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尚未完全散去,高三生的假期已所剩无几。趁着开学前最后一点空闲,五人组终于又聚在了一起,地点是老地方——那家奶茶店。
秦飞一坐下就瘫在沙发上,仿佛被抽走了骨头:“活过来了……再在我家待下去,我怕是真要和我三姨介绍的那个‘温柔贤惠很适合你’的姑娘相亲了!”
孙沐萱咬着吸管,毫不留情地吐槽:“得了吧你,人家姑娘看得上你吗?”“萱姐!扎心了啊!”秦飞捂着胸口做受伤状,“我好歹也是咱们班草……经评选候选人之一好吧?”
陈旭阳笑着摇头:“你那些亲戚还没放过你?”“别提了!”秦飞立刻来劲了,坐直身体开始掰手指头,“从‘考不考得上大学’到‘学啥专业能赚大钱’,再从‘有没有对象’到‘打算啥时候结婚生孩子’……我感觉他们连我孩子将来上哪个幼儿园都帮我规划好了!我这哪是过年,我这是去参加了个人生规划研讨会,还是强制性的!”
大家都被他的夸张表情逗笑了。苏念一弯着眼睛:“我妈也老是旁敲侧击,问我以后想留在北方还是去南方。”
“哎,说到这个,”孙沐萱接过话头,语气稍微认真了些,“差不多该想想了,你们……都想考哪里?”她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陈旭阳身上,“旭阳,你体育特长加分应该没问题吧?目标定了吗?”
陈旭阳点点头:“嗯,几所体大的招生简章都看了,大概率会报首都体育学院。”他语气沉稳,显然早有规划。
“哇!牛啊旭阳!”秦飞竖起大拇指,“以后就是国家运动员了!”“滚蛋,少捧杀。”陈旭阳笑骂一句,看向孙沐萱,“你呢?外语类?”
“对,”孙沐萱推了推眼镜,眼神明亮,“我想冲一下北京外国语大学,虽然很难。”她顿了顿,有点不好意思地补充,“实在不行,上海外国语大学或者广外也可以。”
“萱姐牛逼!”秦飞再次捧场,然后挠挠头,“我嘛……你们都知道我这成绩,能摸个一本线就谢天谢地了,本地大学看看吧,不想跑太远。”他看向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林朔和苏念一,“朔哥,念一姐,你俩呢?大学霸们肯定目标远大!”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林朔没有立刻回答。他端着手中的柠檬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杯壁。他的目光越过杯沿,落在身边的苏念一脸上。
他知道她会去哪里。在那个清晰又模糊的未来记忆里,她去了北京,一所很好的大学,读了她喜欢的编辑出版专业。那座城市温润的气候、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发达的出版业曾让她无比欢喜。
他也知道,去往大学的过程,以及大学生活本身,并非绝对安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人群、相对自由的管理模式……都潜藏着无数他无法预知的风险。异地求学,意味着他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每天看到她,触手可及地保护她。
他面临的真正问题,从来不是考多少分,而是如何确保她能平安抵达那个属于她的、光明的未来。
苏念一似乎有些犹豫,轻声说:“我……可能想试试南方的学校。具体还没完全想好……”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林朔。
林朔感受到她的目光,抬起头,对上她带着些许询问和依赖的眼神。他压下心头那些关于“危险”的沉重思虑,语气平静却肯定地开口:
“北京。”他清晰地吐出这两个字,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有几所学校的人文社科专业很强,很适合你。”
苏念一的眼睛微微睁大,似乎有些惊讶于他的肯定,但随即像是找到了方向,轻轻点了点头:“嗯……北京好像挺好的。”
“哇!北京好啊!故宫天坛!”秦飞一拍大腿,“朔哥,那你呢?肯定和念一姐一起吧?你俩这分数,妥妥的北大清华啊!双学霸横扫北京城!”
