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万方安和里的闲谈,方夷,年秣,齐司礼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乾隆八年四月五日

万方安和游廊深处,四面环水的景致透着清润,空气中飘着花香与水汽的交融

廊下摆放着一面双面绣象牙珊瑚屏风,红白玫瑰的热烈、垂丝海棠的娇柔、水中荷花的清雅、梨花的素净在绣面上交织;旁边的花几上,“怀袖香”牡丹的莹白泛紫、“落日珊瑚”芍药的渐变艳色、“绿晕”芍药的淡绿雍容、“火耀金丹”牡丹的炽红,再配上铃兰的细碎洁白,凑成一捧鲜活的春日

案桌上的天蓝釉冰裂梅花瓶,插着几枝落日珊瑚芍药与淡紫矢车菊,冰裂纹理衬着鲜活花草,雅致又生动

……

若璃斜倚在贵妃榻上,一身西瓜红绣芍药月华纱广袖襦裙格外夺目——广袖衫上大朵芍药肆意绽放,金线勾边还镶着细碎珊瑚珠,在光下泛着暖光;同色月菱纱齐胸裙的芍药纹绣得疏朗,艳而不燥

随云髻上,红宝石芍药发钗衬得肤白,白玉蝴蝶簪添了灵动,粉珍珠耳坠轻晃,腕间红、蓝碧玺十八子手串泛着莹润光泽

她目光落在薛宝琴身上,心底暗叹:不愧是红楼梦里容色在宝钗、黛玉之上的姑娘,今儿见了真人,才知传言不虚

……

“快坐下。”若璃笑着招手,语气里带着几分促狭,“你姐姐可真舍得让你出来,换做我,定要把这般好模样的妹妹藏着掖着,真怕被哪家公子一眼瞧中,这么快就定了亲呢~”

说着,她又转向钮钴禄如霜,眼底笑意更浓,“如霜也是个好姑娘,快一起坐。我算是看出来了,有些人啊,是想借着我的寿宴,让我给你们寻个好人家呢~”

……

“太后娘娘……”薛宝琴脸颊微红,快步走到榻边坐下,目光悄悄扫过若璃——太后娘娘不仅好看,语气还这般温和,让她瞬间松了紧张

钮钴禄如霜也笑着在另一侧榻边落座,眼底满是欢喜

……

身着秋香色牡丹旗装的薛宝钗坐在一旁的梨花木椅上,闻言笑着坦言:“娘娘说笑了,若宝琴真能借着寿宴,寻到一位品性端正的好儿郎,臣妾便心满意足了。”

不远处,鸢尾与意欢也被薛宝琴的容色惊艳

鸢尾身着钴蓝天香绢绣银线鸢尾花长裙,手里捧着杯蔷薇露,直白地赞叹:“明嫔娘娘的妹妹可真好看!这模样往园子里一站,肯定有不少公子倾心!”

意欢穿着水绿浮光锦兰花旗装,坐在天青色天香绢绣苹果花长裙的黛玉身边,轻轻点头:“这姑娘不仅模样好,气质也通透,真是不错。”黛玉也跟着颔首,眼底满是认可

……

“可要好好选,别委屈了自己。”若璃笑着取下腕间的红碧玺十八子,轻轻缠在薛宝琴腕上——红碧玺的艳色衬得她手腕愈发纤细

她又取下蓝碧玺十八子,递给钮钴禄如霜:“这串蓝碧玺适合你,清爽又显气质。不过我先说好,感情这事得双方喜欢才成,不能勉强。要是真有瞧对眼的,寿宴过后我就给你们赐婚,也算是喜上加喜!”

身着石榴色蜀锦绣芍药旗装的钮钴禄如月刚抿了口海棠花饮,闻言笑着唤了声:“太后娘娘~”话里满是打趣

“都有你们的份,少不了。”若璃笑着摆手,目光扫过众人,满是暖意

薛宝琴与钮钴禄如霜连忙起身谢恩,腕间的十八子泛着光泽,眼底的欢喜藏都藏不住

意欢与黛玉看着这一幕,也忍不住笑起来,游廊里的氛围愈发轻快温馨

……

若璃望着薛宝琴与钮钴禄如霜,忽然眨了眨眼,语气里满是玩笑般的惋惜:“可惜可惜,我苏家要是再多几个像承翊、承安这样的侄子就好了!不然如霜这般爽朗通透、宝琴这般灵秀明艳的姑娘,定要想法子收入苏家做侄媳,才算不辜负这般好模样!”

一旁坐着的香见与玉妍闻言,立刻笑出了声。香见身着宝蓝蜀锦白云雪莲长裙,伸手轻轻拍了拍若璃的手背,打趣道:“姑母这是打算把天下好姑娘都往苏家揽,才肯罢休吗?先前把我和玉妍‘拐’进苏家还不够,如今见了如霜和宝琴,又动了心思啦?”

