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日子,如同被按下了快进键。日历一页页撕去,倒计时的数字在黑板旁一天天变小,无声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教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着粉笔灰和油墨的味道,课桌上堆叠的试卷和参考书越来越高,几乎要淹没一个个伏案疾书的身影。
楼祈安和江卿礼的生活,也彻底被“复习”两个字填满。
清晨,天刚蒙蒙亮,两人便在校门口碰头,哈着白气,互相交换着前一天晚上熬夜做的习题,一边啃着包子一边讨论着难解的数学题。早自习的教室里,不再是慵懒的晨读,而是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低声背诵公式、单词的嗡嗡声。
课间十分钟变得异常宝贵。楼祈安不再像以前那样满教室追逐打闹,而是常常抱着物理或数学练习册,挤到江卿礼的座位旁,指着画满红叉的题目,眉头拧成一个结:“礼礼,这个受力分析到底哪里错了?我怎么也算不对。”
江卿礼会放下手中的笔,接过练习册,仔细看一遍,然后用红笔在图上轻轻标注,声音平和地讲解起来:“你看,这里,摩擦力方向画反了,而且你漏掉了这个支撑点的分力……”
他的讲解清晰有条理,楼祈安听得格外专注,时不时恍然大悟地“哦”一声,然后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江卿礼:“还是你厉害!我怎么就想不到!”
有时,江卿礼也会遇到棘手的英语完形填空或者晦涩的文言文阅读,他会轻轻碰碰旁边正在和化学方程式搏斗的楼祈安:“祈安,这个典故出自哪里?我有点不确定。”
楼祈安会立刻放下自己的事,凑过去看,虽然他文科相对弱一些,但胜在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常常能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解题角度,或者干脆掏出手机快速查阅资料(在老师默许的范围内),然后得意地扬扬眉毛:“看,是这个吧!我就说嘛!”
这种互相请教、互相扶持的氛围,成了他们应对高三压力的重要支柱。在周围同学或焦虑或麻木的神情中,他们因为彼此的陪伴,眼神里始终保留着一份清醒和坚定。
午餐时间,他们通常一起去食堂,快速解决掉味道一成不变的饭菜,然后便回到教室,或者找个安静的角落,继续刷题或小憩片刻。楼祈安总会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几颗水果糖或者一小块巧克力,塞给江卿礼:“补充点能量,下午还有硬仗要打。”
傍晚放学,天色往往已经擦黑。两人推着车,并肩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疲惫写在脸上,但话题却依然围绕着当天的学习。
“今天老华讲的电磁感应综合题,我觉得关键是要把那个模型建对……”楼祈安一边蹬着车,一边还在回味课堂内容。
“嗯,还有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容易忽略损耗。”江卿礼补充道,晚风吹起他额前柔软的碎发。
“下周的模拟考,感觉好悬啊……”楼祈安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一丝难得的担忧。
“别想那么多,把错题本再过一遍就好。”江卿礼的声音总是能起到安抚作用,“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一起努力。”
“对!一起!”楼祈安立刻又打起精神,用力蹬了几下脚踏板,超过江卿礼半个车身,回头对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回家继续战斗!”
周末,也不再是休息和玩耍的代名词。他们常常约在市图书馆或者某个安静的咖啡馆,一坐就是一下午。面前摊开的是无尽的习题和试卷,手边是喝了一半已经冷掉的咖啡。偶尔学累了,会抬起头相视一笑,或者低声交流几句与学习无关的闲话,短暂的放松后,又迅速埋首于书山题海。
楼祈安有时会学得烦躁,抓耳挠腮,恨不得把课本扔出去。每到这时,江卿礼就会轻轻敲敲他的桌子,或者递过去一张写着“静心”两个字的便签。看到江卿礼始终沉静专注的侧脸,楼祈安就会像被顺了毛的狮子,慢慢平静下来,重新投入战斗。
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日俱增。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明白对方是遇到了难题需要帮助,还是只是学累了需要片刻的喘息。他们成了彼此在黑暗高三隧道里,最重要的那束微光,互相照亮,互相取暖。
第一次全市模拟联考的成绩下来那天,教室里的气氛格外凝重。有人欢喜有人愁,更多的是一种被现实重击后的茫然。
楼祈安看着成绩单上那个并不理想,甚至离他心中A大的目标线还有相当距离的分数和排名,沉默了整整一个课间。他趴在桌子上,把脸埋在臂弯里,肩膀微微塌着,平日里那个阳光张扬的少年不见了踪影。
江卿礼考得不错,稳定在年级前列。他看着楼祈安难得流露出的沮丧,心里有些担心。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陆续离开,楼祈安还维持着那个姿势,一动不动。
江卿礼收拾好书包,走到他桌边,轻轻叫了一声:“祈安?”
楼祈安没有抬头,声音闷闷地从臂弯里传出来:“……没事,你先走吧,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江卿礼没有离开。他安静地在旁边的座位坐下,拿出错题本,假装整理,实则默默地陪着。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过了很久,楼祈安才缓缓抬起头,眼睛有些发红,他胡乱抹了把脸,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妈的,这次栽了……物理最后大题全错,数学选择也瞎了眼……”
“一次考试而已,不代表什么。”江卿礼轻声说,递过去一张纸巾,“找出问题所在,下次避开就好。”
“说得容易……”楼祈安接过纸巾,攥在手里,没有擦,“礼礼,你说……我们真的能行吗?A大……是不是有点太远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和自我怀疑。这是江卿礼第一次看到他如此不自信的样子。
江卿礼的心微微揪紧。他看着楼祈安,语气异常认真和坚定:“楼祈安,你看着我。”
楼祈安抬起头,对上江卿礼清澈而笃定的目光。
“你忘了夏天看流星时说的话了吗?”江卿礼一字一句地说,“你说要拼了。我相信你可以。一次失败就打退堂鼓,这不像你。你的潜力远不止于此,只是需要更系统的方法和更多的练习。我们一起分析试卷,把漏洞补上,下次一定能进步。”
他的话语像一股温润却有力的水流,缓缓注入楼祈安干涸焦虑的心田。楼祈安看着江卿礼,看着他眼中毫无保留的信任,那股挫败感渐渐被一种重新燃起的斗志所取代。是啊,他楼祈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怂了?就因为一次考试?
“对!”楼祈安猛地坐直身体,用力拍了一下桌子,“一次模拟考算什么!老子跟它杠上了!礼礼,帮我!从今天起,你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看着他重新恢复活力的样子,江卿礼心里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好,我们一起把错题啃下来。”
从那天起,楼祈安的学习劲头更足了。他严格按照江卿礼帮他制定的计划执行,错题本写得密密麻麻,不懂的问题追着老师问,也更多地“缠着”江卿礼给他讲解。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浮躁,多了一份沉静和坚持。
而江卿礼,也在帮助楼祈安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梳理得更加清晰。他们成了真正的战友,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彼此成就。
高三的压力如同厚重的阴云,但对他们而言,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和支撑,这片阴云之下,始终留有一片可以喘息、可以互相加油打气的晴朗港湾。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而艰辛,但两颗年轻的心靠得更近,也跳动得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