孙沐萱和陈旭阳也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看着他们。
林朔再次沉默了一下。他不能告诉任何人,他的志愿表上只会有一个目标——苏念一最终录取的那所大学,以及那个城市里任何可能接纳他的学校。专业、排名、未来前景……这些在“确保她安全”面前,都不重要。
他避开直接回答,只是看着苏念一,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这句话太过直白,几乎剥去了所有掩饰。奶茶店里瞬间安静了一下。
秦飞倒吸一口凉气,夸张地捂住心脏:“嗷!这波狗粮!是我输了!”孙沐萱抿着嘴笑,用口型对苏念一说“磕到了”。陈旭阳也笑着摇头,一副没眼看的表情。
苏念一脸颊瞬间爆红,连耳垂都红透了。她猛地低下头,手指紧张地绞在一起,心跳快得像是要冲出胸腔。她不敢看林朔,也不敢看朋友们调侃的目光,心里乱成一团,却又被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安全感和甜密紧紧包裹。
他去哪里,她就去哪里。
这听起来像是一句承诺,沉重而坚定,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林朔看着她羞赧无措的样子,没有再逼问。他知道自己吓到她了。但他必须让她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变化,他的选择只有一个坐标——那就是她。
他收回目光,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仿佛刚才那句石破天惊的话只是随口一提。
话题很快被起哄的秦飞带偏,开始讨论南方的生活和气候。
而林朔的思绪却早已飘远。高考结束后的漫长暑假,通往大学路途上的每一次辗转,大学校园里可能存在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他提前规划,排除万难。
他的战斗,从未结束,只是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广阔的战场。
而唯一不变的胜利条件,是她的安然无恙。
---
窗外的天色渐渐沉了下来,奶茶杯里的冰块早已化尽,只留下杯壁上模糊的水痕。聚会到了尾声,空气里那点因谈论未来而升腾的躁动慢慢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对即将到来的、最后冲刺阶段的无声共识。
“行了行了,欢乐时光总是短暂的。”秦飞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把最后一点奶茶吸得滋滋响,故作沧桑地叹气,“又要回去受罪了!好啦,兄弟们,开学后见!希望下次见面我们都还活着!”
孙沐萱没好气地拍了他一下:“能不能说点吉利的?”陈旭阳也笑着站起身:“走了,回去还能刷套卷子。”
大家互相道别,在奶茶店门口散开,朝着各自家的方向走去。路灯渐次亮起,将少年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林朔推着车,自然地走在苏念一身边。一路无话,却并不尴尬。晚风带着初春的凉意,吹动着苏念一额前的碎发。她安静地走着,似乎还沉浸在方才关于未来的讨论里。
一直送到她家小区门口,那棵老樟树在夜色里显得更加安静。
“到了。”林朔停下脚步。“嗯,”苏念一抬起头,“谢谢你送我。”“早点休息。”他看着她,目光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深邃,“别熬太晚。”
苏念一点点头,转身走进单元门。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楼梯拐角,林朔才推着车转身离开。
回到自己的房间,苏念一放下书包,在书桌前坐下。台灯洒下温暖的光晕,照亮了摊开的习题册和密密麻麻的笔记。周围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然而,做着做着,她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远了。
“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林朔那句话,毫无预兆地再次撞入脑海,清晰得仿佛他就在耳边低语。
当时被巨大的羞赧和朋友们起哄的尴尬淹没,来不及细细品味。此刻,在独处的静谧里,这句话的分量才真正显现出来。
不是“我想和你去一个地方”,也不是“我们争取去一个城市吧”,而是斩钉截铁的、没有任何转圜余地的——
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这根本不像是一个高三生在填报志愿这种人生重大抉择前该有的不确定和商讨,那语气太过笃定,太过自然,仿佛那不是一個需要纠结的选择,而是一个早已确定的、毋庸置疑的事实。
就像……他早就知道她会去哪里一样。
这个念头让苏念一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她停下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纸张的边缘。
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呢?北京……那只是她一个模糊的意向,甚至连她自己都还没最终下定决心,只是被他提起时,觉得那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他怎么就那么确定?而且,他那句话里的决心,沉重得几乎不像是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憧憬,反而更像是一种……承诺?或者说,是使命?
她想起他无数次精准的“预言”,想起他对自己喜好了如指掌的熟悉,想起他那些偶尔流露出的、与年龄不符的深沉和恐惧,想起他总是在排除各种“潜在危险”时那过分谨慎的模样……
一个荒谬却又无法彻底挥去的念头再次浮现:他说的那些“疯话”,关于未来,关于穿越,关于失去……
苏念一甩了甩头,试图把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赶出去。高考压力太大了,自己都开始胡思乱想了。
可是,心底那份异样的感觉却挥之不去。
她拿起手机,点开和林朔的聊天界面。对话框还停留在白天他问她到家没,她回了一个“到了”。
指尖悬在屏幕上方,犹豫了很久,她最终还是退了出去。
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高考就像一座必须全力翻越的大山,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为它让路。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习题上。
只是,那句“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无法平息,在她刷题的间隙,在她合上眼的瞬间,反复回荡。
让她安心,又莫名地,让她感到一丝沉重。
她似乎隐隐感觉到,林朔的目光,从未仅仅停留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上。他的视线,仿佛穿过了那场考试,投向了更远、更未知的、属于他们的未来。
而那个未来,在他眼中,似乎并非全然是光明坦途。
---
高考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变小,像悬在每个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硝烟。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距离高考还有一百多天”的字眼刺目而冰冷。
苏念一将自己埋首在题海之中,试图用公式、单词和文言文填满所有的思绪,让大脑没有多余的空间去胡思乱想。她做得近乎苛刻,起床、吃饭、上课、自习、睡觉,生活被简化成一条笔直而单调的线。
然而,那句“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却像是最顽固的代码,总在她精神最疲惫、防线最脆弱的间隙,悄然入侵。
有时是深夜刷题时,笔尖骤然顿住,眼前浮现的是林朔说这话时那双过于认真、甚至带着某种决绝的眼睛。有时是清晨背诵时,嘴唇机械地张合,脑海里回荡的却是他低沉而笃定的嗓音。有时仅仅是课间发呆,望着窗外葱郁的树木,心绪却早已飘远——北京?那会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而林朔,他真的会来吗?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到来?
