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晏无奈地摇摇头,刚要辩解,苏承安已在一旁坐下,将手中的册子递过去,岔开了话题:“不说这些了,我今日来是顺路替礼部送东西——这是明年四月份我姑母(若璃)寿宴的受邀名单,大理寺这边需确认出席人员,你们看看。”
傅云夕与崔晏接过册子,指尖快速翻过,只见“大理寺”一栏清晰写着两人的名字
再往后翻,蒙古王公的名单格外醒目:科尔沁亲王、巴林部落亲王、察哈尔部落亲王,还有喀喇沁部落郡王,连各部落的小王爷、小格格也都一一在册,可见寿宴规格之高
“寿宴前后的住宿安排也定了。”苏承安补充道,指尖在册子上轻点,“你们四月初便可提前入园子熟悉事宜,四月二十二日前,皇室宗亲、朝中重臣、蒙古王公与命妇都会陆续入住圆明园。皇室宗亲安排在长春仙馆,朝中重臣住四宜书屋,蒙古王公们住涵古茹今,命妇们与贵女们则入住杏花春馆,住处都挨着九州清晏,方便赴宴。”
傅云夕与崔晏对视一眼,随即点头应道:“行,我们知道了。手里的刑狱案件与公务,我们会在明年四月前全部处理妥当,定不耽误寿宴事宜。”
……
敲定完寿宴事宜,苏承安放下手中的姜茶杯,目光转向崔晏,眼底带着几分揶揄的笑意:“方才那母子三人,看着与你并非寻常访客,倒是有几分渊源,不知是?”
崔晏见他也来凑热闹,无奈地轻轻摇头,唇角却带着浅淡的笑意:“不过是旧年缘分罢了。我家老爷子在世时,在江宁与他们家老爷子是旧交,当年口头定下了婚约——是我与方才那位姜姑娘的。如今他们在江宁没了依靠,才来京城寻亲,我总不能不管,先帮他们安顿下来,也算尽份心意。”
一旁的傅云夕闻言,立刻放下册子,挑眉看向崔晏,语气里满是打趣:“嚯,这可不是天降媳妇嘛!崔少卿好福气,不用费心寻觅,缘分自个儿就找上门了。”
……
苏承安也忍不住轻笑出声,暖阁里的气氛瞬间轻松起来
崔晏被两人说得有些无奈,干脆转移话题,看向傅云夕反击道:“什么天降媳妇,八字还没一撇呢。再说了,我才二十三,急什么?你都二十六了,不也还没成家?”
这话正好戳中傅云夕的“痛处”,他立刻瞪了崔晏一眼,佯怒道:“你什么意思?合着我还得被你打趣?行,下次那位郭络罗格格再闯大理寺找你,我绝不帮你拦着,让你自己应付这烂摊子!”
……
苏承安听着两人拌嘴,忽然想起一事,笑着开口:“哎,说起来,你这情况,倒跟我前些日子听说的一桩事有些像。圆明园太医署有位楚云深楚太医,今年二十五岁,是皇上亲自挑选进署、预备接李太医他们班的青年才俊,前些日子也被宫女缠上了。”
他顿了顿,继续道:“那宫女直接闹到了九州清晏,当着皇上的面求赐婚,我姑母当时也在。好在我姑母通透,没顺着她的意,反而点醒了她的执念,最后那姑娘才总算放弃,没再纠缠。”
“啊?”崔晏与傅云夕皆是一愣,傅云夕更是咋舌:“竟闹到皇上跟前去了?这胆子也太大了,就为了求一段姻缘,闹这么大动静?”
苏承安端起姜茶抿了一口,眼底带着几分玩味的笑意:“巧的是,那宫女也姓郭络罗,不过是小支包衣出身,跟方才闯进来的郭络罗明玉,也算沾着点远亲关系。”
“这郭络罗氏可真是绝了!”傅云夕听得直摇头,语气里满是感慨,“前有郭络罗明玉闯大理寺,后有包衣宫女闹九州清晏,这年底的热闹,倒有一半是她们家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