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道具箱边角的撬痕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我蹲下来,手指抚过那道锯齿状的裂口,金属边缘的毛刺扎得掌心发疼。
"这不是临时起意的。"我在心里默念,想起化妆柜锁孔周围的划痕。指甲轻轻刮了刮箱体表面的漆皮,果然露出底下相似的凹陷痕迹。
排练厅里的对口相声练习声突然停了,隔壁传来演员们收拾道具的脚步。工作人员抱着箱子转身要走,被我叫住:"这箱子今早送来的时候谁碰过?"
"就我们几个搬运工。"他擦了把汗,"从剧场直接运来的,路上没开过。"
我盯着他后颈处的汗渍,喉咙发紧。手机自动亮起,锁屏上李思雨的消息跳出来:"那个账号开始转发你的专场视频了。"
指尖悬在拍摄键上微微发抖。取景框里,撬痕像一道狰狞的伤口,阳光照在金属扣上,反光刺得眼睛生疼。
脚步声由远及近,杨九郎快步走来。他今天穿深灰色夹克,袖子卷到手肘,露出小臂上的旧伤疤——去年摔跤留下的。
"让我看看。"他蹲在我身边,掏出随身带的放大镜。这人总带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上次说书还用过铜尺。
放大镜缓缓扫过撬痕,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手法专业,不是随便拿个工具就能弄成这样。"他抬头看我,"跟化妆柜的痕迹完全一样。"
我点点头,喉咙像被人掐住。耳边响起昨夜录音里模糊的声音:"必须打压...影响太大..."
"封存起来。"杨九郎站起身,"我去调运输记录。"他转身时,夹克口袋里露出半截钢笔,墨水瓶在阳光下闪着幽蓝的光。
休息室门锁"咔哒"一声。杨九郎先进来检查了窗帘缝隙,确认外头看不见屋里。斜阳从百叶窗缝隙漏进来,在地板上画出细长的金线。
我们在沙发两头坐下,茶几上的玻璃杯还残留着半杯凉透的普洱。我把手机推过去,举报信和录音文件并列显示。
"三点可疑。"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往常沉,"第一,举报内容太精准,连你改词的地方都写得一清二楚。"
我盯着他喉结上下滚动。窗外传来隐约的快板声,一下下敲在心尖上。
"第二,录音背景有混响,不像当场说话,倒像是..."他顿了顿,"特意录制的。"
我突然想起什么:"今早张鹤伦在排练厅转圈,说话阴阳怪气。"
"他在试探我们的反应。"他拿起手机调出某个界面,"第三点,你看这个时间。"屏幕上是几个标注的时间戳,"每次你专场前后,都会有负面消息出现。"
他忽然凑近了些,身上有股淡淡的檀香味。我这才发现他右手虎口处沾着墨迹,像是刚翻过旧纸箱。
"有人想让你自己知难而退。"他说完,呼吸微微急促。窗外的风掠过树梢,沙沙声混着远处的笑声。
"分头行动。"我听见自己的声音,"你查运输记录,我去申请正式调查。"
他点点头,起身时袖子扫过我的手背。那抹凉意让我想起第一次同台时,他递快板过来的样子。
郭德纲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我站在走廊里,想起拜师那天他说的"敢说真话"。手指抚过西装口袋里的调查申请,纸张边缘硌得掌心发痒。
推门时,师父正背对着光整理架子上的老唱片。听到动静,他头也不回:"来了?"
我走到办公桌前,双手递上材料。他接过时手腕一转,动作利落得像当年打快板。阳光从窗帘缝漏进来,照在他手背的老茧上。
"嗯。"他看完材料点点头,"去调监控吧。"说完忽然抬眼,"别打草惊蛇。"
我转身要走,余光瞥见消防通道那边有个人影一闪。张鹤伦的灰色卫衣帽檐压得很低,但那双鞋我认得——上周专场时他就穿着这双限量款。
回到排练厅,手机又震动起来。陌生号码发来邮件,定位信息显示就在剧场大楼内。
视频预览画面里,张鹤伦侧脸轮廓分明。我咬住嘴唇按下播放键,心跳随着画面晃动加快。
深夜的道具间,他正在翻找某个铁盒。镜头摇晃得厉害,像是躲在幕布后偷拍的。画外音传来模糊对话:"不能让她发现..."后面的话被电流声盖住了。
路灯刚好亮起,暖黄的光透过窗户洒在手机屏幕上。我握紧设备,指节发白。远处传来开场锣鼓声,新的一场演出要开始了。
[未完待续]道具箱边角的撬痕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我蹲下来,手指抚过那道锯齿状的裂口,金属边缘的毛刺扎得掌心发疼。
"这不是临时起意的。"我在心里默念,想起化妆柜锁孔周围的划痕。指甲轻轻刮了刮箱体表面的漆皮,果然露出底下相似的凹陷痕迹。
排练厅里的对口相声练习声突然停了,隔壁传来演员们收拾道具的脚步。工作人员抱着箱子转身要走,被我叫住:"这箱子今早送来的时候谁碰过?"
