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雨总来得猝不及防,清晨还透着几分燥热的天,到了午后忽然暗下来,风卷着云压在巷口的老槐树上,叶子被吹得翻出灰白的背面。温诗祁正整理着书架顶层的旧书,指尖刚触到一本泛黄的《唐诗选》,窗外就传来“哗啦啦”的雨声,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瞬间连成一片水幕。
温诗祁得把门口的藤椅搬进来,不然该淋湿了。
宋亚轩从后院跑出来,手里还拿着两块塑料布,刚走到门口,就看见巷口有个撑着蓝布伞的老人,正扶着墙慢慢走,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布包,雨丝顺着伞沿落在他的肩头,打湿了半片衣角。
宋亚轩大爷,快进来避避雨吧!
温诗祁连忙喊了一声,宋亚轩也快步上前,伸手扶过老人的胳膊。老人抬起头,脸上布满皱纹,眼睛却很亮,笑着点头
老爷爷多谢你们啦,这雨下得太急,我本来想往前面的邮局去,这下走不动了。
把老人让到吧台旁的座位上,温诗祁递过去一条干毛巾,宋亚轩则泡了杯温热的菊花茶,放在老人面前
宋亚轩您先擦擦雨,喝口茶暖暖身子,等雨小了再走。
老人接过茶杯,指尖碰了碰杯壁,轻声道了谢,又把怀里的布包往身前挪了挪,像是护着什么宝贝。
雨越下越大,巷子里积起了浅浅的水洼,倒映着书店门口的灯笼,随着雨点的落下碎成一圈圈涟漪。温诗祁坐在老人对面,看着他反复摩挲着布包,忍不住问
温诗祁大爷,您怀里装的是重要东西吗?
老人笑了笑,慢慢打开布包,里面是几本书,封皮都有些磨损,却被仔细地包着牛皮纸,最上面的一本是1958年版的《鲁迅全集》,书页间还夹着几张泛黄的书签。
老爷爷这些是我老伴儿留下的书,她生前最喜欢读书,尤其爱鲁迅的文章,
老人的声音轻了些
老爷爷今天是她的生日,我想把这些书送到邮局,寄给在外地的孙子,让他也看看奶奶当年读的书。
温诗祁拿起那本《鲁迅全集》,轻轻翻开,扉页上有一行娟秀的字迹:“愿以文字为炬,照亮寻常日子。”
字迹已经有些褪色,却能看出书写时的认真。
温诗祁您老伴儿一定是个温柔又热爱生活的人。
她轻声说。
老人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怀念
老爷爷她年轻的时候在小学当老师,每天放学都要去书店转一圈,回来就跟我讲今天又看到了什么好书。
老爷爷后来我们有了孩子,她还是改不了这个习惯,家里的书架都摆满了,连床底下都塞着书。
他从布包里拿出一张老照片,照片上的女人穿着浅蓝色的衬衫,手里拿着一本书,站在一棵槐树下,笑容明亮。
老爷爷这是她三十岁那年拍的,就在咱们这条巷子里的老槐树下,那时候这棵树还没这么粗呢。
宋亚轩凑过来一看,照片里的老槐树虽然细些,枝桠间却透着蓬勃的生机,和现在书店门口的这棵一模一样。
宋亚轩真巧,咱们书店门口的就是这棵树,
他笑着说
宋亚轩您要是不介意,等雨停了,我帮您把书送到邮局去,您就在这儿歇着,免得再淋雨。
老人连忙摆手
老爷爷不用麻烦你们,我自己去就行。
温诗祁却接过布包
温诗祁大爷,您就听我们的,下雨天路滑,您年纪大了,我们送过去也放心。
温诗祁再说,您跟我们讲讲您老伴儿和书的故事,比您自己跑一趟有意义多了。
老人拗不过他们,只好点头答应。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老人絮絮叨叨地讲着和老伴儿的故事:他们第一次约会是在书店,他送了她一本《诗经》;孩子出生那年,她在书店买了本童话书,每天晚上读给孩子听;退休后,他们每天早上都要一起去公园散步,回来路过书店,总要进去看一会儿……每一个故事里,都离不开书的影子,也离不开寻常日子里的温暖。
雨渐渐小了,宋亚轩拿着布包准备去邮局,临走前,老人忽然说
老爷爷小伙子,麻烦你等一下。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孙子的地址和电话
老爷爷要是邮局的人问起,你就说这是一位老人给孙子寄的书,里面装着他奶奶的念想。
宋亚轩接过纸条,认真地放进兜里
宋亚轩您放心,我一定送到。
宋亚轩走后,温诗祁给老人续了杯菊花茶,又拿出一本新到的散文集,放在老人面前
宋亚轩大爷,您要是不着急,看看这本书吧,里面写的都是关于老巷、旧书和寻常日子的故事,说不定您会喜欢。
老人拿起书,慢慢翻开,雨声渐歇,巷子里传来清脆的鸟鸣,偶尔有行人走过,脚步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显得格外清晰。老人读得很认真,偶尔会停下来,跟温诗祁聊两句书中的内容,眼神里满是专注。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宋亚轩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快递单
宋亚轩大爷,书已经寄走了,邮局的人说三天就能到您孙子那儿。
老人接过快递单,仔细看了一遍,又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老爷爷太谢谢你们了,今天要是没有你们,我这书还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寄出去。