玉妍也跟着点头,银红蜀锦木槿长裙上的纹样随动作轻晃,眼底满是笑意

……

意欢与黛玉也被这玩笑逗乐

意欢笑着补充:“可不是嘛!先前姑母最疼香见和玉妍,如今见了新姑娘,怕是要把她们俩的‘宠’都分走喽——香见、玉妍,你们可要小心,再不多跟娘娘撒撒娇,就要失宠啦!”

“可不是要失宠了?”玉妍故意装作委屈的模样,伸手挽住若璃的胳膊,“姑母要是真把如霜和宝琴收进苏家,往后有了新‘心头好’,哪还会记得我们这两个旧人呀?”香见也配合着轻叹了口气,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

钮钴禄如霜与薛宝琴看着这热闹的模样,也忍不住笑起来——她们从未见过这般没有架子的皇室长辈,若璃与苏家人的相处,更像寻常人家的姑侄姐妹,满是暖意与鲜活,让人心生向往

游廊里的笑声伴着水声与花香,将春日的惬意衬得愈发浓厚

……

……

四宜书屋的一处院落里,春日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暖得让人犯困。身着黑红云锦宝相花纹束腰劲装的方夷,正单手转着一只青布蹴鞠球——球身绣着金线缠枝纹,随着他的动作轻轻转动,衬得他十七岁的模样愈发俊朗鲜活

没一会儿,他随意将蹴鞠球往地上一抛,脚尖轻点便开始灵活运球:时而用脚内侧推球绕圈,时而用脚背轻轻挑起,蹴鞠在他脚下像有了生命,始终贴在脚边,连落地的声响都透着轻快

……

“方夷,你就不能消停会儿?”廊下椅子上,身着月白杭绸常服的方元初揉了揉眉心,语气里满是无奈。他年近四十,是四品翰林院学士,素来喜静,怎么偏偏生了个这般活泼好动的儿子,连晒太阳都不得清净

方夷脚下不停,头也不回地应道:“为什么要消停?寿宴第二天就有踢蹴鞠、投壶、打马球的环节,我不得提前练练,到时候好露一手?”

“现在才四月五日,离寿宴还有十七天,离你说的活动更是有十八天!”方元初加重语气,伸手点了点儿子的方向,“你这天天抱着蹴鞠折腾,吵得我连书都看不进去,快歇会儿吧!”

……

方夷这才停下动作,弯腰捡起蹴鞠球抱在怀里,唇角扬起一抹期待的笑:“我听说太后娘娘到时候也会下场呢!不光蹴鞠踢得一绝,还能七步背身投壶百发百中,真想亲眼瞧瞧那场面,要是能跟娘娘一起玩就更好了”

“你干什么你!”方元初见他眼睛发亮的模样,顿时警觉起来,坐直身子叮嘱,“可别胡来!太后娘娘身份尊贵,哪是你能随便凑上去‘亲近’的?到时候守好规矩,远远看着就好,别想着往前凑,免得失了礼数!”

方夷白了他老子一眼,抱着蹴鞠球往廊下走:“爹你想什么呢!我就是想跟娘娘切磋切磋技艺,又不是要干什么出格的事,至于这么紧张吗?”

说着,他还故意晃了晃怀里的蹴鞠,眼底满是按捺不住的期待,显然已经开始盼着寿宴快点到了

……

四宜书屋另一处院落里,气氛比别处多了几分沉静。春日阳光透过梧桐枝洒下,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身着蓝黑杭绸鹰纹束腰劲装的年秣,独自坐在廊下的梨花木椅上,指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盏——盏中泡着的老君眉,茶香醇厚,却压不住他心头翻涌的思绪

他今年已近二十,想起雍正三年那桩惊天变故,仍觉心头发沉——那年全家被先帝抄家,满门震荡,最终只留了父亲年羹尧那一支的性命

父亲当年那般嚣张跋扈,在朝中树敌无数,先帝却终究是留了手,没有赶尽杀绝,只是将他们驱逐出京城,贬去了宣州

这些年,他在宣州刻苦读书、历练本事,如今总算熬到了从四品宣抚使的位置,才有机会重新踏回这座阔别多年的京城

“她会嘛……”年秣低声呢喃,指尖无意识地收紧,将茶盏握得更紧。他想起十年前父亲临终前,躺在病榻上断断续续说的话——“若有朝一日能回京,去找太后……她最是通透心软,或许会照拂你一二……”

那时他年纪尚小,只模糊记得太后娘娘当年还是瑾贵妃,声望极高,连先帝都对她多有敬重

如今重归京城,又恰逢太后寿宴,他才有机会入园,可真要主动去找太后寻求照拂,他又有些犹豫——毕竟是罪臣之后,贸然打扰,会不会反而适得其反?