"就我们几个搬运工。"他擦了把汗,"从剧场直接运来的,路上没开过。"
我盯着他后颈处的汗渍,喉咙发紧。手机自动亮起,锁屏上李思雨的消息跳出来:"那个账号开始转发你的专场视频了。"
指尖悬在拍摄键上微微发抖。取景框里,撬痕像一道狰狞的伤口,阳光照在金属扣上,反光刺得眼睛生疼。
脚步声由远及近,杨九郎快步走来。他今天穿深灰色夹克,袖子卷到手肘,露出小臂上的旧伤疤——去年摔跤留下的。
"让我看看。"他蹲在我身边,掏出随身带的放大镜。这人总带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上次说书还用过铜尺。
放大镜缓缓扫过撬痕,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手法专业,不是随便拿个工具就能弄成这样。"他抬头看我,"跟化妆柜的痕迹完全一样。"
我点点头,喉咙像被人掐住。耳边响起昨夜录音里模糊的声音:"必须打压...影响太大..."
"封存起来。"杨九郎站起身,"我去调运输记录。"他转身时,夹克口袋里露出半截钢笔,墨水瓶在阳光下闪着幽蓝的光。
休息室门锁"咔哒"一声。杨九郎先进来检查了窗帘缝隙,确认外头看不见屋里。斜阳从百叶窗缝隙漏进来,在地板上画出细长的金线。
我们在沙发两头坐下,茶几上的玻璃杯还残留着半杯凉透的普洱。我把手机推过去,举报信和录音文件并列显示。
"三点可疑。"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往常沉,"第一,举报内容太精准,连你改词的地方都写得一清二楚。"
我盯着他喉结上下滚动。窗外传来隐约的快板声,一下下敲在心尖上。
"第二,录音背景有混响,不像当场说话,倒像是..."他顿了顿,"特意录制的。"
我突然想起什么:"今早张鹤伦在排练厅转圈,说话阴阳怪气。"
"他在试探我们的反应。"他拿起手机调出某个界面,"第三点,你看这个时间。"屏幕上是几个标注的时间戳,"每次你专场前后,都会有负面消息出现。"
他忽然凑近了些,身上有股淡淡的檀香味。我这才发现他右手虎口处沾着墨迹,像是刚翻过旧纸箱。
"有人想让你自己知难而退。"他说完,呼吸微微急促。窗外的风掠过树梢,沙沙声混着远处的笑声。
"分头行动。"我听见自己的声音,"你查运输记录,我去申请正式调查。"
他点点头,起身时袖子扫过我的手背。那抹凉意让我想起第一次同台时,他递快板过来的样子。
郭德纲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我站在走廊里,想起拜师那天他说的"敢说真话"。手指抚过西装口袋里的调查申请,纸张边缘硌得掌心发痒。
推门时,师父正背对着光整理架子上的老唱片。听到动静,他头也不回:"来了?"
我走到办公桌前,双手递上材料。他接过时手腕一转,动作利落得像当年打快板。阳光从窗帘缝漏进来,照在他手背的老茧上。
"嗯。"他看完材料点点头,"去调监控吧。"说完忽然抬眼,"别打草惊蛇。"
我转身要走,余光瞥见消防通道那边有个人影一闪。张鹤伦的灰色卫衣帽檐压得很低,但那双鞋我认得——上周专场时他就穿着这双限量款。
回到排练厅,手机又震动起来。陌生号码发来邮件,定位信息显示就在剧场大楼内。
视频预览画面里,张鹤伦侧脸轮廓分明。我咬住嘴唇按下播放键,心跳随着画面晃动加快。
深夜的道具间,他正在翻找某个铁盒。镜头摇晃得厉害,像是躲在幕布后偷拍的。画外音传来模糊对话:"不能让她发现..."后面的话被电流声盖住了。
路灯刚好亮起,暖黄的光透过窗户洒在手机屏幕上。我握紧设备,指节发白。远处传来开场锣鼓声,新的一场演出要开始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