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正殿今日张灯结彩,红毯铺地,香火缭绕。我踏入大殿时,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众人目光交汇,带着审视、讥讽、好奇。我微微抬眸,扫过那一双双或明或暗的眼睛,唇角微扬,步伐稳健如常。太子妃之位仍在原处,只是左右皆空,唯有对面偏席上,苏婉柔巧笑嫣然,正低声与裴昭说话。
她穿的是浅杏色裙裾,衬得肤色白净,眉眼温柔。裴昭低头听着,神情柔和,偶尔点头,未曾抬眼看向我这边。
“太子妃娘娘。”太监唱礼,声音拖得老长。殿中响起零星的行礼声,更多人只是象征性地欠了欠身。
我未作停留,径直走向自己的位置。坐下时,婢女端来茶盏,动作轻巧,却不敢看我一眼。
太后端坐高座,手持佛珠,神色平静如常。她今日穿的是明黄绣凤袍,气度威严。见我落座,她抬眼看了我一眼,目光淡淡,像是扫过一片落叶。
我端起茶盏,轻轻吹去浮沫,抿了一口。茶水温热,略带苦涩。
“姐姐今日倒是很早。”一道声音从斜对面传来。苏婉柔正侧身朝我微笑,手中帕子轻轻摇晃,“难得见你这般精神。”
我抬眼望她:“妹妹也是一样,今日舞姿想必惊艳。”
她笑意更深,眼角弯成月牙:“姐姐谬赞了,我怎敢比您出身名门?不过是个小小宫女,能为太后献舞,已是天大的恩典。”
周围几道窃语声随她话音落下而响起,似有若无地飘进耳中。
“……到底是宫女出身,到底还是低了一头。”
“……太子妃到底是将门之后,气度不凡。”
“……可太子心里,怕是更喜欢那位苏姑娘。”
我垂眸,指尖轻轻摩挲茶盏边缘,并未回应。
太监继续唱礼,命妇们依次上前献礼。太后一一接过,面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轮到苏婉柔时,她起身盈盈行礼:“儿臣愿为太后献舞,以贺千秋。”
太后点头允诺,裴昭目光柔和了些。
苏婉柔退下片刻,再上殿时已换了舞衣。裙裾宽大,袖口绣着金线牡丹,在殿中烛火映照下泛着微光。她缓步至殿中央,足尖轻点,舞姿翩跹,宛若惊鸿。
她眼角余光却不时掠过我这边,似在观察我的反应。
我低头饮茶,神色自若,心中却已在盘算。
她今日献舞,必有所图。
果然,舞至高潮时,她忽然踉跄,裙摆一旋,整个人猛地向我这边跌去。
“哎呀!”有人惊呼。
苏婉柔跌倒在地,手肘撑地,脸色苍白,眼中泪光闪烁。
“姐姐……为何推我?”她声音哽咽,带着委屈,“我只是想好好跳舞……”
全场哗然。
太后眉头微蹙,裴昭已经站起身,快步向前。
“你胡说!”他语气急促,“我亲眼看见你摔倒了,沈知遥根本没动!”
我缓缓起身,目光平静,环顾四周:“诸位可看清,我方才未曾起身。”
我转向身旁一名婢女:“你可看见?”
那婢女脸色发白,声音发颤:“是苏姑娘自己绊到裙角……奴婢亲眼所见。”
苏婉柔脸色瞬间惨白,眼泪也停了,嘴角抽搐了一下。
太后目光微动,缓缓开口:“此事需查证。”
我点头:“娘娘圣明。若娘娘不信,可唤太医验伤,若非外力所致,便可证明清白。”
太后颔首,太医上前查验。不多时,回报说苏婉柔身上并无明显外伤痕迹,确为自行绊倒。
众人低声议论,几位年长命妇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敬意。她们或许仍看不起我,但至少,今日我未曾失了体面。
苏婉柔低下头,掩住眼中的怨毒。
我缓缓抬头,看向裴昭。
这是第一次,我真正直视他的眼睛。
曾经的柔情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冷静与决绝。我缓缓开口:“殿下,可知我为何能从容应对?”
他嘴唇微动,终未出声。
我收回目光,心中一片清明——他终究不是那个值得托付一生的人。
太后轻叹一声,未再追究:“今日是好日子,不必多言。”
宴席渐散,我起身告退。太后颔首,未多留我。
我转身离去,步履坚定,身后众人目光复杂。
刚踏出殿门,一道身影悄然而至。
“姐姐。”沈知墨立于廊下,手中一封信笺递来,“外朝已有动作。”
我接过信,指尖轻抚信封,眼中光芒微闪。
回头望了一眼慈宁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一战,我赢了。
但更大的风浪,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