风轻轻吹过院中的梧桐叶,发出沙沙轻响,年秣望着杯中沉浮的茶叶,眼底满是复杂——既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对过往的怅惘,更藏着几分对“太后是否真会照拂”的不确定

……

“年秣!”一道清脆的呼喊声从院外传来,伴着轻快的脚步声,身着褚红色云锦绣宝相花纹束腰劲装的文司礼小跑着进来——他不足十八岁,眉眼间满是少年人的英气,宝相花纹在阳光下泛着细碎光泽,衬得身姿愈发挺拔

年秣从思绪中回过神,见是他,唇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语气里带着几分熟稔的调侃:“文司礼,你这性子,可真和‘司礼’这两个字半点不挂钩。哪有你这样风风火火、半点不讲究仪态的?”

他与文司礼、还有他父亲文山,都是从宣州一同来京城、入园参加寿宴的,几日相处下来,早已熟络

……

文司礼是宣州协领文山的儿子,这次正是跟着父亲,与年秣一道来京城参加寿宴的

他毫不在意年秣的调侃,大咧咧地坐在年秣对面的椅子上,拿起桌上的凉茶一饮而尽,抹了把嘴,眼底闪着兴奋的光:“端庄稳重有什么意思?寿宴第二日有跑马、打马球、投壶、踢蹴鞠,这才叫热闹!完全就是给我们这些不通诗词歌赋的人准备的,到时候打马球和跑马,我可要好好跟蒙古来的小王爷们比比,看看谁的骑术更厉害!”

年秣端起茶盏浅啜一口,目光落在他兴奋的脸上,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笃定:“可我懂诗词歌赋,还能写两笔字。”

……

“哎呀,这不是重点!”文司礼摆摆手打断他,语气更显雀跃,“重点是这些活动热闹啊!而且我还听说,太后娘娘到时候也会下场呢!人家可是投壶、蹴鞠一绝,七步背身投壶都能百发百中,踢蹴鞠更是灵活得很,咱们说不定还能亲眼瞧见太后娘娘露一手!”

年秣闻言,抬眸看向文司礼,眼底的沉静渐渐褪去几分,唇角微微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语气里多了几分真切的意动:“是嘛……那倒确实要参与一下,也好见识见识太后娘娘的本事。”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或许,这也是个能近距离了解太后的机会,说不定能解开心中的疑惑

……

乾隆八年四月十日

圆明园长春仙馆正殿内,暖意融融,珐琅炉里燃着的沉香漫在空气中,混着茶水的清香,满是宗亲相聚的闲适

殿内笑声不断,身着黑紫蜀锦绣蟒纹束腰常服的敦亲王,正笑着看向站在一旁的弘澈,语气里满是期许:“弘澈,寿宴第二日的跑马、蹴鞠、打马球,你可得好好露一手!咱们宗亲里,也就你如今十多岁,正合适用这些热闹活动活络气氛——我们这些年长的要是下场,反倒会让蒙古来的小王爷、小格格,还有京里的小公子们放不开手脚,拘束得很。”

身着暗青蜀锦束腰常服的果亲王允礼,也跟着笑起来,目光落在儿子弘澈身上,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与心疼:“还真是难为弘澈了。跑马本就是蒙古小王爷、小格格们的强项,咱们未必比得过;不过蹴鞠倒是可以一试,你平日里练得也勤,说不定能出彩。”

……

“我会的。”身着碧山色蜀锦绣冰花束腰劲装的弘澈,声音清冷却透着笃定

他本就性子沉静,此刻想起若璃,眼底却悄悄掠过一丝暖意,补充道:“到时候会和婶母配合好,不让大家失望。”

坐在一旁的定郡王弘玢,身着白青蜀锦束腰常服,闻言笑着打趣:“弘澈啊,你可别大意!皇额娘可是蹴鞠、投壶一绝,她踢蹴鞠时连侍卫都拦不住,投壶更是七步背身百发百中。你想跟皇额娘配合,可有不小的压力,别到时候跟不上她的节奏!”

……

慎郡王允禧立刻跟着哈哈大笑,拍了拍弘澈的肩膀,语气里满是宽慰:“放心!太后最疼你这孩子,知道你要跟她配合,肯定会多照顾你几分,绝对不会让你下不来台。到时候你们姑侄俩联手,保管能把蹴鞠赛办得热热闹闹的!”

弘澈听着长辈们的玩笑,清冷的眉眼柔和了几分,轻轻点头——能和婶母一起下场,他心里其实早就盼着了

……

上一章 魏紫,裴月瑶,乌雅乌云珠,钮钴禄如霜,薛宝钗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四月二十二,寿宴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