说着,老人从布包里拿出一本旧书,递给温诗祁
老爷爷这是我老伴儿最喜欢的一本《朱自清散文集》,里面有她写的批注,送给你们书店吧,就当是我对你们的感谢。
老爷爷也希望这本带着她心意的书,能在你们书店里,继续陪伴更多爱书的人。
温诗祁接过书,指尖触到书页上的批注,字迹温柔,比如在《春》这篇文章旁,写着:“今年春天,和他在公园看到了第一朵迎春花,比文中的春天更动人。”简单的一句话,却满是生活的暖意。
温诗祁大爷,谢谢您,我们一定会好好珍藏这本书,把它放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
老人站起身,准备离开,温诗祁和宋亚轩送他到门口。此时雨已经停了,巷口的天空出现了一道浅浅的彩虹,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老槐树上,叶子上的水珠折射出晶莹的光。
温诗祁以后有空,您常来书店坐坐,喝喝茶,看看书。
温诗祁笑着说。
老人点点头,撑着蓝布伞慢慢走,走到巷口时,他回头望了一眼书店,挥了挥手。温诗祁和宋亚轩也挥着手,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巷尾的阳光里。
温诗祁你说,这本书里的批注,会不会让来书店的人,也感受到他们的故事?
温诗祁捧着那本《朱自清散文集》,轻声问。宋亚轩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头
宋亚轩一定会的,就像林墨的画,就像我们熬的绿豆汤,这些带着心意的东西,总能把温暖传给别人。
正说着,门口的风铃响了,林墨背着画板跑进来,身后还跟着小满和阿柚,三个孩子身上带着雨后的清新气息。
林墨温姐姐、宋哥!我们刚才在巷口看到彩虹了,还画了下来!
林墨举起画板,上面的彩虹挂在老槐树上,巷子里的水洼倒映着彩虹的影子,旁边还画着撑着蓝布伞的老人,虽然只是简单的几笔,却充满了生机。
小满和阿柚则从背包里拿出几个自己做的小纸船,放在书店门口的水洼里
阿柚我们要让小纸船带着彩虹的颜色,漂到巷尾去。
温诗祁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又看了看手里的旧书,忽然觉得,这个八月的雨天,虽然没有夏日的蝉鸣和冰镇的绿豆汤,却有着不一样的温暖——旧书里的批注、老人的念想、孩子们的天真,还有身边人的陪伴,这些细碎的美好,像雨后的阳光一样,照亮了书店的每个角落。
宋亚轩走进厨房,拿出刚买的山楂和甘草
宋亚轩今天熬酸梅汤吧,加些冰糖,酸甜可口,正好适合雨后的天气。
温诗祁点点头,把那本《朱自清散文集》放在靠窗的书架上,旁边摆着林墨画的“槐蝉图”,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书上,扉页上的字迹仿佛也变得鲜活起来。
孩子们在门口的水洼边玩着纸船,偶尔跑进书店,拿起书架上的书翻一翻,又笑着跑出去。温诗祁坐在吧台后,听着孩子们的笑声,闻着厨房里飘来的酸梅汤香气,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家书店里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每一个走进来的人,都会带着自己的故事,也会在这里留下新的温暖,就像老槐树上的叶子,一季又一季,始终充满生机。
傍晚时分,夕阳把巷子里的水洼染成了金色,宋亚轩端出熬好的酸梅汤,盛在玻璃碗里,递给孩子们。林墨喝了一口,眼睛一亮
林墨宋哥,你熬的酸梅汤比外面买的还好喝!
小满和阿柚也连连点头,碗里的酸梅汤很快就见了底。
温诗祁和宋亚轩坐在老槐树下,手里捧着酸梅汤,看着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夕阳的余晖落在他们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边。
温诗祁你看,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只要有这些可爱的人,日子就会变得很美好。
温诗祁轻声说。
宋亚轩握住她的手,指尖温暖
宋亚轩是啊,因为我们的书店,不仅装着书,还装着很多人的心意和故事。
风轻轻吹过,老槐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虽然没有蝉鸣,却有着雨后特有的清新气息。温诗祁抬头望向天空,夕阳正慢慢落下,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远处的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柔软又温暖。她知道,明天醒来,书店又会迎来新的客人,新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会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书店里的每个寻常日子,也串起每个人心中的温暖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