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
^
五天过去了。
雾城的雨时断时续,天空永远是那副阴沉欲哭的模样,正如重案组会议室里的气氛。
白板上贴满了现场照片、地图标记和零星的人员信息,密密麻麻,却仿佛被一团无形的迷雾笼罩,关键线索迟迟没有浮现。
更多的尸块在距离码头不同方向的垃圾中转站和一段偏僻河岸被找到,拼接出的受害者是一名约四十岁左右的男性,但身份成谜。
指纹比对失败,失踪人口登记里没有符合特征的对象,DNA数据库的比对也需要时间。
排查工作陷入了泥潭。
以码头为中心辐射开去的区域,涉及的人员、车辆、场所信息浩如烟海。邓佳鑫提供的“工业油脂”和“暗蓝色颗粒”方向虽然明确,但雾城这类工厂、作坊、维修点数量众多,逐一筛查需要时间,而且无法确定这些物证是来自凶手、分尸现场,还是抛尸途中偶然沾染。
左航站在白板前,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他眼底有淡淡的青黑,显示着连日来的睡眠不足,但背脊依旧挺得笔直。
“码头附近的监控呢?”他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头儿,那几天雨太大,好几个摄像头故障或者画面模糊不清。能用的那些,晚上车流量是不大,但也排查出上百辆符合时间段经过的私家车和货车,正在逐一联系车主核实情况。”手下警员小陈汇报着,语气有些沮丧,“进展缓慢。”
“缓慢不是借口。”左航的语气没有责备,只是陈述事实,却让压力无形中增加了数倍,“凶手不会等我们。社会影响已经开始发酵,上面一天三个电话问进展。扩大排查范围,时间线往前推二十四小时,往后推十二小时。那些车,一辆都不能漏。”
“是!”
会议结束,众人各自领命匆匆离去。左航揉了揉眉心,走到窗边。
楼下院子里,穿着白大褂的邓佳鑫正和一个助理法医快步走向法医中心的方向,手里似乎拿着厚厚的报告。
这几天,邓佳鑫几乎泡在实验室里。
左航收到过他那边发来的几份初步检测报告,内容详尽,数据精确,但除了进一步证实他最初的推测:油脂是某种重型机械常用的防锈润滑脂,蓝色颗粒疑似某种特殊的工业塑料粉末之外,并没有能直接指向嫌疑人的突破性进展。
报告末尾通常会有“建议贵组重点排查相关行业”之类的字样。左航每次看到,都会微微蹙眉。他知道邓佳鑫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但这种过于依赖单一物证线索的思路,在侦查陷入僵局时,反而可能是一种束缚。
难道凶手不能是故意穿着沾有这些物料的工作服来混淆视听?或者抛尸用的车辆恰好是运过这类货物的?可能性太多了。
他需要更了解受害者,了解他的社会关系,他的爱恨情仇。
杀人分尸,通常是极端情绪或利益冲突的产物。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