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站在便利店收银台后,熟练地扫码、装袋、收款。下午四点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给货架镀上一层暖金色。这是她回到老家小城的第三个月,从上海某4A广告公司辞职后,她在这家离家不远的便利店做起了夜班店员。
苏晚“一共四十八块五。”
她对着眼前的顾客说,抬头时却愣了一下。
顾屿显然也愣住了。他穿着深蓝色的快递员制服,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和一份盒饭。
顾屿“苏晚?”
他迟疑地开口。
苏晚“好久不见。”
苏晚迅速恢复职业性的微笑,扫码收款
苏晚“在上海待腻了,回来休息一段时间。”
顾屿点点头,没有多问。他付了钱,拿起购物袋,转身时工作服背后的快递公司logo格外醒目。
苏晚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恍惚间仿佛回到十年前。
那时的顾屿是学校里最有名的美术生,清冷孤傲,才华横溢。她则是文学社的小编辑,总偷偷跑去画室看他画画。他们曾一起策划校刊的插画,在晚自习后的操场上讨论梦想。他说要去中央美院,她说要去北大中文系。
他们都做到了。只是后来,就像很多年少时的约定一样,在现实的洪流中渐渐失去了联系。
李姐“小苏,认识啊?”
苏晚“高中同学。”
苏晚轻声回答,目光还望着顾屿消失的方向。
接下来的几天,顾屿总是在下午四点左右出现在便利店,买同样的矿泉水和盒饭。有时他们会简单聊几句,大多是关于天气或者小城的变化。
苏晚“听说你去了央美?”
一次结账时,苏晚终于问出口。
顾屿“嗯,毕业后在北京待了几年。”
顾屿的回答很简短,没有展开。
苏晚不再多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她尊重他的沉默。
直到一个雨夜,顾屿来送货时淋了雨,苏晚递给他一条毛巾。
顾屿“谢谢。”
他擦着头发,突然问
顾屿“你为什么回来?”
苏晚沉默了一下
苏晚“每天加班到凌晨,做着自己都不相信的广告方案。有一天对着PPT突然想问,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顾屿看着她,眼神复杂
顾屿“至少你曾经到达过想要的高度。”
苏晚“你呢?”
苏晚鼓起勇气
苏晚“你的画......”
她记得高中时,顾屿的画总能让人惊艳。班主任说他是有可能办个人画展的天才。
顾屿苦笑了一下,从手机里翻出一张照片。画布上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眼神却望向远方的天空。
顾屿“去年画的,唯一还能看的一幅。”
从那晚起,他们开始真正地交谈。顾屿告诉她自己毕业后去了北京,辗转几家设计公司,最后因为母亲生病回到小城。快递员的工作时间灵活,方便照顾家人。
苏晚“还画画吗?”
顾屿“很少了”
顾屿看着窗外的雨幕
顾屿“觉得自己画的东西没有价值。”
苏晚没有说话。第二天交班时,她递给顾屿一个笔记本。
苏晚“看看这个。”
那是她在上海工作时的心情日记,写满了对广告行业的失望和自我怀疑。
苏晚“我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迷失了,不是吗?”
渐渐地,下午四点的便利店交谈成了两人心照不宣的约定。有时顾屿会带来速写本,苏晚会带来自己写的小诗。他们像高中时那样,互相给予意见和建议。
一个周五的下午,顾屿没有出现。苏晚莫名地感到失落,直到下班时才发现他站在店门外。
顾屿“今天休息,想带你去个地方。”
顾屿带她来到城郊的一个旧仓库。推开门,苏晚惊讶地发现里面摆满了画作。有完成品,有半成品,还有无数张草图。
顾屿“这是我的秘密基地”
顾屿“回来后的每天晚上,我都会来这里画画。”
苏晚一幅幅看过去。画里有快递站的小哥,有便利店的夜班店员,有菜市场的老婆婆...都是这座小城里最普通的风景,却充满着温柔的力量。
苏晚“这些很好”
苏晚“比在高中时想象的还要好。”
顾屿“因为你说过,艺术的价值在于打动人心。”
顾屿从画架后拿出一幅画
顾屿“这是给你的。”
画上是便利店窗边的苏晚,正在低头看书,侧脸在灯光下格外温柔。画的名字叫《四点钟的光》。
顾屿“其实我一直有关注你”
顾屿不好意思地说
顾屿“你在广告界的成就。我觉得你实现了当年的梦想,而我......”
苏晚接过画,眼眶发热
苏晚“这些画比任何广告都更能打动人。”
那天之后,一切都不同了。顾屿开始重新画画,苏晚则用她的文案才华帮他策划线上展览。她写的推广文案真诚而有力,恰好符合当下人们对真实故事的渴望。
顾屿的画作突然在网络上走红。不是因为多么高超的技巧,而是因为其中蕴含的真实情感打动了许多人。
三个月后,顾屿在省城举办了小型画展。开展那天,苏晚穿着简单的连衣裙到场,发现展厅正中挂着一幅新画。
画上是两个高中生模样的少年少女,并肩坐在画室里,窗外是漫天的夕阳。画的名字叫《十年前想牵却没牵的手》。
顾屿走向她,手中拿着一束简单的野花。
顾屿“展期结束后,我就要回北京了。有画廊愿意代理我的作品。”
他停顿了一下
顾屿“我想问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去?”
苏晚看着他,想起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从便利店的重逢,到仓库的画室,再到每一个分享梦想的下午四点钟。
顾屿“我知道这不是你计划中的生活”
顾屿有些紧张
顾屿“但......”
苏晚“但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苏晚接过花,微笑起来
苏晚“兜兜转转,还是在最熟悉的街角找到了最想要的答案。”
夕阳透过画廊的玻璃窗照进来,和画中的景色一模一样。
有些梦想会改变形状,有些承诺会延迟兑现,但真正重要的东西,总会等在熟悉的街角,给你第二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