她发现自己开始下意识地搜集关于南京高校的信息。哪所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更好,哪所学校的校园环境更美,甚至……那座城市的气候如何,饮食是否习惯。这些曾经模糊的概念,因为林朔那句话,变得具体而充满牵引力。
她偶尔会在走廊遇见林朔。他看起来和所有高三生一样,忙碌,疲惫,但眼神依旧沉静。他会照常递过来整理好的笔记,或者一瓶她喜欢的酸奶,问一句“复习得怎么样?”,语气平常得像是在讨论天气。
苏念一会接过,低声道谢,有时会鼓起勇气飞快地看他一眼,想从他脸上找出些不同寻常的端倪。但他总是那样,平静,甚至有些过度平静,仿佛那句石破天惊的话只是她压力过大产生的幻听。
只有一次,在她第三次模考数学失利,情绪低落地站在走廊尽头看着楼下发呆时,林朔无声地走到她身边。
他没有问“怎么了”,也没有说“下次努力”。他只是沉默地陪她站了一会儿,然后开口,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能穿透一切嘈杂的清晰:
“别怕。”他说,“无论结果怎么样,都不会改变任何事。”
苏念一愕然转头看他。
不会改变任何事?高考几乎是他们人生至今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怎么会不改变任何事?
林朔没有看她,目光依然望着楼下稀疏的人流,侧脸线条在光线下显得有些冷硬。他似乎意识到自己又说多了,顿了顿,补充道:“我的意思是,尽力就好,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但这句补救苍白无力。苏念一清晰地听到了他前半句话里的笃定——那是一种超越了高考本身、仿佛知晓最终结局的笃定。
她心中的疑团越滚越大。
他好像……真的从不担心高考。不担心自己的,也不担心她的。他的紧张和担忧,似乎永远只投向那些她无法察觉的、虚无缥缈的“危险”。
这种反常,与他那句不容置疑的“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交织在一起,在她心里发酵成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有安心,有悸动,有依赖,但也有一丝隐隐的不安。
他规划的蓝图里,似乎只有她这个坐标是清晰的,其余的一切,包括他自己的人生路径,都可以为此让路,甚至……被忽略。
这种认知让她感到沉重。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打断了苏念一的沉思。她收拾好书包,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林朔依旧等在老地方。
两人并肩走在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上。春夜的风带着暖意,吹拂着道路两旁新生的树叶,发出沙沙的轻响。
沉默了很久,苏念一终于忍不住,轻声开口,声音淹没在夜色里,却清晰地传入林朔耳中:
“林朔。”“嗯?”“你那句话……是认真的吗?”她不敢看他,手指紧张地抠着书包带子。
林朔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没有问“哪句话”,彼此心知肚明。
“嗯。”他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为什么?”苏念一停下脚步,鼓起勇气抬头看他,路灯的光晕在她眼中闪烁,“为什么……那么肯定?志愿填报还没开始,分数也没出来,万一……万一我考砸了呢?万一我去不了你想的那些学校呢?”
她把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困惑和那丝不安问了出来。
林朔转过身,面对着她。他的身影在路灯下显得很高大,几乎将她完全笼罩。他的表情隐在阴影里,看不真切,只有那双眼睛,亮得惊人,里面翻涌着苏念一读不懂的、复杂而深沉的情绪。
他看了她很久,久到苏念一以为他不会回答了。
然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了千钧重量的考量:
“因为对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事情,从来都不是高考分数,也不是哪所大学。”
他的目光牢牢锁住她,仿佛要将她刻进灵魂深处。
“而是你,苏念一。”“平安无事地,走向你的未来。”
夜风似乎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苏念一的心脏被这句话狠狠攥住,呼吸骤然一窒。
平安无事?走向未来?
这听起来……根本不像是一个沉浸在备考中的高中生会说出来的话。那语气里的郑重和……恐惧?仿佛在“未来”之前,横亘着无数看不见的荆棘与陷阱。
他还知道什么?他到底在担心什么?
她张了张嘴,还想再问,林朔却伸出手,极其轻柔地碰了一下她的发梢,动作快得像是一个错觉。
“别想了。”他的语气恢复了些许平时的样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结束意味,“好好复习,好好考试。其他的……”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
“交给我。”