤!也多谢苏将军带回这么多好料子,嫔妾回头定去挑块最合眼的!”

她脸上的欢喜毫不掩饰,连发间的粉绿碧玺流苏簪都跟着轻轻晃动,映得晨光里满是鲜活的暖意

……

上一章 造办处的单子,李昭华薛宝钗冷清秋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七月初,橄榄石九州清晏,如月青樱,白蕊姬绿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