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卫疆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军事  历史 

南宋:偏安一隅的坚韧与悲歌——南宋兴衰史

卫疆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俘获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及大量宗室、大臣,史称“靖康之耻”,北宋就此灭亡。同年,宋徽宗之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这个诞生于国破家亡之际的王朝,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始终笼罩着“偏安”的阴影,却也在风雨飘摇中书写了一段坚韧与抗争的故事。

南宋建立之初,面临着金兵的持续追击。赵构为躲避金兵,一路南逃,从应天府到扬州,再到杭州,甚至一度乘船漂泊于海上,朝廷如同惊弓之鸟。此时,南宋内部形成了鲜明的两派:以李纲、宗泽为代表的主战派,主张集结兵力反击金兵,收复失地;而以黄潜善、汪伯彦为代表的主和派,则畏惧金兵的战力,力劝赵构妥协避战。可惜的是,宋高宗内心倾向于苟安,先后罢免李纲、宗泽等主战大臣,使得南宋初期的抗金斗争屡屡受挫。

宗泽是南宋初期最坚定的主战派将领之一。他奉命镇守汴京时,积极整顿城防,联络河北各路抗金义军,组建起百万大军,多次击退金兵的进攻。他先后向赵构上呈二十四封《乞回銮疏》,恳请皇帝返回汴京,主持抗金大业,却始终石沉大海。忧愤交加之下,宗泽临终前仍高呼“过河!过河!过河!”,其忠义之举令人动容。

就在南宋朝廷陷入绝望之际,一批抗金名将挺身而出,撑起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岳飞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岳飞出身农家,自幼胸怀报国之志,他组建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素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美誉,成为金兵最畏惧的劲敌。

公元1140年,金兵大举南侵,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与金兵主力展开决战。金将完颜宗弼(金兀术)派出精锐的“铁浮屠”和“拐子马”,企图一举击溃岳家军。岳飞沉着应对,命令士兵手持长刀、大斧,专砍金兵战马的腿,破解了金兵的战术。岳家军将士奋勇杀敌,大败金兵,取得了郾城大捷。随后,岳飞乘胜追击,兵锋直指朱仙镇,距离汴京仅四十余里。此时,河北各路义军纷纷响应,金兵内部人心惶惶,完颜宗弼感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收复中原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一心求和。他们担心岳飞北伐成功后,会迎回宋徽宗、宋钦宗,威胁赵构的皇位,同时也忌惮岳家军的实力。于是,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接连发出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接到金牌后,悲愤交加,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回朝后,岳飞被投入监狱,公元1142年,岳飞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被杀害于风波亭。岳飞的死,是南宋抗金事业的重大挫折,也成为后世心中永远的痛。

岳飞死后,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每年向金缴纳巨额岁币。此后,南宋获得了暂时的和平,朝廷得以在江南地区稳定下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虽然偏安一隅,但南宋的经济和文化却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经济上,南宋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由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手工业方面,棉纺织业、瓷器制造业、造船业等尤为发达。松江府(今上海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乌泥泾被”闻名全国;景德镇的瓷器远销海外,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南宋的造船技术世界领先,能制造出载重量达数千石的海船,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商业上,南宋打破了“坊市分离”的限制,城市里店铺林立,夜市、早市兴旺,临安更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人口最多时达百万以上。海外贸易尤为兴盛,朝廷在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等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南宋的商船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乃至非洲东海岸,出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进口香料、珠宝、象牙等货物,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

文化上,南宋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理学在这一时期逐渐成熟,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家构建了完整的哲学体系,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领域更是人才辈出,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创作了大量流传千古的作品,他们的词或悲愤激昂,或婉约细腻,反映了南宋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心境。陆游一生创作了近万首诗,其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道尽了他对收复失地的渴望;辛弃疾以豪放词著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展现了他的报国情怀。此外,南宋的书法、绘画、史学等领域也成果斐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被后人称为“宋四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虽创作于北宋,但在南宋广为流传)、马远、夏圭的山水画都成为艺术瑰宝。

然而,经济文化的繁荣并没有改变南宋“积贫积弱”的本质。南宋朝廷长期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军事力量薄弱,加之统治集团内部腐败,贪图享乐,使得南宋在与金、蒙古等政权的对抗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公元13世纪,蒙古崛起于北方草原,先后灭掉西夏和金,随后将矛头指向南宋。南宋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涌现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一批忠义之士。公元1275年,元军(蒙古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大举南侵,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义军,率军勤王。他在《过零丁洋》中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达了自己宁死不屈的气节。

公元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俘虏宋恭帝。南宋大臣陆秀夫、张世杰护送宋端宗、宋末帝南逃,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建立流亡朝廷。公元1279年,元军与宋军在崖山展开决战,宋军大败。陆秀夫见大势已去,背着年仅八岁的宋末帝赵昺跳海自尽,随行的十多万军民也纷纷投海殉国,南宋就此灭亡。

南宋虽然以偏安开局,以悲壮落幕,但它在经济、文化上的成就却不容忽视。它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延续了中华文明的血脉,其繁荣的商品经济、灿烂的文化艺术,都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岳飞的忠义、文天祥的气节,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上一章 北宋:靖康之耻与岳飞抗金:北宋的兴衰悲歌 卫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元朝:草原帝国的大一统与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