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无人注意的桌下,朱志鑫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剧本的边缘,目光几次掠过沈知遥沉静的侧脸。
她刚才据理力争时,眼里闪烁的光芒,与他记忆中那个执着于自己梦想的女孩身影,微妙地重叠在一起。
围读会持续了三个小时才结束。
众人纷纷起身离场,互相寒暄着。
沈知遥整理着桌上的资料,准备离开。朱志鑫绕过半张桌子,走到她身边。
其他尚未离开的人,目光若有若无地瞟向他们这边。
沈知遥“还有事?”
沈知遥抬头看他。
朱志鑫没有看其他人,只是低头注视着她,声音压低了少许,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朱志鑫“关于人物动机和转变,我们之间显然还存在分歧。为了后续拍摄顺利,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更深入的单独沟通。”
这不是商量,是通知。
他不等她回答,便直起身,恢复了平常的音量,语气却刻意放缓,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
朱志鑫“毕竟,深入了解彼此的想法,才能创作出最好的作品。你说对吗,沈编剧?”
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无可指摘。
但沈知遥却清晰地听出了其中隐含的、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较劲与试探。
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沈知遥知道,关于剧本的争论或许暂时平息了,但属于他们两人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剧本,才刚刚翻开下一页。
晚上十点,酒店行政酒廊的角落。
沈知遥到的时候,朱志鑫已经在了。
他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正是《星轨》的剧本文件。还换了一身舒适的灰色卫衣,少了些白天的攻击性,但眉宇间的专注依旧迫人。
朱志鑫“坐。”
他抬眼看了她一下,目光很快回到屏幕。
朱志鑫“我把有疑问的部分都标注出来了。”
沈知遥在他对面坐下,打开自己的电脑。
她预料到这会是一场硬仗。
沈知遥“开始吧。”
她语气平静。
最初的半小时,气氛纯粹是专业甚至有些冰冷的。
朱志鑫的问题依旧犀利,从角色动机的细微矛盾,到某句台词的潜在歧义,再到情节转折的节奏把控,他逐一提出,条理清晰,要求明确。
沈知遥大部分时间沉默地听着,手指在键盘上快速记录,偶尔给出简洁的解释或直接记下修改意见。
她发现,当他完全沉浸在角色和故事中时,他的挑剔并非针对她个人,而是源于一种近乎偏执的、对完美的追求。
这种认知,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
讨论到一场男主角在雨中寻找重要信物的戏时,朱志鑫再次提出异议。
朱志鑫“这里,他明明已经心灰意冷,为什么还要冒着大雨回去寻找?“
朱志鑫“逻辑不通。既然决定放弃,就不该再有留恋。”
沈知遥从屏幕上抬起头,看向他。
沈知遥“正因为决定放弃,所以才需要回去寻找。那件信物是他过去所有执念的象征。”
沈知遥“他回去,不是为了找回它,而是为了彻底地告别。”
她的声音很轻,但在安静的角落里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